首页 宝鸡信息 宝鸡资讯

陪诊师:陌生的“熟人”

(来源:网站编辑 2024-05-25 02:39)
文章正文

  《瞭望东方周刊》记者史佳庆

陪诊师:陌生的“熟人”

  陪诊师徐海洋(右一)帮助患者在北京天坛医院预约核磁共振(受访者供图)

  挂号、预约、问诊、检查、取药、排队代交费、打印病历……徐海洋的工作就是用最短的时间完成各种就医手续,帮助患者解决遇到的问题。

  “这种药是一天三顿、每顿一粒,饭后吃。注意饮食清淡、睡眠充足。” 虽然每种药的用法用量包装盒上都有标记,但徐海洋还是忍不住把医嘱向患者重复了一遍,就像在叮嘱自己的朋友一样。实际上,他们见面还不足一小时。

  “自从成为一名陪诊师,这已经成了我的一种习惯。”他说。

  不止是跑腿

  前段时间,徐海洋的一名老乡在当地看病,检查出肺部有阴影,确诊为恶性肿瘤,需要切除。这名患者心存疑虑,通过朋友联系上了徐海洋。简短沟通后,这名患者确定到北京再做一次检查。

  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里,徐海洋陪着患者进行了一系列的检查。医生告知他们并无大事,只是一个普通结节,并给开了相关的治疗药品,半年复检一次即可。

  徐海洋,从事陪诊师13年。作为一名陪诊师,他的工作内容是陪人看病。

  徐海洋告诉《瞭望东方周刊》,作为一名陪诊师,他服务的人群主要是老年人和外地来京看病的患者。每一次和客户见面前,他都会进行详细的电话沟通,了解对方的病情和诉求,还要清楚地知道哪几家医院是客户的优选。在医院陪诊时,徐海洋总会随身携带小本子,详细记录陪诊流程和注意事项,结束陪诊后,再仔细叮嘱患者注意事项。

  “我们帮病人挂号、取药、邮寄病历等,都是走医院的正规流程。”徐海洋告诉《瞭望东方周刊》,他会主动帮患者考虑成本,如果患者千里迢迢来到北京,结果和当地医院给出的治疗方案一模一样,岂不是白跑一趟?因此,对于外地患者,他会先行“代问诊”,花时间和患者提前沟通了解患者的病情和需求,然后转述给医生。

  近年来,陪诊作为新兴行业悄然而生,陪诊师被称为“贩卖时间的人”。

  深圳的陪诊师陈珍(化名)告诉《瞭望东方周刊》:“每次陪诊前,我都会根据患者的情况提前到医院踩点,并叮嘱患者需要准备什么,然后做好规划。到了医院后,除了患者必须要出现的地方,我会让患者在某个地方等候,用最快的时间完成其他流程。”

  陪诊师需要考虑得比患者更多。陪诊期间,他们不仅要替患者预约、挂号、问诊、检查、买药、取结果、交费、传达医嘱等,有时还得陪着聊天、买饭、吃饭、散步……他们的陪伴细致入微,甚至比家属还要用心。

  “不仅要解决医院就诊的问题,还有一系列的延续服务。”陈珍告诉《瞭望东方周刊》,“对于外地来深圳就诊的患者,有时我还会帮忙订酒店、接送患者……”

  需求强劲

  一位来自广西的糖尿病患者想去深圳求医,但患者是老人,年纪较大,女儿在外地工作,一直没有时间带父亲异地就医。于是老人的女儿在网上找到了陈珍,详细说明了父亲的情况。陈珍了解情况后,上网查询整理好医院的相关资料、患者就诊须知、挂号时间等信息发送给患者女儿,并提醒她需要准备哪些资料以便医生判断病情。

  经过多次沟通协调后,老人独自前往深圳,陈珍全程陪同。

  “能够获得家属的认可,是对我工作的认可。”她说,对于众多的双职工家庭来说,当家里老人需要就医时,陪诊服务是一种新的解决方案。

  家住北京大兴的张磊(化名)告诉《瞭望东方周刊》,他本人常年在北京,父母在老家哈尔滨,去年过年回家陪父母去医院检查身体时,当他交完费看到父母像孩子一样站在机器前,不知道如何取检查报告的时候,心里很是难过。

  常年异地生活,如何帮老人解决平时的看病难题?通过朋友了解到陪诊师后,他决定试一试。

  “老人都是比较节俭的,舍不得花钱看病。每次预约陪诊师的时候,我都会叮嘱陪诊师让他假装是我的同事或朋友。”张磊说。

  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超过2.64亿,占比达18.7%。《2021年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21年,全国医疗卫生机构总诊疗人次84.7亿,比2020年增加7.3亿人次(增长9.4%),相当于2021年人均到医疗卫生机构就诊6次。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加速,独生子女往往无暇照顾老人。此时,“陪诊师”就显得尤为贴心。

  陈珍表示:“我接待的患者以老年人居多,这些老年人中有人面对医院自助设备看不清不知如何使用,有人找不到就诊楼层,有人看不懂检查单,还有人连字都不认识……虽然医院也有导医台,但那里总挤着很多人。还有一些患者,即便工作人员详细告诉了他们所有诊疗流程,可只要一离开导医台,转身就忘记了。很多时候,我会看到老年人在自助设备前停留很长时间,后面的人还会不耐烦。”

  除了不会操作设备,更多患者面对医生开出的检查单,不知道下一步需要做什么,也看不懂检查报告。

  对于这些,陈珍表示,成为一名陪诊师后,她能看懂简单的病理报告。会拿着这些报告给客户说:“叔叔,您血糖高,不要再喝酒了,平时注意多运动,要控制饮食,少食多餐,每餐尽量摄入低碳水、低脂肪的食物。”

  半天两三百元

  近年来,陪诊师渐成热门话题。

  “在网络平台上,对于陪诊师这一职业的宣传,常带有‘轻松自由’‘月入上万元’等标签,其实并非如此。”陈珍告诉《瞭望东方周刊》,尽管陪诊行业并没有硬性门槛,但时间自由和良好的沟通能力是必备的入门条件。

  “如果具备一定的医学专业知识,病人和家属会更加信赖我们,在陪诊时发生紧急情况,也可以及时处理,避免风险的发生。”她称,个体陪诊师往往是利用身边朋友的资源和社交平台发布信息,但并不是每一天都会有客户,收入会不稳定;如果依托陪诊平台接单,平台会提供系统化、标准化的服务培训,陪诊师按照分成比例拿提成,收入也更有保障。

  “患者一般都是从社交软件上了解我们。患者付费,我们提供陪诊服务,全都是靠信任。”徐海洋称,目前提供陪诊服务的大多是个人或者团队,专业化的陪诊公司比较少。

  据介绍,他所在的团队有固定的陪诊师20人,公司会提供系统化、标准化的陪诊服务培训与考核,使他们更好地服务于客户。

  陪诊费用因城而异。一线城市如北京、深圳的收费标准在半天300元左右;二线省会城市如武汉、哈尔滨一般为半天200元。

  值得一提的是,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已把陪诊服务视为养老服务的一项重要内容。2017 年,相伴(苏州)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推出国内首个互联网老人陪诊系统“相伴医路”。2018年,姑苏区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将陪诊服务纳入“姑苏区老年人门诊就医全程陪伴服务项目”,在辖区范围内居住且有户口的老人均可预约此项服务,并获得福利。

陪诊师:陌生的“熟人”

  对于众多的双职工家庭来说,当家里老人需要就医时,陪诊服务是一种新的解决方案(邰思聪/ 摄)

  有待规范

  当陪诊成为刚需,张磊希望陪诊师可以有职业资格,便于患者和家属甄别筛选。

  2022年9月28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正式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2022年版)》,陪诊师未被纳入其中。

  什么样的新兴职业可被确认为新职业?人社部有关负责人介绍,新职业是在向社会公开征集的基础上,经专家评审、征求相关部门意见、向社会公示后,由人社部、市场监管总局、国家统计局联合发布。

  新职业的评审标准主要包括职业的社会性、技术性、群体性等方面内容。社会性主要考察新兴职业对社会、经济的影响程度,是否能够带动更多的劳动力就业;技术性则观察职业是否能反映新产业、新业态的出现;群体性考量新兴职业现在的从业人员规模以及未来的发展活力。

  目前,陪诊师没有职业认定,自然也没有培训、考核和评价体系。

  北京文启律师事务所主任梁开贵告诉《瞭望东方周刊》:“陪诊师这个职业是在市场有需求的情况下产生的,具有一定合理性,但由于是新出现,所以也存在行业规范不清晰的情况。”

  当前,相关行业准则、规范、标准缺乏,高低不同的价格、好坏难辨的资质,已成为陪诊行业发展的瓶颈。同时,陪诊师的工作涉及患者生命健康权和隐私权,容易出现纠纷,服务规范缺失,患者维权较难。

  “陪诊师服务的边界,更多的是在市场环境下摸索出的经验,在发展过程中不断规范。”梁开贵说。

  对徐海洋而言,标准化是自己和团队追求的目标。在他看来,陪诊是一个特别有爱心的行业,能给他人提供帮助,标准化服务也能提升客户满意度。

  “随着医院智能化、无人化的发展,陪诊有广阔需求,但如何让供需更好对接,如何让服务质量更有保障,这也是陪诊师行业急需解决的问题。”陈珍说。

catalogs:51457;contentid:11025932;publishdate:2023-02-20;author:张魏桔;file:1676863421636-a8c5174c-c48a-47e0-9e91-7a3210453e8f;source:29;from:新华社;timestamp:2023-02-20 11:23:35;

首页
评论
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