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历史文化价值特色
一、西安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
1. 西安是具有代表性的远古人类起源地
中华文明是世界古代四大文明中唯一未曾中断且一脉相承、连续发展的文明。西安是中国境内具有代表性的远古人类起源地,既有着旧石器时代的蓝田猿人遗址,又广泛分布着代表新石器时代的半坡、姜寨、杨官寨等仰韶文化遗址、马腾空等龙山文化遗址,也是华胥氏等有关中华民族人类始祖的神话传说和史前文化的重要发生地和分布地。
西安市域内具有代表性的史前文化遗址,构成系列完整、层次清晰的人类社会演进史,使西安成为“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
2. 西安是中华文明的思想文化摇篮
周朝时期的周易、周礼是中华文明的思想源头和思想硕果,奠定了中华民族的基本思想体系;道家始祖老子在西安周至县楼观台“设坛讲经”,对中国哲学思想产生深远影响;中国汉传佛教的八大宗派兴盛于隋唐时期,“八大祖庭”中的三论宗、唯识宗、律宗、净土宗、华严宗和密宗等六大祖庭均位于西安,这标志着佛教传入中国后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对后世产生重大影响。
3. 西安是古代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始发地
周朝时期的《周礼》包含了官制、田制、兵制、学制、刑法、礼仪等诸多治国理政制度,其中“分封制、井田制、宗法制”是重要的制度;秦国商鞅变法废除了旧制度,创立了适合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制度,是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开始;秦朝确立了多元一体的中央集权制度,统一了文字、货币、车轨、度量衡等;汉承秦制,进一步完善了中枢机构和决策机关,在法律、官吏、经济等制度建立上均有发展,并提出了“礼法合治”的治国理论;隋朝创立了“科举制”,形成了以“三省六部制”为代表的中央官制;唐承隋制,在政治、军事、经济等制度上更加完备,这些制度被后来政权不断补充完善,对中国古代的长期稳定、发展、繁荣乃至近现代、当今社会都产生了深远影响,也对东亚文明、近代西方文官制度产生了重大影响。
二、西安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识地
1. 秦岭是中华民族的祖脉
秦岭和合南北,泽被天下,是我国的中央水塔,是中华民族的祖脉和中华文化的重要象征。秦岭蕴藏着中国生态密码,也蕴含着中国人文密码,是解读中国文化的钥匙。关中自古帝王都,关中平原是“天下之脊,中原之龙首”,在《史记》中被誉为“金城千里,天府之国”。
西安位于关中中部,秦岭山地占西安市域总面积的 50%以上,秦岭是我国南北地理和气候分界线,是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秦岭生物垂直分带谱系完整,是东亚暖温带重要的生物基因库;秦岭终南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为世界地质公园;秦岭孕育了丰富的文化遗存,秦岭北麓分布有华胥陵、蓝田猿人遗址、佛教祖庭、道教道观、秦岭古道等文化遗存,儒、释、道在此发扬光大。
2. 西安系统完整地展示了五千年中华民族的文明
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最具代表性、最具影响力的主体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渭河是黄河最大的支流,文脉延续数千年,西安作为渭河遗产体系的核心,是一座“天然历史博物馆”,现存众多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壁画、近代现代重要史迹和代表性建筑以及数以百万计的历代文物,其在分布密度、保存度、级别等方面均在世界范围内首屈一指,见证了中华文明发展演进的完整历程,是彰显中华文明的重要基地。
3. 周秦汉唐奠定了中华民族的精神气质
周、秦、汉、唐是中国历史上最繁荣、最强盛的时期,开拓进取、积极向上的精神创造了中国历史上的一次次辉煌:西周制礼作乐,制定了一套完整的社会制度;秦大一统,奠定了后世两千多年的国家政治框架;西汉开拓进取,自此开始形成由汉族和多民族统一的中华民族;盛唐开放包容,创造了辉煌盛世,达到了当时世界文明巅峰。周秦汉唐为中华民族的统一和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和情感基础,并赋予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开放包容、勇于进取的精神气质,这是中华民族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根基。
4. 西安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
西安是全国最早响应辛亥革命、声援北伐战争和参与五四运动等革命活动的城市之一。“西安事变”及其和平解决成为国内战争走向抗日民族战争的转折点,促进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和发展。西安是抗战时期“八路军办事处”所在地,是陕北根据地联通全国及全世界的信息、人员、交通和物资的重要转运枢纽;红军长征入陕在葛牌镇创建了第一个红色政权,也是关中地区最早的红色革命根据地;西安也是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大西北、大西南的前进基地和战略后方,中共西北局和西北行政委员会、中共西北局党校在西安设立,为中国革命事业发展和革命队伍壮大起到了重要作用。
三、西安是闻名世界的东方古都
1. 西安是古代都城文化的缩影
西安是与雅典、罗马、开罗并称的四大历史古都。西安有着长达3100多年的建城史和十三个朝代逾1100年的建都史,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朝代最多、时间最久的古都。作为东方的千年古都,西安凝聚了浓厚的东方文化气息,不仅包括特色鲜明的城市格局、建筑园林,还包括文学、书法、绘画、雕塑、工艺、歌舞、服饰、饮食、习俗等,以及儒、释、道等思想文化传统。周、秦、汉、唐等历代都城文明递进、城址变迁,清晰折射出中国古代都城的格局秩序和演变脉络,是中国古代都城文化的缩影。
2. 西安是古代都城营建的典范
西周继承了夏、商文明的精华,并创新发展形成了新的治国理政的思想与智慧,《周礼》系统全面地记载了这一时期的社会制度规范,开创了以营国制度为基础的中国古代城市规划体系。西安的都城选址、规划建设都遵循了“辨方正位”“天地之中”“象天法地、天人合一” 的营城思想,综合考虑了“天、地、人、城”之间的关系,不同历史时期的都城又各自体现了当时的价值观念、思想文化和技术发展成就,虽然在空间形态、功能布局上各不相同,但都因地制宜、有所创新、各具特色。
周丰、镐两京形成了都城营建的“双子结构”;秦咸阳“表南山之巅以为阙,渭水贯都,以象天汉,横桥南度,以法牵牛”,勾画出帝都山水形制的宏大格局;汉长安城是我国古代第一个建制布局完整的统一帝国的都城,形似斗城,并建设了规模庞大、历时久远的礼制建筑群;隋大兴唐长安城形成了“九宫格局、中轴对称、里坊布局、规制严整、八水环绕”的恢宏格局,是《周礼》城市规划思想的最佳例证,城市规模达84平方公里,人口达到百万级,是当时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的都城,将中国古代都城营建推向鼎峰,且后沿用300余年,是世界古都营建史上的典范,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地位,对后期中国古代都城规划建设及同期的日本平城京(奈良)、平安京(京都)影响巨大。
四、西安历史城区价值特色
1. 西安历史文化名城集中体现区域
遗存极为丰富。历史城区历经隋大兴唐长安城、元代奉元路、明清西安府城等多个时期的城市核心区域历史叠压,聚集了众多历史文化遗产,真实反映了不同时期的城市历史风貌和历史文化信息。
城墙具有唯一性。西安城墙在隋大兴唐长安城的皇城基础上建造,是国内目前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城墙,经历多个时期文物保护修缮和多次“拆除抢救”行动,形成“城-林-路-河-巷”五位一体的城墙体系,并且已和其他城市古城墙联合列入我国世界遗产申报的预备名录。
2. 传统格局展示基地
历史城区经过历代叠压,形成了“方正城墙轮廓凸显、棋盘路网骨架明确、里坊结构肌理明显、街-巷-院空间层次体系明晰”为特色的传统空间格局,是我国古代都城规划布局理念影响下的最为典型的展示基地之一。
3. 多元文化融合区域
历史城区内具有珍贵的革命遗存、丰富的民俗文化以及深厚的宗教文化底蕴,是传统文化和老西安特色生活文化的活态展示馆,是近代中国革命文化的先锋阵地,也是多元宗教文化的聚集地。
五、西安是丝绸之路的起点和东西方交流的中心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对丝绸之路的描述中专门指出:“丝绸之路是起始于古代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古都长安(今天的西安)的古代贸易路线”。中哈吉 3 国联合申报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被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评价为“具有里程碑的意义”。西汉时期以长安为起点,以张骞出使西域为代表,开辟了“丝绸之路”,构成西汉以来一千多年间东西方国家经济、政治、文化交流的主要通道,是亚欧大陆上建立长距离东西方交通、开展广泛的人类文明与文化交流的杰出范例,在中国乃至世界文明历史上均写下了辉煌篇章。
依托丝绸之路的发展,作为其起点的长安成为了中国历史上首个大规模的东西方文化交流中心。作为汉、唐帝国的都城,西安不仅代表了公元前 2 世纪-公元 10 世纪东亚文明的最高成就,也汇聚了丝绸之路东西方文明交流的丰富成果,汉唐长安的文化特质和时代精神在这一交流融合中形成,于丝绸之路的起始阶段与鼎盛时期都具有非同一般的文化影响力,在历时上千年的丝绸之路上具有突出的重大地位。
版權聲明Copyright statement
文章來源西安市政府网站,关注长安范儿,看大西安!
- END -
长安范儿
有态度的生活方式
最有范儿的生活服务型平台
与长安范儿,专注西安解读陕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