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宝鸡信息 宝鸡资讯

荒山变金山——红河县30万亩红河谷热区综合开发综述

(来源:网站编辑 2024-06-26 13:53)
文章正文

图片

图片

图片

以 下 是 正 文

不曾想到,在红河县干热河谷的崇山峻岭之间,几十万亩干旱、萧条、撂置的荒山秃岭,而如今,获得新生,荒山秃岭“和尚头”长出“金叶子”、结出“金果子”

荒山变金山

——红河县30万亩红河谷热区综合开发综述

北纬23°,红河县的干热河谷地带,蕴含着丰富的光热资源。却也造成了这里植物稀疏,长年干旱缺雨。使得当地群众饱受贫困之苦。

据大羊街乡大水塘村村民白义法介绍:前几年,这些山几乎都是秃的,气候干热。一刮风,黄土、沙尘满天飞,眼睛都睁不开。山挡不了风,地保不住水。一年到头面朝黄土背朝天,却经常连种下的种子都收不回来。村里人每家种几十亩地,却还可能饿肚子。

图片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2014年以来,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三张牌”战略,按照州委、州政府有关决策部署,红河县提出了:加快30万亩红河谷热区综合开发,倾力把红河谷建设成为绿色发展基地、红河谷农业新的经济增长点,全力打造全省全州脱贫攻坚奔小康的示范区的发展战略。

图片

一张张蓝图已绘就,一幅幅画卷徐徐展开。红河谷处处涌动着生机与活力、升腾着希望和梦想。红河县先后编制完成了《红河县红河谷30万亩热区开发实施方案》《红河县红河谷热区资源综合开发创新行动计划》,按照不同生态环境条件和行政区域相结合的原则,将热区分为阿底坡、牛多乐、红旗山、大黑公、虎街河5大片区。按照“统一规划、统一品牌、土地流转一批、基础设施配套一批、产业结构调整一批、招商引资一批”的思路,积极调整优化热区农业结构,加大开发力度,积极引进资金和技术,通过政府推动、龙头牵引,使红河谷高原特色农业初具规模,热区综合开发热度不减。

图片

举一纲而万目张。红河县在加快30万亩红河谷热区综合开发的同时,积极探索“党组织+公司+农户+基地+明白人带头人+专家工作站+股份合作企业+产业发展+市场动作”“九+”发展模式,把党建与脱贫拧成“一股绳”,党组织在引进企业、农村合作组织组建、土地流转、人才服务等领域内发挥领导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

图片

土地流转是推进土地集约化经营、规模化生产、产业化发展的必由之路。红河县大羊街乡新村村党总支充分发挥的组织、动员、引领作用,将土地集中向龙头企业流转。

“我们村两委,还有村民组长、村民代表、支部书记召集开会,进一步统一思想。开会以后,村组长、支部书记回去以后,还要召开村民动员大会,在做深做细群众工作、打消群众思想顾虑、尊重群众意愿基础上,双方同意了才能签合同。”红河县大羊街乡新村村党总支书记白普沙说。

思路一变天地宽。大水塘党支部穷则思变,因地而谋,引导贫困户与企业建立土地流转、园区务工等利益联结机制,把贫困户镶嵌在产业链上。

图片

2015年,大水塘村贫困户杨六保有幸成为博公司水果种植基地的一名灌溉水调度员。每天早上8点,杨六保骑着摩托车仔细查看园区每支山头的每一个蓄水池蓄水情况,并对水位下降的蓄水池进行及时调度。

红河县大羊街乡新村村委会大水塘村村民杨六保高兴地说:我将自家的土地流转给库博公司以后,除了每年获取土地租金外,还可到库博公司打工获取每年约4.8万元的收入。2018年,我家已经脱贫,现在住上了新房,生活过得越来越好。

图片

2014年以来,库博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以村、组、户为单位,先后签约流转土地4.1万亩,分“妥玛普、南罕、大水塘、阿底坡、百果园”五个片区,涉及2个村集体4个村民小组970户,298户建档立卡贫困户1200人受益,目前已支付土地流转资金2000多万元。解决就地就业贫困户有220多户,户均年增收4.8万余元。

坚定目标,明确抓手。针对贫困户在产业发展过程中自身发展能力不足、持续稳定增长难等问题,红河县积极探索产业易地集中式扶贫模式,实现贫困户稳定增收。产业易地集中式扶贫打破了乡镇与乡镇之间的行政界线,统一了生产、管理、销售委托管理或集中管理,有效解决了群众无产业发展问题。

与此同时,红河县依托农业龙头企业,先后建成库博、牛多乐等党建脱贫“双推进”教育实训基地,有效解决了基层党员群众特别是贫困群众在脱贫攻坚道路上面临缺思路、缺技术、缺资金等难题,为脱贫攻坚注入强劲动力。

图片

家住迤萨镇大多科村建档立卡贫困户白新保就是实训基地项目的受益人之一。在种植沃柑前,家里仅靠传统的农作物来维持生计,生活举步维艰。2017年至2018年多次到牛多乐等党建脱贫“双推进”教育实训基地参加集中培训。通过专家实地培训,白新保基本撑握了沃柑种植技术。2018年4月,白新保在红河县相关部门和红河牛多乐庄园有限公司的帮助下,一口气种植了10多亩沃柑!在他的精心培育下,如今金灿灿的沃柑果挂满枝头。看着长势喜人的沃柑树,白新保对未来也有了更多的憧憬。

“2019年,我家种了10多亩沃柑,去年每棵树都挂果了,但树小结得不多。今年比去年多了很多。同时,公司定期统一收购,这些沃柑买出去以后,我家里也可以买一点家具和家电,生活水平会更好。”迤萨镇大多科村村民白新保说

图片

随着芒果、沃柑、火龙果等热带水果种植规模的壮大,让祖祖辈辈的传统农耕观念已发生悄然变化。

“以前我们只会种植玉米、甘蔗、木薯,收入少,生活困难。近几年,跟着基地老板学种沃柑,不会的还可以参加培训,同时独自可以跑到基地问去学。现在我们村里家家户户都学会了种沃柑,有条件的都种了沃柑,经济收入比原来高了好几倍。”大多科村村民李保仁深有感受地说。

百舸争流千帆竞,春潮挟雨晚来急。据统计,5年来,库博、牛多乐等党建脱贫“双推进”教育实训基地累计举办开展芒果、沃柑、火龙果等种植技术450余期20000余人次,带动种植芒果、沃柑等热区水果500户,带动种植面积已达1.5万亩。

图片

“党组织+公司+农户+基地+明白人带头人+专家工作站+股份合作企业+产业发展+市场动作”“九+”的“抱团发展”党建模式,似一场“润物无声”的春雨,激活了红河谷产业发展的“一池春水”。

一头连着绿水青山,一头连着金山银山。伴随着红河谷热区综合发开全面实施和党建扶贫“双推进”的有效推进,激活了“沉睡”土地,增加“含绿量”的同时,提升了“含金量”,让荒山秃岭上长出“金叶子”、结出“金果子”。红河县先后引进库博、牛多乐、鼎元、同心、顺和等龙头企业和经营大户,累计引进连片1000亩以上种植业公司23家。2020年末,红河谷热区土地流转面积已超过20万余亩,巩固发展芒果、沃柑等干热河谷特色产业25.3万亩,年产值8亿元。同时,引进昆明植物研究所山地未来研究中心许建初团队移师红河,建立山地未来创新中心。2017年10月,首个国家重点计划——“西南干旱河谷区生态综合治理及生态产业发展技术研发”项目在红河县“落地生花”。

图片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昔日了无生机的干热河谷地区,正逐步转变为林荫遍野、瓜果飘香的绿色森林,干热河谷生态修复率达到58.3%。2020年,成功创建成为“中国天然氧吧”县,省级生态文明县,被评为中国最佳养生旅游目的地。2020年,全县实现脱贫“摘帽”,与全国全省全州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取得决定性胜利。

蓝图已经绘就,“科技、高效、绿色、生态“的红河谷绿色发展基地逐步形成,实现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迈向乡村全面振兴的新征程。

图片

记者:许绍亮 何自光

首页
评论
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