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宝鸡信息 宝鸡资讯

念好“茶经”助农脱贫

(来源:网站编辑 2024-07-02 23:20)
文章正文

  1月4日,天空下着小雨,西乡县的茶山上云雾缭绕。

  “茶香高山云雾质”,看着葱翠的茶园,西乡县高川镇八角楼村贫困群众唐显荣说:“去年,我和村里另外5个伙计,一天摘了70斤茶叶鲜叶,卖了2800元哩。等天暖和起来,家里又能挣上一笔。”西乡县的117个贫困村中,有105个贫困村发展了茶产业,平均每名贫困群众都拥有1亩多茶园。

  政府引领 

  资金技术双保障 

  峡口镇江榜村的贫困群众蔡成富从2014年开始种植茶叶。他家里的3亩多茶园,现在已经全部种上了品系优良的无性系龙井长叶。而他发展茶产业的资金、技术支持,都得益于县上的好政策。

  为了扶持和鼓励贫困群众在种植环节参与茶产业,西乡县出台了《西乡县茶产业发展奖补考核办法》,根据不同情况,对新建茶园、改建茶园分别每亩给予500—1500元、400—1000元的补助。

  光有资金还不行。茶叶的品质管控、病虫害防治等问题让缺乏经验的贫困户有些不知所措。贫困户的茶叶能种好、品种能更新的背后,都有农业技术“家教”的身影。

  为了破解贫困群众缺技术的难题,西乡县派驻科技人员帮扶贫困村,从技术层面为贫困户的产业发展助力。西乡县建立产业脱贫技术服务110指挥中心负责协调贫困户的技术服务工作。一条微信、一个电话,贫困户遇到技术难题,足不出户就能得到解决。

  此外,西乡县还会定期组织技术人员入村寻访,邀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专家教授为农户们“上大课”,用技术支撑促进茶产业发展。2017年至今,西乡县累计开展茶叶专项技术培训班300余期2万余人次,其中涉及贫困劳动力8000余人次。

  就地加工 

  企业集体同助力 

  西乡县不仅茶园面积大,茶厂的数量也多。315户茶叶企业,18个村集体经济组织领办的加工厂……完善的茶叶加工工业让茶叶制成品的附加值留在了西乡县,解决了“小农户”对接“大市场”的问题,还让相当一部分贫困群众成为“上班族”,全方位、多角度地帮扶贫困群众脱贫增收。

  “这几年行情都不错,很少有摘了鲜叶没人收的情况。”峡口镇党委副书记宋怡君说,“因为都是本地人收鲜叶,价格上也会更公道些。”

  鹏翔茶叶公司为20户贫困户提供免费茶苗并签订回收协议,通过收购鲜叶的方式将600余户农户镶嵌在产业链上,带动农户增产增收;汉南茶业公司对于同等质量的鲜叶,按当年市价上浮20%的价格从贫困户处收购鲜叶;有的贫困群众还可以在企业内通过参与制茶、包装等生产环节,获取工资,平均每人每月2000余元……

  企业产业化投入、农民市场化参与,西乡县把引导和鼓励茶叶企业参与精准扶贫作为深耕产业扶贫全链条、创新扶贫模式的重要举措。

  同时,村集体经济在贫困户的生产增收中也起到了重要带动作用。2018年,骆家坝镇回龙村整合资金建立了一家茶叶加工厂。建成后,该加工厂被村集体租赁给茶业公司使用,2019年,全村60户贫困户从中获得了户均755元的分红。

  创新发展 

  扶贫成效再提升 

  去年4月底到5月初,西乡县堰口镇第五届罗镇茗园三合村茶旅文化活动举办。被四面青山包围的三合村里摆上了“菜豆腐长龙宴”,吸引了数万名游客。堰口镇境内3000余名采茶女工提上竹笼,徜徉于绿海碧波的茶园之中。

  几乎同时,西乡县峡口镇江榜村4000多亩茶园里,采茶者络绎不绝。20多个茶园每天产新茶4000多斤,旅游大巴每天带来1000名外地游客。

  采茶的旺季,也是旅游的旺季。

  西乡县骆家坝镇的严微回乡了,经营起一家农家乐。“现在游客越来越多,农家乐增加了蜂蜜、茶叶、香菇等土特产销售,旅游旺季生意很是火爆。农家乐一年能有6万多元收入。”严微说,茶旅融合让自己在家门口把钱挣了,还能照顾家人。

  目前,西乡县70%贫困户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到以茶为主的旅游产业中。茶旅融合带动全县2万名左右贫困群众脱贫。

  茶旅融合的创新,为贫困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收入,茶叶加工工艺的创新也是如此。

  从单一绿茶到绿、红、黑、白4种茶共同发展,西乡的茶产业扶贫之路愈发“多彩”。“以往,县上很少有白茶、茯茶等夏秋茶的加工制作,很大程度上造成了鲜叶的浪费。”西乡县茶叶局干部罗智斌介绍,“现在,随着新的加工工艺引进,茶叶制成品品类得到了增加,当地茶厂的鲜叶需求量提高了,茶农的鲜叶收购量和利用率也都得到了提升。”

  2019年3月26日,西乡县建成全省首条绿茶超微粉生产线。汉南茶业公司年产150吨绿茶超微粉生产线的投产,标志着我省茶叶深加工又迈上一个新台阶。茶叶深加工确保原料得到充分开发利用,促进贫困户延伸产业链条、提高夏秋茶利用率,推动产业升级、结构优化和茶农增收。

首页
评论
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