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宝鸡信息 宝鸡资讯

城市对标也“内卷”:烟台对标15城,沪深被7次对标

(来源:网站编辑 2024-07-31 21:26)
文章正文

“对标工作法”“寻标对标达标创标”“寻标对标争先进位”“对标先进”“对标找差”……这些概念越来越多地成为地方主政者的“口头禅”。尽管提法不一,但是城市对标正成为城市竞争的新形式。

而其中最典型的代表当属山东各城。

山东全省16个城市的主要领导都曾在省委机关报《大众日报》刊登署名文章,提出要对标先进和比学赶超,其中青岛相当用心,当地政府不仅提出全面对标深圳,“凡是深圳能做到的,青岛都要做到!”,且分批次选派青年干部赴深圳各大企业挂职学习三个月。

除山东各城外,西安市领导提出,“西安每个月、每个季度都要和成都的指标比一比赛一赛,派挂职干部去成都取经,把西安的指标体系对接上,实现西安的追赶超越。”阳泉市则强调要“比安庆、找差距、谋对策、抓落实”。徐州市提出要主动对标省会城市和国家中心城市,全力打造名副其实的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

可以说,城市对标已经进入了“卷时代”,而各城市都是谁跟谁在对标?应该如何对标?都在对标什么内容呢?

24城“用情专一”

以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为样本,根据公开报道和资料统计,目前全国有39个城市明确提出对标城市。

最早是2012年河北省的一些城市在进行对标,当年唐山市和邯郸市都提出对标天津市。近些年来对标的城市数量在逐年增多,特别是2018年以来山东省全部16个城市都开展对标,使对标城市的数量大幅提升。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城市对标的新增趋势有所放缓, 2021年暂时没有新增对标城市。

数据显示,榜样城市(即被对标城市,编者注)数量排名靠前的城市包括上海和深圳(被对标7次),徐州(5次),天津、苏州、杭州、成都(4次),以及青岛、宁波、广州、南通、嘉兴(3次)。这其中既有人尽皆知的一线城市,也有一些被“小兄弟”推崇的区域中心城市,以及被同类城市追赶的特色城市。

在所有对标城市中,24个城市都各自对标一个榜样城市,属于“用情专一”的对标城市。但是,也有不少城市同时对标多个城市,但是这可能“贪多嚼不烂”或使对标“迷航”,甚至使对标因为失准而失去意义。

排名第一的是烟台市,它确定了最多的榜样城市,包括了首批所有14个沿海开放城市。这些城市在沿海一字排开,唯一的共性特征是都靠海,但是在其他方面可能千差万别,使对标很难真正实质性开展,并使城市在对标中迷失方向。其他城市虽然也选择了多个对标城市,但是数量都不超过5个。

同时值得注意的是,有些城市因为市领导的调整而改变了对标城市。比如,淄博市2018年对标佛山、宁波、无锡,2020年对标深圳。济南市之前提出向广东经济发达地区学习,但是疫情以来则提出做好北京市的“护城河”。

一方面,这说明城市对标能否成为“一把手”工程,决定了对标能否得到重视和一以贯之;另一方面,这也说明城市对标和其他政策一样,也存在人走茶凉的问题,同主政者的关注和重视有很大关系。

北方城市一路向南对标

从对标城市与榜样城市的地理分布来看。对标城市主要分布在京津冀和环渤海区域,并零星点缀在华北和中部省份。山东省所有16个城市都进行对标,河北省有6个城市,江苏省有3个城市,四川省、湖北省和辽宁省各有2个城市。

与之相对应,榜样城市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省份,仅有少数是点缀在内陆地区。在榜样城市的分布方面,江苏省有7个城市,浙江省有6个城市,广东省有5个城市,山东省有4个城市,安徽省、河南省各有2个城市。

根据对标城市和榜样城市的对应关系可以看到,北方城市“一路向南”对标南方城市,而内陆城市对标沿海城市。当然,也有一些城市对标西部内陆城市。

从对标城市与榜样城市之间的地理距离来看,在对标城市中,多数城市都选择省外城市进行对标(88%),还有10%的选择省内城市进行对标,仅有上海对标了3个国际城市。

根据分析可以得知,城市对标的对象选取同城市定位有关,即城市期望成为全球城市还是国内中心城市、区域中心城市。

从地理分布来看,地理距离和区位在城市对标方面至关重要。地理距离会影响府际学习,因为城市之间会存在邻近效应与同侪效应。一般来说,地级市会学习本省的省会城市,也会学习其他省份的地级市。与此同时,随着城市群和区域一体化进程加快,同区域内的兄弟城市之间也在开展越来越多的对标。

另外,城市往往会选择相邻或相近的城市进行学习,它们在许多方面都共享相似特征,在政策的可复制性方面较强。当然,城市也可能很少会选择邻近的城市相互学习,这同内部歧视和外部污名化有关。

与此同时,量级相当的城市也不会彼此选取作为对标城市。此外,省内城市处于同一个资源池,市领导竞争同一个晋升机会,存在明显的利益冲突,也会影响相互之间的合作。以深圳和广州为例,二者就存在微妙而耐人寻味的互动过程。深圳和广州都是副省级城市,都想在广东省“称霸”,二者的竞争色彩非常明显,相互不服气,也很难心平气和地相互欣赏和学习。

榜样城市未必倾囊相授

城市相互对标都对标些什么呢?

根据统计,城市对标的议题相当多样,但是对标的内容以经济为主。

比如沧州市的对标主题包括经济总量、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工业增加值、直接利用外资,阳泉市的对标主题包括思想观念、工作作风、科技创新、招商引资、营商环境,大连市的对标主题包括科技创新、改革开放、产业发展、人才建设。城市对标既有具体的对标内容,也有抽象的概括,这同城市对标能否做到精细化有关。

还有一些城市根据不同城市的特征,选择对标不同城市。

比如,承德市分别对标扬州市的城市建设、文化休闲旅游业、园区建设和潍坊市的农业产业化基地建设。南京市在产业发展、科技创新方面对标深圳,在社会治理创新、加大惠民力度方面对标上海,在提升国际化程度方面对标广州,而在城市精细管理和增强城市影响力方面对标杭州。

可以看到,这些城市的策略相当灵活,它们认识到先进城市并非各个方面都是先进的,而是选择先进城市真正擅长的个别领域取长补短。当然,城市的成长和发展是全方位的系统过程,寄希望于将各个城市的“百家之长”集于一身也可能是不现实的。

从行动来看,对标城市一般会开展考察学习、干部挂职、培训学习,提升领导干部的素养,使他们能够有眼界和能力学习榜样城市的各方面先进做法。与此同时,对标城市还会开展对口合作、政策调整、绩效考核,加强对标活动在全市的贯彻落实。比如,日照市提出“寻标对标达标创标”活动,建立对标台账表,对各个政府部门进行考核。

被对标的榜样城市并非被动接受对标,它们有可能沾沾自喜,但是也有忧患意识。一些城市可能会和盘托出,但是也有城市会藏着掖着。对标城市为榜样城市也带来了合作的空间和机遇,使它们能够进行产业转移和政策移植,并通过合作产业园等“飞地经济”来实现共赢发展。

文章选编自报告《中国城市对标的特征、问题与趋势》

首页
评论
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