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宝鸡信息 宝鸡资讯

西安是西北,还是华北?中华文明的中心,为何变成了边缘地带?

(来源:网站编辑 2024-09-01 20:51)
文章正文

西安是西北,还是华北?中华文明的中心,为何变成了边缘地带?

2017-03-12 17:47

看这篇文章之前,可以先投个票:

我们先来看看,民国时期地理大区的划分,西安是西北,还是华北?

这是民国时期的地理分区图,关中平原属于华北,从这张地图中,我们可以发现,民国时期,在地理大区的划分上没有西北地区,只有西部地区和塞北地区。

我们在影视剧中,经常听到塞北,塞北在哪里?长城以北的地区就是塞北地区,包括漠南和漠北,即今天河北、山西、陕西、宁夏、甘肃的北部地区和蒙古高原。

现在,中国有七大地理分区,这七大地理分区分别是:华东、华中、华南、华北、东北、西北、西南。

单从自然地理的角度讲,西北地区是指大兴安岭以西,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以北的广大地区。

(图中橘黄色部分是西北地区)

大家看看这张地图,西安这座城市以及关中平原在西北地区吗?

从自然地理的角度讲,西安不在西北地区。

从人文地理的角度讲,西安是西北地区吗?不是!西安以及西安所在的关中平原风俗区是黄河中下游风俗区。

但是从行政角度讲,陕西是西北五省之一,西北五省,具体来说,就是西北三省二区,因为有两个省级行政单位是民族自治区,西北三省二区,就是陕西省、甘肃省、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西安在观念上成为西北地区,其实是很晚才有的事情。

关中平原曾是中华帝国的中心,为何现在变成了边缘地带呢?

归根结底是南宋以来,中国经济中心向东向南迁移的结果,而中国经济中心向东向南迁移有一个大的气候背景。那就是南宋以来,中国气候整体趋向干冷。

(中国的气候区,陕西南部属于温带季风气候)

东亚大陆,东面临海,西北内陆纵深广阔,亚热带季风很难深入内陆。随着气候越来越干燥,亚热带季风更加难以深入内陆,华北地区降雨量也越来越少,陕西、山西、河南和山东,在南宋以前,是中国的粮食主产区,南宋以后则让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

华北平原变得越来越干燥,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应该说是自然和人类的共同作用,加剧了华北平原的干旱。我们以关中平原为例来探讨这个问题。

黄河中游的关中平原在先秦之际,还有大量的森林存在,史籍记载渭水流域“山林川谷美,天材之利多”。

(关中平原)

秦汉时期,关中平原的森林继续存在,但是森林植被的覆盖率已经达不到战国时期的水平了。

到了唐宋之际,关中平原已经没有多少林木了,终南山可以利用的木材很少了,岐山在宋代竟然变成了一座无树土山。

唐宋时期,关中平原的森林覆盖率的减少,大致呈现出这样的趋势,平原地区和河谷地带的林木率先被采伐殆尽,然后森林采伐的重心逐步转向秦岭、陇山、吕梁山等高山地带。

总之,唐宋时期,关中平原的绿色植被破坏非常的严重,加上气候整体趋向干冷,关中平原变得越来越干燥,直至失去粮食主产区的地位。

在唐代的时候,关中平原的粮食已经不能满足首都长安的需要了,隋朝为什么要开挖大运河,就是要把江南、河南地区的粮食运送到洛阳,由洛阳再运送到长安。因为从洛阳到长安的地势越来越高,无论是水陆,还是陆路,运输都比较困难。所以隋唐两代都是两京制,两京就是东都洛阳,西都长安,把洛阳定位为东都,是为了漕运的便利。

到了北宋的时候,首都干脆进一步东迁,迁移到更加便利的开封,唐末五代,今天河南的开封是漕运的中转站。

简单来讲,在中国古代,关中平原失去政治中心的地位,主要是因为缺粮食。朱元璋其实很想把都城放在西安,西安有战略上的优势,从河南到关中平原,地势越来越高,关中平原四面都有关隘,典型的易守难攻,进可以统御全国,退可以防守自卫。朱元璋特地让太子朱标去西安考察了一番,朱标到了关中平原,发现这个时候的关中已经不是汉唐时期的关中了,衰败不堪,难以在这里支撑起一个帝国的首都。朱元璋也取消了定都西安的计划。

(西安明城墙)

不过,随着现代陆路交通工具的发展,关中平原作为中国的地理中心地区,未来的作用应该会越来越大。

更多历史知识,可以关注“腾飞说史”微信公众号

公众号订阅: tf13956212778 (←长按复制添加)

长按图中二维码,也可以关注本公众号

(本文为腾飞说史原创文章,未经授权的转载均视为侵权!)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首页
评论
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