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社区工作人员工作任务多、责任重、待遇偏低等问题一直受大众关注,这也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基层社区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为此,在今年泉州两会上,市政协委员、泉州市快捷汽车出租有限公司董事长张保强通过前期翔实全面的实地调研,将带来一份《关于给社区减负及提高社区工作人员待遇的建议》,提出针对性建议,想帮社区工作人员“减负”,提高收入待遇,提升工作积极性。
调查 普通社区工作人员月薪不高工作量大
张保强在调研时了解到,目前社区工作人员的工作涉及党建、文明创建、特困救助、社会保障、医保缴纳、计划生育等100多项,但社区工作人员数量少,因此肩上担子重。而据了解,他们既不属于公务员编制,也不属于事业编制,退休后享受不到相应的福利待遇,只能领取社保金。
据统计,在泉州社区工作10年以上,担任中层领导干部的社区工作人员,扣除个人应缴医保、社保,每月实际到手的工资仅有2000元左右,而普通社区工作人员仅有1700元左右。
他在走访调研中还得知,在工资不高的情况下,对于社区工作人员来说,晚上值班、加班和取消双休日继续上班已成家常便饭。一旦遇到台风暴雨、洪涝灾害或山林火灾,社区工作人员还需24小时值班巡查。
建议 制定工资增长机制 畅通职务上升通道
针对社区工作人员收入待遇与工作强度的不平衡,张保强提4点建议。
首先要依法制定社区应承担的事项清单和准入制度,明确社区公共事务和行政事务范围。理顺社区居委会责任,对于社区居委会依法履职内容和各类办事项目,实行清单化管理,严格准入制度。
其次,实行社区和政府相结合的考评制度,考评分各占50%。聘请居住在本社区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热心社区建设的知名人士、专家学者担任议事会成员,代表社区居民对社区居委会干部工作行使知情权、决策权和监督权。
再次是制定社区工作人员工资增长机制,切实提高社区工作人员工资待遇,使社区工作人员的工资调整有程序可依、有路径可循,学历越高、职称越高、职务越高、年限越长、考核等级越高,相应的工资也越高,解除社区工作人员的后顾之忧。
最后是畅通社区工作人员职务上升通道。政府拿出一定比例的行政事业指标,规定工作年限,通过考试择优录取,将优秀社区工作者纳入行政事业编制,从而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记者 许奕梅)
原标题:市政协委员建议:为基层社区工作人员减负提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