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6月11日讯 今年“端午”小长假,陕西省共接待游客2126.05万人次,同比增长11.13%;旅游收入103.46亿元,同比增长20.09%。
品鉴端午民俗文化成为旅游亮点
今年端午节期间,陕西省各景区围绕赛龙舟、吃粽子、熏艾草等传统民俗,为广大游客和市民安排了丰富多彩的旅游“大餐”。节日期间,省文化和旅游厅和安康市人民政府联合举办了“三秦非遗荟金州”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陕西省非遗宣传展示活动。
安康市在瀛湖景区举办了2019国际龙舟精英赛,向观众呈现了一场传统与现代融合、民族与世界牵手的体育文化旅游盛宴。
西安世博园举办“第五届西安世园新丝路端午文化节”系列活动,通过舞台演绎、民俗体验、趣味互动和科普参观营造端午文化氛围,弘扬传统文化。
宝鸡市周原景区推出了“浓浓粽叶香、悠悠端午情”亲子乐游周原民俗活动,民俗射五毒、沐兰汤、佩香囊、画雄黄、赛“旱”龙舟,制作端午福袋、“击鼓传福”等传统民俗小活动,增进游客对端午节传统文化的了解。
韩城市司马迁景区推出“艾香飘端午·情织司马迁”系列活动,吸引游客,通过读、写、听、说、唱等形式让游客全方位领略《史记》的博大精深。
感悟传统文化成为旅游时尚
假日期间,韩城市梁带村芮国遗址博物馆推出“读千年故事·品古芮遗风”等系列文化活动,尤其是玩投壶·共享皇家娱乐、穿汉服体验历史跨越等产品颇受游客喜爱。
安康市石泉县举行汉服游园会,上演古装情景剧《县令出巡》,免费为游客上演大型原创实景歌舞《丝路之源·十美石泉》。
商洛市棣花古镇景区举办了“西安汉唐古乐社端阳节纪念屈原演出”活动。演出以古琴、陶埙、箎箫埙、琵琶、笛子、独弦琴、唢呐、口哨、马头琴等乐器独奏及女声独唱为主要形式,现场热情洋溢、激情四射。
汉中市文化和旅游局在拜将坛博物馆举行了大型系列宣传展示活动,不仅推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成果展、文物保护工程成果展及文物保护典型事例推介,还有国家级非遗汉调桄桄杖头木偶、省级非遗洋县皮影戏等展演活动,活动期间,吸引了大批外地游客和市民参观。
体验红色教育再现旅游热潮
端午节期间,来自省内外的游客纷纷前往各红色旅游景点,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宝塔山、枣园旧址、杨家岭旧址、延安革命纪念馆、照金革命纪念馆、马栏革命纪念馆等红色革命景区游人如织。红秀《延安 延安》、《延安保育院》等演出,一票难求。
“旅游+”产品助力旅游内涵
假日期间,全域旅游全面发力,各旅游景区、景点精心策划准备丰富的假日旅游产品。“夏爽中国·嗨西安”夏季文化旅游系列活动在西安拉开帷幕,活动围绕端午节、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七夕节三个文化旅游重大节点,以“品夏、乐夏、凉夏、读夏、戏夏、康夏”为主题,重点打造西安美食之都、音乐之都、游学故里、避暑天堂、养生福地等系列旅游IP。
6月8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当天,秦陵博物院和腾讯携手打造的“寻迹始皇陵”智慧导览小程序正式上线。小程序可为秦陵游客提供博物馆概况、手绘地图、馆内导览、语音讲解、景区推荐路线、设施查找以及VR全景等智慧游览服务,用科技手段扩大秦陵在全国乃至世界范围的影响力。
为期三天的第四届杨凌小麦文化节,为大家奉上了喜庆、有味、特色的节日“麦田盛宴”。探讨小麦产业未来发展趋势,重温传统小麦收割、打碾等劳作,参观新型农业装备表演等活动受到游客的喜爱。
乡村旅游、特色旅游仍是旅游热点
端午节家庭举家出行为主流、短途出游占主体,近郊微度假,感受乡村慢生活等旅游活动盛行。品质亲子游也越来越受到消费者欢迎。公园、海洋馆、主题乐园、博物馆等受到青睐。
以安康平利龙头村、石泉胜利村、中坝七十二作坊小镇为代表的乡村旅游点,推出的农耕体验、小作坊制作体验,深受热衷乡村休闲游客的喜爱。汉中市青木川景区举办自驾游帐篷烧烤节更是吸引了大批的自驾游游客前往露营基地扎帐露营。
特色民宿作为休闲度假的“新网红”,把住宿变成了体验当地文化的渠道,游客在目的地“新家”中体验另一种生活,已经成为时下比较流行的新住宿方式。以农业、生态与民俗文化和自然科普为主要内容的自然教育旅游产品成为了假日旅游新时尚。除此以外,玻璃栈道、夏日滑雪、激情漂流成为旅游的标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