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之名,始于唐武德四年(621),“因天台山得名”。“台州”出现之后,古人在谈到台州时,并不一定都以“台州”之名称之,而经常以其它名词来代称。台州历史上究竟有哪些别称呢?根据各种史料,我们至少可以找到六个。
“天台”是古人最喜欢也是最常见的别称之一。由于它与天台县的县名相同,因此,极易混淆,甚难辨别。唐著名诗人刘禹锡在永贞元年(805)前后写过一首诗,诗句中说:“闻道天台有遗爱,人将琪树比甘棠。”大家知道,天台立县在三国吴初,最早叫作南始平县(或叫始平县),后改名始丰,又改为唐兴,直到五代十国吴越天宝元年(908)才以“天台”名县。刘禹锡写这首诗时还没有“天台”这个县名。诗中涉及的徐员外(徐裕),在这一年由台州刺史调任衢州刺史,所赠刘禹锡之物均属台州土产。可知诗中的“天台”即为台州。宋朝舒亶有一首《寄台州使君》诗,而内中却说:“闻说天台太守家,全家日日在烟霞。”可见诗题的“台州使君”与诗中的“天台太守”是一样的。对此,民国《台州府志》在卷一○四曾特地给予指出:“‘天台’乃一郡之统称。”《天台县志稿》凡例也明确地强调:“‘天台’为六邑共称久矣。”近人项士元先生则说得更加详明:“吾台以天台山得名,古来撰述之家,籍隶台州,多题‘天台’。”
“赤城”是大家比较熟悉的一种别称。宋陈耆卿编纂过一部台州总志,书名即称《赤城志》。明谢铎为之续编,亦名《赤城新志》。此外还有《赤城集》、《赤城后集》、《赤城诗集》、《赤城论谏录》等,所收都是与整个台州有关的作品。关于“赤城”成为台州别称的原因,《四库全书提要》在解释《赤城志》时说得比较清楚:“此为所撰台州总志,以所属临海、黄岩、天台、仙居、宁海五县……其曰‘赤城’者,《文选》孙绰《天台山赋》称‘赤城霞起以建标’……”也就是说“赤城”之称源于晋孙绰的《天台山赋》。
“丹丘”也是古人较常用的一种别称,但现在知道的人较少。宋赵忭《过台州登巾子山》诗说:“巾顶广轩逢杪秋,万家云屋接丹丘;主人欲尽行人乐,更向东湖共泛舟。”稍迟于赵忭的林景熙《宿台州城外》诗云:“荒驿丹丘路,秋高酒易醒。”他们诗中的“丹丘”均指台州。又如,宋宝元二年(1039),台州兴建州学,建成后,由当时的知台州事李防写了一篇碑文,但碑文的题额不叫《台州州学记》,而是称作《丹丘州学记》。清代著名学者洪颐煊对此作过一番考证,他指出:“孙绰《游天台山赋》:‘仍羽人于丹丘,寻不死之福庭。’……《吴越备史》:王名俶(即吴越国王钱俶),开运四年(947)三月出镇丹丘,丹丘即台州。曾宏父《鹿鸣宴》诗:‘三郡看魁天下士,丹丘未必坠家声。’皆以‘丹丘’如‘赤城’,为台州一郡之总名。”可见“丹丘”为台州之别称,也是脱胎于晋著名文学家孙绰的《游天台山赋》。
此外,作为台州的别称还有“临海”、“章安”与“回浦”。“临海”是因为台州的前身叫临海郡;“章安”和“回浦”则因两汉时期整个台州(还包括现在的温州和丽水等地区)均属于回浦县与章安县地。不过,这三者所用不多,这里不再赘述。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