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宝鸡信息 宝鸡资讯

宝鸡市统计局 市级统计分析 百年奋斗复兴路 陈仓大地焕新颜

(来源:网站编辑 2024-12-03 11:03)
文章正文

20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100年来,从南湖红船的启航到南昌起义的枪声,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的全面胜利,从天安门城楼上“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的庄严宣告到“中国梦”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一路劈荆斩棘,把中国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社会建设成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中国。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我们在古老而现代的陈仓大地以统计的视角回首百年风云,用一串串数字见证一个世纪宝鸡的沧桑巨变,以此感受在中国共产党带领下中国人民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程和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伟大成就。

一、从一穷二白到百业兴盛,综合实力跨越发展

1921年,中国共产党在上海成立,革命火种迅速传遍中国,1926年,中共岐山党团小组、中共岐山支部先后成立,自此共产主义思想在宝鸡扎根,一批批共产党人先后在此开展了大革命、土地革命、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一系列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和轰轰烈烈的社会主义建设。

中国共产党成立伊始,中国处于北洋政府统治,军阀割据、战乱频仍,深处内陆的宝鸡依然处于小农经济和手工作坊为主的发展阶段。直到抗日战争暴发,东部大片国土沦陷,国民政府被迫西迁,西部内陆地区才得以开发。1937年,陇海铁路西通宝鸡,改变了宝鸡原有的交通条件,使宝鸡成为连接东部与西部、前线与后方的枢纽,为东部工厂西迁宝鸡创造了条件,大量资金、技术、人才涌入宝鸡,使宝鸡工商业得到长足发展,崛起为新兴工商业城市。但战乱期间发展的基础并不稳固,直到新中国成立,宝鸡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经济才实现了稳定发展。

综合实力实现历史性跨越。1949年,全市生产总值仅有9176万元,经过“一五”、“二五”建设时期的快速发展,到1980年生产总值突破10亿元;1995年、2011年分别突破100亿元和1000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改革开放之后,全市经济年均增长10.1%。2020年全市生产总值达到2276.95亿元,是1949年的2474.9倍。新中国成立之初,全市财政总收入仅997万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仅26万元。2020年,财政总收入达到228.22亿元,是1949年的2289倍,其中地方财政收入88.93亿元,改革开放后年均增长9.2%;财政支出364.18亿元,是1949年的34036倍,年均增长15.8%;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达到3356.46亿元,改革开放后年均增长18.2%,贷款余额2034.12亿元,年均增长14.9%。

产业结构全面优化升级。中国共产党成立伊始,宝鸡经济以农业生产为主,伴随着使用机械生产工具的手工业和机器工业的出现,近代工业开始萌芽,但只限于为小农经济生产和日常生活服务,且大多自给自足,工业基础十分薄弱。新中国成立以后,经历了“一五”和“三线”两个工业大发展时期,一批骨干企业的相继建成使宝鸡工业实力明显增强。1978年,全市三次产业结构比已发展到26.5:53.0:20.5,由1949年的以农业为主导的“一、二、三”经济结构发展为以工业为主的“二、一、三”经济结构。改革开放后,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推进,第三产业快速发展,1978-2020年年均增长15.3%,高于第一产业年均增速4.4个百分点,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2020年,三次产业结构优化为9.0:55.4:35.6,形成“二、三、一” 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发展实现了质的飞跃。

二、从小农经济到现代农业,农业生产深层变革

20世纪初,封建土地私有制的桎梏,小农经济的束缚,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加之自然灾害频繁、苛捐杂税、植被破坏、农田失修,农业生产长期处于低产落后局面。1949年,全市粮食总产量只有43.2万吨,亩产仅67.5公斤。新中国成立以后,历经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村土地制度、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全面取消农业税等一系列深层改革,宝鸡市农业生产力得到极大释放。特别是近年来,我市始终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以乡村振兴为总抓手,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聚力打造特色现代农业强市,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全面提升。

农业生产力极大释放。2020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68.2亿元,是1949年的371.9倍,是1978年的78.7倍。建成优质小麦、高产玉米和名优杂粮三大粮食生产基地,2020年,全市粮食产量142.2万吨,是1949年的3.3倍,是1978年的1.5倍;粮食亩产3145.5公斤,达到1949年的46.6倍、1978年的25.3倍。

特色农业亮点彰显。大力发展经济作物和特色农业,将果业、蔬菜、畜牧业发展列为农民增收、壮大农村经济的重点产业,农产品日益丰富,农业生产由粮食种植为主发展为“粮、畜、果、菜”四大主导产业,成功创立眉县猕猴桃、千阳矮砧苹果、太白高山蔬菜、千陇奶畜等品牌, 凤翔苹果、陇县核桃、太白贝母、凤县大红袍花椒等7个农产品获得国家地理标志登记保护,获评“中国优质蜂产品基地”。2020年,全市水果总产量139.21万吨,分别是1949年和1978年的193.3倍和46.6倍;蔬菜产量157.18万吨,从1985年到2020年年均增长5.5%;肉类总产量9.75万吨,是1949年的39倍;奶类产量49.72万吨,是1949年的4143倍。

现代农业加速壮大。近年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深化,现代农业快速发展,土地流转进程加速,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多元化,生产经营逐步从传统、分散的家庭农户经营向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的现代农业转变。截至2020年末,全市建成市级以上现代农业园区170个,其中国家级7个、省级40个,完成投资总额达到75亿元,实现产值60多亿元。全市现代农业园区共注册商标366个,其中,中国驰名商标2个,陕西著名商标和陕西名牌产品116个。发展农业产业化农头企业 240户,其中国家级5户、省级63户。

三、从萌芽初创到体系形成,新型工业大力推进

回顾建党以来宝鸡工业形成和发展历程,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这一阶段属于现代工业的萌芽和初创期,在抗日战争期间,申新纱厂、福新面粉厂、雍兴铁工厂、31兵工厂等一批工厂迁入宝鸡,这一时期宝鸡工业为抗战救亡而诞生,是宝鸡工业的萌芽阶段。第二个阶段是从建国初期到改革开放前。国家“一五”建设及“大三线”建设布局,奠定了宝鸡工业发展基础,建成了宝成通用电子公司、国营长岭机器厂、宝鸡石油钢管厂以及凌云机器厂、宝鸡有色金属加工厂、宝鸡氮肥厂、宝鸡消防器材厂等一批国防、电子、冶金和民用机械工业企业,同时秦川机床厂、宝鸡桥梁厂等沿海地区企业搬迁来宝,一举奠定了宝鸡西北工业重镇地位。第三个阶段是改革开放以后,这一阶段国家对工业企业实施了一系列的配套改革措施,使经济运行机制逐步由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企业获得了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宝鸡工业通过重组改制、扶持培育、招大引强等举措,深入实施大企业大集团建设、集群化发展、园区化承载三大战略,工业实力不断增强,现代工业体系基本形成,走出了我市新型工业化城市发展道路。

生产规模持续扩张。1949年,宝鸡仅74户小微工业企业,工业总产值仅0.31亿元;到1957年工业企业达到408户,工业总产值达到1.51亿元,首次超过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020年末,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823户,规模以下工业企业4000余户,全年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434.9亿元,是1949年的11080倍,是1978年的252.8倍。1949-2020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14.0%。2020年,全市实现工业增加值1024亿元,达到1990年的54.4倍,期间年均增长14.3%。

产业集群集聚发展。通过一个世纪的发展,宝鸡逐步形成了以陕汽、宝钛、东岭等大企业集团为龙头,以汽车及零部件、钛及钛合金、烟酒食品、能源化工、优势装备制造五大产业集群为主导的现代工业体系,规模以上工业涵盖全部41个工业行业大类中的35个。2020年,全市规模以上汽车及零部件制造企业65户,完成产值579.39亿元,占规上工业产值比重16.9%;规模以上钛及钛合金加工企业95户,完成产值348.43亿元,占比10.1%;规模以上烟酒食品制造企业近100户,完成产值533.24亿元,占比15.5%;规模以上能源化工和优势装备制造业产值分别为451.09亿元和607.64亿元,占比分别为13.1%和17.7%。其中,钛产业产值位居全国之首、全球第二,汽车产业产值占到全省三分之一,被誉为“中国钛谷”和“丝路汽车名城”。

生产能力大幅跃升。2020年,全市原煤产量达到1215万吨,是1949年1078吨的11271倍,是1978年9.52万吨的128倍;发电量152.2亿千瓦时,是1949年836万千瓦时的1821倍,是1978年9.58亿千瓦时的15.9倍;卷烟产量61.5万箱,是1949年0.02万箱的3075倍,是1978年20万箱的3倍。随着生产工艺不断提升,产品不断更新换代,同时许多工业产品从无到有。2020年,全市金属切削机床1.44万台,是1962年84台的172倍;白酒产量10.6万吨,是1981年1.54万吨的6.88倍;汽车产量17万辆,达到1979年260辆的654倍。

四、从传统手工到智能制造,创新能力持续增强

建党百年以来,全市人民、企业、科研机构励精图治,奋发图强,坚持创新驱动,科技创新能力持续增强,人才队伍日益壮大,在科技创新引领下向经济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定步伐。

工业制造向“智”造升级。宝鸡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创新驱动引领工业突破发展,工业“制造”向“智造”升级,正稳步向制造业强市迈进。李克强总理寄语宝鸡“装备中国、走向世界”。特别是近年来,在深空、深海、深地、高铁、智能机器人、核能发电、汽车及零部件、钛及钛合金、机床工具等重点领域,先后组织实施“8000米钻机”“蛟龙号潜水器球壳”“高性能桥梁钢应用技术研究”等重大科技项目541项,攻克重大关键技术171项。“宝鸡制造”在港珠澳大桥、第一艘核潜艇、神州系列飞船中都有贡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智能机器人重点专项技术之一在宝鸡进行。宝鸡已成为38个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之一,截至2020年拥有国家级研发中心或分中心18个,市级以上企业研发机构224个,域外研发平台15个。2019年,全市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25.28亿元,R&D经费投入强度1.14%。

宝鸡制造享誉海外。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宝鸡进出口贸易快速发展。特别是“十八大”以来,主动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立足优势,扩大开放,中欧国际货运宝鸡专列开通,与156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贸易往来。在宝鸡举办的“一带一路”国家经贸合作洽谈会、中国石油装备跨国采购洽谈会、钛产业博览会已成为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国际性展会。宝鸡企业在美国、俄罗斯、吉尔吉斯斯坦、肯尼亚等10多个国家设立基地。钛产品、石油装备、机床工具等众多宝鸡产品走向世界。2020年,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78.6亿元,折合12.01亿美元,其中出口35.5亿元,折合5.43亿美元,分别是1995年的50.1倍和29.3倍,年均分别增长17.0%和14.5%。

五、从市场凋敝到繁荣昌盛,第三产业蓬勃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宝鸡地区物资匮乏、市场凋敝,商品流通不畅。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国走上计划经济体制的轨道,促进了五六十年代商品市场的发展。改革开放以后,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市场体系逐步健全,市场活力增强,多种经济成分和运行方式并存的现代商品流通体系初步形成,服务业日益兴旺。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后,主动适应消费升级需求,积极推进教育、文化、旅游、娱乐、健康、养老等生活性服务业品质提升,推动金融、物流、信息、科研、商务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发展,形成了多业态、新融合的现代服务业发展模式,服务业迸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和活力。

多元商贸流通格局形成。1949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仅3930万元,到1978年增长到3.42亿元。改革开放后,市场活力快速释放,消费内容日益多元,商品消费优化升级,文化、旅游、体育、健康、养老、教育等领域消费日渐丰富,逐步形成消费品市场遍布城乡,流通网络四通八达,商场货源供应充足,消费内容丰富多元的商贸流通格局。新世纪以来,国美、苏宁、人人乐等国内知名连锁机构相继落户宝鸡;开元商城、新东岭城市综合体、吾悦广场等综合性购物中心先后建成运营,截至2020年末,全市限额以上商贸流通企业达到115户,全年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01.94亿元,是1949年的2056倍,年均增长11.3%。

现代服务业快速成长。1978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仅2.03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20.5%;到2000年,服务业增加值成长为73.84亿元,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37.8%。新世纪,金融、房地产、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租赁和商务服务、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等现代服务业兴起并快速成长,2020年末,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272户,全年增加值达到810.63亿元,分别是1978年和2000年的399.3倍和11.0倍,改革开放以来年均增长15.3%,占生产总值比重35.6%。其中,金融业增加值115.09亿元,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14.2%,比2000年提升8.7个百分点;房地产业增加值98.40亿元,占比12.1%,提升4.9个百分点;其他服务业增加值304.26亿元,占比37.5%,提升7.2个百分点。

六、从基础薄弱到规模扩张,项目带动强劲有力

新中国成立时,百废待兴,国家和地方投入了大量建设资金,宝鸡兴建了一大批骨干项目和新兴产业。改革开放后,投资体制打破了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高度集中的投资管理模式,投资主体向多元化、多层次扩展,投资规模不断扩张,结构质量持续提升。

投资活力竞相迸发。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国有及国有控股单位是固定资产投资的主体,投资占比85%以上。三十年累计投资36亿元,1952-1978年年均增长12.5%,为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奠定了基础。改革开放后,固定资产投资进入规模增长最快和结构调整力度最大的时期,尤其工业投资投入较大,在机械、电子、建材、应用化学、食品制造等领域分别建成了一批骨干企业,宝鸡工业实力显著增强。投资在农业、工业、交通运输、邮电通信、文化、教育、卫生、城市建设等领域全面覆盖。建成了一大批基础设施项目,产业项目,学校、医院、社会保障住房等民生项目,有力助推全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为改善人民生活提供了物质保障。1978-2020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1.2%。积极鼓励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2020年,全市民间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达66.1%,2013-2020年民间投资年均增长17.7%,高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0.6个百分点。

项目建设成果丰硕。大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实施了一批工业重点项目,宝钛工业园、大唐宝鸡热电、麟游郭家河井田、崔木煤矿、蒙牛工业园、眉县农夫山泉、吉利汽车等项目陆续建成投产;实施了一批重大交通工程项目,连霍高速、银昆高速宝鸡段、连霍高速宝鸡市区过境线建成通车,西宝、宝兰高速铁路客运专线建成通车;实施了一批大型商贸流通项目,开元商城、新东岭国金中心、中国钛材交易中心、国家级(眉县)猕猴桃交易市场相继建成运营;实施了一批优质文化旅游项目,青铜器博物馆、石鼓阁、法门寺文化景区、太白山景区等建成对外开放;实施了一批城市建设项目,蟠龙大桥、胜利桥、植物园大桥等跨越渭河南北,经二路、金台大道、大庆路等城市道路全面提升改造。实施“东扩南移北上”发展战略,建成“四横十纵”的市域交通网,有效扩大了宝鸡城市框架和发展空间。

七、从满目疮痍到焕然一新,城市建设宜业宜居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宝鸡市,城市规模狭小,市容破败,市政基础设施极差,仅一座渭河桥沟通南北,交通十分不便。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城市建设,不断加快城市建设步伐,城市规模持续扩大,城镇化水平不断提升,市政功能不断完善,人居环境持续改善。

城市发展扩容提质。1949年,市区规划面积仅20平方公里,人口24.8万人,城区只有8条街道。经过“一五”“二五”建设,城市初见规模,市政功能初步完善,改革开放以来,深入实施城市“东扩、南移、北上”发展战略,形成了“一带一轴五组团”的城区空间结构,构筑了“东西畅、南北通”的城市交通体系。2020年,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97.94平方公里,是1978年的5.5倍;城市道路长度549公里,道路面积1392.74万平方米,分别达到1978年的7.2倍和19.1倍;全市城镇化率达到57.04%,比1990年提高了36.77个百分点。

市政供应保障有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宝鸡市政基础设施极差,公用事业十分落后,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十分重视城市建设,市政供应能力得到长足发展。供水能力逐步增强。新中国成立以来,通过打深井、建蓄水池、铺供水管道等工程,宝鸡市居民用水条件逐步改善。1982年以来,下马营取水工程、清姜河引水工程、冯家山引水工程等相继建成并投入使用,覆盖城乡的供水体系形成。截至2020年末,全市共建成供水管道1531公里,供水总量17341.08万吨/年;城市供水人口发展到126.79万人,供水能力达到47.38万吨/日,比1953年增长了2394倍。电力供应稳步提升。新中国成立以来,宝鸡电力装机容量不断扩大,电力供应由单一的火力发电向火、水、风、太阳能多元供电迈进,目前宝鸡电网已成为西北电网的重要枢纽,不仅向本市9县3区和辖区内企业、居民提供电力供应,还与周边电网联络紧密,向周边地区供电。截至2020年末,年供应电量突破100.02亿千瓦时;有35千伏至330千伏变电站125 座,变电总容量 7988.05兆伏安;35千伏至330千伏输电线路252条,总长4290.76公里。燃气供应从无到有。1987年,宝鸡市建成煤气一期工程,宝鸡市民开始用上生活煤气;2001年,实现天然气全面供应。截至2020年底,全市供气户数(居民)69.92万户。供气总量41522万立方米,其中居民家庭供气15689万立方米。建成供气管道2761公里。

环境吸引力日益增强。持续加强生态建设,以植树造林、渭河治理、节能减排、治污降霾为重点,全力打好蓝天、碧水、净土、青山保卫战。实施绿色宝鸡“九大工程”,率先推进“一屏五带八化”关中大地园林化建设,实现国家园林县城全覆盖。启动渭河综合治理工程,精心打造了渭河百里画廊,建成了十里花海、千亩荷塘、万顷芦荡等景观,渭河宝鸡段呈现“洪畅、堤固、水清、岸绿、景美”的新气象。始终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持续优化生态环境,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实施铁腕治霾,打好蓝天白云保卫战,主要污染物排放量连年下降,万元GDP能耗年均下降3.84%。先后荣获国家文明城市、生态园林城市、全国环境优美城市、中国人居环境奖、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中国十佳最干净城市等20多项国家级荣誉,环境吸引力日益增强,优美的生态环境成为“幸福宝鸡”的最亮底色。

八、从瓶颈制约到互联互通,交通邮电迅猛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交通和邮电发展滞后,人民出行困难,交流不便,成为人民生活改善和经济发展的瓶颈制约。新中国成立后,宝鸡市道路、交通条件日益改善,邮电通信快速发展,为经济社会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和有力支撑。

运输网络四能八达。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市仅有川陕、宝平、宝汉、凤虢、岐蔡等8条公路,长度656公里,除宝汉公路外,其余公路均为土路。新中国成立以来,公路建设步伐加快,经过70多年的发展,全市形成以G30为主轴,以干线公路为骨架、以县乡公路为脉络、以关中公路环线为连接的“三横五纵一环”公路网络。2020年末,全市公路总里程达到1.77万公里,比新中国成立初期增加1.7万公里,比1978年增加1.42万公里。高速公路从无到有,连霍高速、银昆高速十字加外环高速公路网基本形成,太凤高速(太白—凤县)、旬凤高速太峪至良舍段建成通车,宝鸡高速网络实现县区全覆盖。2013年12月、2017年7月,西宝、宝兰高铁先后通车,宝鸡接入全国高速铁路网络,群众出行更加方便快捷。2020年6月,宝鸡机场项目获得国家立项批复,已列入《中国民用航空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宝鸡将构建起公路、铁路、航空多位一体的立体交通网络。

邮电通信日新月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邮电事业发展缓慢,全市只有邮电服务机构23处,市内电话交换机容量100门,主要服务对象是官僚买办和豪绅商贾,广大劳动人民基本使用不到。新中国成立以来,邮电事业才真正成为人民的事业,随着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邮电通信事业飞速发展,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新世纪以来,在互联网和信息化浪潮推动下,固定电话、移动通信、宽带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等多维通信方式实现互联互通,邮寄快递业务快速增长。2020年,全市邮电业务总收入34.73亿元,是1949年的11756倍,年均增长14.5%。截至2020年末,全市固定电话54.64万部,是1978年的35.6倍;移动电话用户364.58万户,是2001年的14.8倍;城乡电话普及率分别达每百户256部和276部;宽带互联网用户127.82万户,是2001年的35.2倍。

九、从发展滞后到全面进步,社会事业惠及全民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教育、卫生、文化事业发展滞后,民生维艰。新中国成立以来,宝鸡始终以改善民生作为发展的根本动力,大力发展社会事业,让发展成果更多惠及人民,切实提升民众获得感,打造最具幸福感城市。

教育事业欣欣向荣。民国时期战乱频繁,教育事业步履艰难,宝鸡地区的学校时办时停,大部分儿童无法接受正常教育。解放初,全市文盲、半文盲率达95%以上,全市公、私、企办学校共有高、初中15所,中心国民学校174所、私立小学23所。新中国成立以来,宝鸡市委、市政府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普及人民教育,宝鸡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后,宝鸡全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率先在西北地区实现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在全省实现“双高双普”县全覆盖,推行十三年免费教育。2020年末,全市共有普通高校和成人高校6所,普通高中46所,职业高中及中等专业学校23所,普通初中156所,小学441所,特殊教育学校6所,全年教育支出达67.69亿元,占财政支出比重达18.6%。

健康事业突破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全市仅有卫生机构21所,床位169张,卫生人员1122人,平均每千人拥有卫生人员0.72人、床位0.113张,公共卫生设施极度缺乏,防病能力不高,地方病蔓延,传染病频发。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各级政府高度重视人民健康,卫生事业发展被纳入国民经济发展计划,经过第一、第二个五年计划和三年调整时期,1965年全市卫生机构发展到639个,床位2901张,卫生人员5504人,医疗卫生条件大幅改善。改革开放后,卫生健康事业再次获得突破发展,各类医疗机构蓬勃发展,医疗网点遍布城乡,医疗技术不断提高,重点疾病治疗和防控能力持续增强。2020年末,全市共有医疗卫生机构2779个,是1965年的4.35倍,其中医院94所;卫生人员40309人,是1965年的7.32倍,其中卫生技术人员33279人;床位28677张,是1965年的9.89倍。

文化事业空前繁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宝鸡文化基础设施落后,仅有11个图书馆和3个戏剧社。新中国成立后,文化事业获得长足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后,文化体制改革持续深化,文化事业空前繁荣。截至2020年末,全市共有图书馆13个,各类博物馆34家,文化馆及文化站130个,各类文物点3473处,其中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7处;全市国有可移动文物543150件(组),等级以上珍贵文物11089件(组);青铜器五万余件,占全国一半以上。北首岭、雍城遗址、申新纱厂旧址被批准为省级文化遗址公园,宝鸡青铜器博物院晋升为“国家一级博物馆”,周原博物院晋升为“国家二级博物馆”。

十、从民生困苦到全面小康,人民生活走向富裕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宝鸡市在北洋政府、国民党黑暗统治下,官府横征暴敛,地主残酷剥削,农民衣食无着,生活苦不堪言,加之连年战乱和灾荒,关中大地饿殍遍野,民不聊生。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共产党领导下开展土地革命,破除封建剥削,人民生产积极性高涨,城乡居民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居民收入大幅提高,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胜利,城乡居民生活逐步从温饱迈入小康。

人民生活更加美好。1949年,宝鸡农民人均纯收入仅63元,198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391元和149元,1996年分别突破3000元和1000元。2007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万元,2020年达到36209元;2016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10000元,2020年达到14189元。1952年全市居民储蓄余额235万元,1978年增加到1.22亿元,2020年快速增加到2143.22亿元。人均储蓄额由1952年的1.65元增加到2020年的6.45万元。2020年,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达到36.8平方米,每百户居民家庭拥有冰箱97台,家用洗衣机100台,家用汽车30辆。2020年,农村居民人均居住面积达到37.0平方米,每百户居民家庭拥有冰箱70台,家用洗衣机97台,家用汽车19辆。

社会保障日臻完善。坚持民生优先,加大投入,创新机制,在教育、医疗、社保等领域形成了一批全域覆盖、全省领先、全国有位的经验模式。在全国率先启动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并实现了城乡并轨;医改宝鸡模式、“大社保”宝鸡模式、新型养老模式在全国推广。2020年末,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81.21万人,失业保险参保27.99万人,工伤保险参保39.76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152.98万人,年末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参保人数55.4万人。

脱贫攻坚全面胜利。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实施了大规模、有计划、有组织的扶贫开发,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脱贫攻坚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宝鸡市全面落实中央关于脱贫攻坚工作的各项决策部署及省委要求,大力实施产业富民、安全住房保障、基础设施提升等“十大行动”,扎实落实安排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干部与贫困群众结对帮扶、易地扶贫搬迁、危房改造、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等具体措施,全力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程。2020年,宝鸡5个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521个贫困村全部退出, 11649户19531个贫困人口全部实现了高质量脱贫,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区域性整体贫困全面解决。

风雨砥砺不忘初心,春华秋实继往开来。一百年栉风沐雨,一百年砥砺前行,宝鸡,这座古老而又现代的城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书写了一部感天动地的奋斗篇章。今天,我们站在驶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巨轮上,宝鸡人民将更加紧密的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准确把握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新形势新任务,持续深化改革开放,大力实施“一四五十”发展战略,坚持实业立市、工业强市、质量兴市,加快推进“四城”建设,勇立潮头、只争朝夕、真抓实干,奋力谱写宝鸡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

首页
评论
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