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宝鸡信息 宝鸡资讯

央视发布国民大数据:年收入高于30万未必幸福

(来源:网站编辑 2024-12-03 22:06)
文章正文

  3月7日,正值全国两会,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发布,央视财经频道重磅推出120分钟特别节目——《中国经济生活大调查(2016-2017)数据发布之夜》,权威发布全球最大规模融媒体民生调查结果,用数据表达10万中国家庭的心声和心愿,用数据呈现7亿中国网民的选择和态度,有力支撑了政府工作报告的大判断:“中国人民有勇气、有智慧、有能力战胜任何艰难险阻,中国经济有潜力、有韧性、有优势,中国的发展前景一定会更好。”

  大调查发现1:百姓投资意愿趋于稳健,保险成投资首选

  大调查发现,2017年中国百姓投资心态整体呈现“稳健”、“保守”状态,“保险”成为了人们投资的“香饽饽”,投资意愿2017年上升到了八年来的最高点。2017年百姓股票投资意愿基本与去年相当,略有上升,并且是近六年来的相对高位。同时,我们也发现,在一线城市、二线城市、三线城市中,三线城市的投资方式更“勇敢”再选择“激进”投资的选项中,三线城市(58.41%)的意愿明显高于二线城市高于一线城市。

  大调查发现2:30万“高收入”成拐点 再多未必就幸福

  大调查发现,虽然“收入多少”与“幸福感”基本呈“正相关”,但我们发现:年收入在30万形成一个幸福的拐点。超过三十万的家庭随着收入越高,幸福感逐渐下降。年收入在100万元以上的高收入群体幸福感低于8-12万的家庭。

  他们当中,感觉到“不幸福”的人群比例几乎与低收入群体(年收入1-3万元)相当。“钱”真的不是万能的。

  大调查发现3:小城最温暖,幸福感“十项全能”

  “小城市”幸福感来自哪里?简言之就是“十项全能”——对目前生活状态的打分,从收入状况到食品安全,从住房条件到交通出行,大调查列出的10个选项地级市全面超越直辖市和省会城市。“小城”居民不仅感受幸福,对未来也更有充满信心。大调查发现,有56.73%的地级市受访者认为2017年他们的收入将会增加,远超过大城市。预计收入会减少的比例,也低于大城市。

  大调查发现4:一线城市“忙充电”?二线城市“重养生”

  70后成为2017年更愿意投入“自身大脑建设”的主力,有着强烈的教育培训需求;不同收入的人群中,年收入在3-8万和20-30万的受访者在教育培训上的消费意愿最高。从区域看,一线城市在“教育培训”和“文化娱乐”上,表现出了明显高出二三线城市的消费意愿;以北京为代表的所有一线城市均在“教育培训”消费意愿的前十位。

  大调查发现5:“情感生活”上升为影响幸福的主因素

  什么影响着人们的幸福?大调查用10年时间寻找着答案,我们发现,过去10年,影响中国人幸福感的因素正在发生变化。

  情感生活很重要:

  从整体趋势来看,“收入水平”、“社会保障”对幸福感的影响已经不再像十年前那么显著,而婚姻情感的影响却在上升。正所谓家和万事兴,一份和谐的家庭关系、一份真诚的情感,对人们的幸福是有多么重要。

  “单身人士”真的不开心:

  不同的情感关系,幸福感又有什么不同?

  大调查发现,有“伴侣的人”比“单身的人”更幸福,最幸福的是“未婚有恋人”的人群。想收获幸福,谈场恋爱是个好方法。

  大调查发现6:“房子是用来住的”获百姓认同,租售并举时代来临

  2016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颁布《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住房租赁市场的若干意见》,旨在规范住房租赁市场发展,促进我国住房市场由以售为主向租售并举转变。从这次大调查看,租赁正在成为一种城市居住方式,租售并举的居住时代正在来临。

  大调查通过数据洞悉百姓财富观的变化,发现过去三年,百姓购房意愿持续下降,将近8成的年轻受访者表示,如果租房子品质足够好,或者租期足够稳定的话,愿意一直租房。这个结果提供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信号,可以预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正在深入民心,中国房地产业租售并举的时代正在来临。

  大调查发现7:“健康中国”,提升国民幸福感

  从衣食住行到信用环境,从民生期待到幸福感,大调查通过数据,寻找实现全面小康的抓手。大调查发现,“健康状况”已经在百姓心中成为影响幸福感的首要因素(54.19%),其他因素是:家庭关系(47.79%)、收入(43.81%)、婚姻或感情生活(41.86%)。

  由此可见,“十三五”规划提出健康中国战略,或将成为提升小康满意度和幸福感的重要政策抓手。

  大调查细化对比发现,影响健康的主要因素依次是工作压力(53.97%)、空气质量(43.79%)、情绪心态(41.82%)、食品安全(37.26%)、饮食习惯(35.54%),选择这五项的受访者均超过三分之一。

  大调查发现8:10大精准扶贫政策,“易地扶贫搬迁”最受困难群体期待

  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民生是为政之要,必须时刻放在心头、扛在肩上。在当前国内外形势严峻复杂的情况下,更要优先保障和改善民生,该办能办的实事要竭力办好,基本民生的底线要坚决兜牢。”最近几年,国家扶贫攻坚力度不断加大,2016年农村脱贫人口1240万人,易地扶贫搬迁249万人。

  调查结果显示,家庭年收入1万元以下的困难群体,最关注的精准扶贫政策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异地扶贫搬迁/职业教育培训/扶贫小额贷款”。这为扶贫攻坚决胜阶段的精准施政,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参考。

  值得注意的是调查数据与扶贫工作成效成明显正比,低收入人群(家庭年收入低于1万元的受访者)的幸福度上升,2016年感觉幸福的比例远高于2014年。

  大调查发现9:百姓消费升级,旅游连续两年成消费首选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0.4%,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4.6%,消费对经济增长的“稳定器”和“压舱石”作用日趋见强。

  从旅游到保险、从汽车到家电;哪些行业会火爆?哪些行业会预冷?大调查通过数据洞察消费者行为,精准预测市场热点和趋势。中国百姓买买买的行为背后,消费意愿和品牌偏好发生了什么深刻变化?对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又有什么启示呢?

  大调查数据显示,旅游(45.52%)、电脑等数码产品(42.33%)、家电(40.42%),被受访者列在了2017年预期消费的前三位。这与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要发力领域相当吻合。

  比对大调查历史数据发现,旅游、家电、数码产品、保健养生均已连续三年呈上升态势,其中,“旅游”持续三年被受访者列在消费意愿的首位选项。这些表明,百姓收入水平提高后,对生活品质有了更高追求,消费升级正注入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

  有价值的是,大调查设置了专门问题——“消费者愿意为商品的哪些因素买单”,结果显示,受访者最看重的是质量和耐用性(71%)、安全可靠性(53.7%)、品质和质感(31.8%),“明星效应”排位最低。把握这些来自消费者的数据,有利于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更精确的方向。

  大调查发现10:“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中国百姓信心足

  2016年,中国经济稳中向好,全年经济增速6.7%,位居全球第一。这给百姓未来一年收入预期平添了更多支撑,这在大调查数据中有直观的反映。

  大调查数据显示,超过55%的受访者预期2017年收入会提高,与过去10年的数据对比,处于中高位置。值得注意的是,从2014年起收入高增长预期的受访者比例连续递增,预期2017年家庭收入增长将超过20%的受访者比例为13.52%,达到近五年来最高点,预期收入将持平的受访者比例也在上升。

  从省份看,收入信心排名前十的是青海(67.77%)、西藏(64.89%)、海南(64.86%)、吉林(64.34%)、宁夏(64.00%)、安徽(62.79%)、山东(61.79%)、陕西(60.38%)、贵州(59.80%)和重庆(59.41%)。这十个省份大多属于我国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分布数量多的省份。由此可见,国家改善民生和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政策,正在逐步落实并产生实效,困难地区和困难群众的收入信心越来越足。

  谁的收入信心最爆棚呢?大调查数据显示,90后年轻人和60岁以上老人在预期收入增长超过20%中的占比最高,分别达到16.06%和13.37%;年收入1万元以下的低收入家庭,收入信心更足,预期增长超过20%的占比超过17%;有创业意愿的受访者,预期收入增长超过20%的占比则高达30.03%,大致3倍于没有创业意愿的人群占比(11.73%)。

  由此可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动能,让年轻人对未来充满信心;国家基本民生保障政策的推进,让低收入家庭对生活改善有了更多向往;离退休金、养老金收入持续上调,则让老年人晚年生活越来越少了后顾之忧。

  大调查还发现,自2013年以来,农村居民收入信心持续高于城市居民。本届大调查中,55.01%的农村受访者认为,2017年收入会提高,高于城镇受访者53.44%的比例。这证明,随着近年各项扶农惠农政策落实到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在持续缩小,农民增收信心更强。

首页
评论
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