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宝鸡信息 宝鸡资讯

网传“穿衣公式”不靠谱,试试有了...

(来源:网站编辑 2024-12-14 14:17)
文章正文

  “有一种寒冷,叫你妈觉得你冷。”每当气温骤降时,很多人都会犯难:会有多冷,要不要穿秋裤,衣服要穿多少合适?

  网上热传一则“穿衣公式”。该公式将衣物分成不同类别,各自量化成相应的温度数值,然后只要用人体感觉最舒适的26℃减去当日的气温,就能算出当天需要什么样的搭配。在这个“公式”里,比较厚的羽绒服相当于9℃,薄款羽绒服相当于6℃,厚羊毛衫是4℃,棉背心是4℃,抓绒衣服、薄外套是3℃,厚的棉毛衫是2℃,薄的棉毛衫是1℃。比如,当天气温22℃,22+1+3=26,那么穿一件薄的棉毛衫加一件薄外套即可。

  乍一看,这个“公式”十分简单,只要参照气温,做个简单的加减法运算就可以解决穿衣的难题。其实并不那么科学和客观。

  “即使是同样的气温,南方和北方给人的感觉完全不一样;就算同一个地方,同样的气温,是否有太阳、是否有风给人的感觉也不一样。”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高级工程师王静说,“因此,更具指导意义的穿衣指数应该综合考虑气温、湿度、风速等气象要素。”

  日前,中国气象局正式发布气象行业标准《穿衣气象指数》,用于指导全国统一标准做好穿衣气象指数的预报服务工作。

  长期以来,由于与公众生活关系密切,穿衣气象指数成为被引用最广泛的气象指数产品。但由于缺乏统一的指数标准,公众接触到的穿衣气象指数往往面临标准不统一、分级不一致、服务提示内容混乱的情况。在标准撰写前期的调研过程中,王静发现每个地区的标准差异很大。有的地方分12个等级,1级最冷,12级最热;有的地方分5个等级,1级最热,5级最冷。“公众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看到这样的穿衣气象指数会很混乱,也没有实际的指导价值。”

  随着公众对气象指数产品需求度的增加、认知度的提高,以及气象信息发布平台的拓展,穿衣气象指数对外提供的服务等级和内容缺乏统一标准的现状给公众在应用端造成极大的困惑。通过向各级气象部门和相关专家的多次意见征询,在协调各方需求的基础上,标准编制组最终将穿衣气象指数定为1至7,按从冷到暖的顺序依次递增。

  “此次发布的穿衣气象指数把服装厚度作为重要划分指标,主要考虑了气温、湿度和风速等气象要素对人体所需保暖程度的综合影响。”王静说,编制组查阅了大量文献,结合此前的研究结论、中国天气网超过7年的业务服务经验和各地已开展的相关工作经验,计算出了服装厚薄度与气温、湿度和风速等的相关性。公众可根据不同等级的穿衣气象指数所对应的衣服种类,增添衣物。

  为检验穿衣气象指数在自然气候环境中的合理性,编制组利用2013年至2014年全国2400个县级城市的逐日天气预报数据,对本标准设计的指数算法进行验算,认为穿衣气象指数和气温有较好的匹配度,也同公众常规的穿衣习惯较为一致。这证明穿衣气象指数算法的设计在全国大部分地区都具有较高的合理性。

  当然,每个地区的气候条件不尽相同,穿衣气象指数在地方发挥指导作用还需要各地气象部门根据当地的客观条件进行本地化应用。

首页
评论
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