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宝鸡信息 宝鸡资讯

吉安市“两山”转化突破攻坚战实施方案

(来源:网站编辑 2023-11-24 08:07)
文章正文

为贯彻落实《中共吉安市委、吉安市人民政府关于锚定“三区”战略打好“十大攻坚战”联动建设江西南部重要增长极的实施意见》(吉发〔2023〕4号)精神,积极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加快将吉安良好的生态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发展优势,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聚焦“走在前、勇争先、善作为”目标要求,认真落实省委十五届四次全会和市委五届五次全会部署,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完善GEP(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成果应用体系,夯实绿色金融、绿色产业两项支撑,打通“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双向转化通道,聚焦“减污、降碳、扩绿”三个重点领域,着力建设“两山”转化示范城市,努力在打造国家生态文明建设高地上奋勇争先。

二、总体目标

充分发挥全市绿色生态最大财富、最大优势、最大品牌价值,加快完善“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多元化实现路径和政策制度体系,主攻4大重点行动,创新10项重大工程,实施60个重点项目,推动全市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工作迈上新台阶。

到2026年,我市GEP保持全省第一方阵,市、县“两山”运营公司年总营业收入力争突破30亿元,绿色金融贷款余额突破650亿元,年均增长20%以上;“一县一品”生态产业体系基本构建,培育一批特色生态产业集群,形成5项以上在全国、全省可复制可推广的“两山”转化示范经验;新增2个以上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新增2个以上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并力争实现县(市、区)全覆盖,新增1个以上省级“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成功打造GEP核算成果应用实践区、生态产品交易改革创新区、绿色金融服务“两山”转化样板区、生态特色产业培育示范区。

到2030年,建立较为系统完善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双向转化通道有效打通,建成“两山”转化示范城市,成功打造革命老区践行“两山”理念新高地。

三、重点任务

(一)实施GEP核算成果应用行动

建立健全GEP核算机制,加快GEP核算成果应用试点路径探索,推进核算成果进规划、进考核、进决策、进载体、进市场,推动各地牢固树立绿色发展导向,进一步夯实“两山”转化基础。

1.加快GEP核算制度体系建设。依托全市数字化核算平台,建立GEP统计报表制度,规范生态产品价值量核算方法,明确GEP核算范围,围绕物质产品、调节服务、文化服务等重点领域,建立水源涵养、气候调节、土壤保持、旅游康养等15项细分核算指标体系,组织各地各有关单位扎实开展GEP核算工作,精准掌握全市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生态环境质量动态变化。〔牵头单位:市发改委、市统计局;责任单位:市自然资源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农业农村局、市林业局、市水利局、市工信局、市文广新旅局、市气象局、市供电公司、国家统计局吉安调查队,各项重点任务责任单位均含井冈山经开区、各县(市、区)、庐陵新区,以下不再列出〕

2.发挥GEP核算结果导向作用。将GEP核算工作纳入全市综合考核及“十大攻坚战”考核体系,结合各地资源禀赋、发展基础,制定出台考核细则,将各地GEP核算价值增长率作为重要考核指标,发挥GEP与GDP双考核制度“指挥棒”作用。将GEP核算结果纳入到全市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审计评价指标体系,提升各级领导干部服务绿色发展的履职质效。(牵头单位:市委综合考核办、市发改委;责任单位:市审计局、市统计局)

3.强化GEP核算成果决策应用。建立GEP核算成果与生态保护治理联动机制,推动GEP核算成果应用于生态环境监测评价、项目规划选址、生态产品价值评估、市场融资、生态补偿等领域。探索建立森林、湿地、耕地等生态资源占补平衡机制、流域上下游横向生态保护补偿额度与GEP核算结果挂钩机制,积极开展湿地公园、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等生态补偿试点。严格落实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推进GEP核算评估结果在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中的应用,完善生态环境损害鉴定方法。(牵头单位:市自然资源局、市生态环境局、市林业局;责任单位:市财政局、市司法局、市政府金融办、人行吉安市分行、驻市各金融机构)

4.探索特定单元价值量精算。支持万安县、吉州区、安福县、永新县、峡江县等地探索开展VEP(特定地域单元生态产品价值)核算试点,全面梳理地域内生态产品数量、质量、分布等底数及各类地块属性。开展VEP评价及应用,统筹考虑基于VEP的经营开发成本及预期收益,探索以VEP作为生态资产项目价值融通应用,形成金融机构认可的融资评估模式,为生态产品实现经营开发、担保信贷、权益交易等提供支撑。(牵头单位:市发改委;责任单位:市自然资源局、市林业局、市农业农村局、市水利局、市统计局、市城投公司、市政府金融办、人行吉安市分行、驻市各金融机构、庐陵融资担保公司)

(二)实施“两山”转化平台建设行动

以国有“两山”转化平台建设为抓手,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打通“绿水青山”转化“金山银山”与“金山银山”反哺“绿水青山”双向通道。

1.打通“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通道。以生态资源确权、收储、评估、融资、交易为主线,组建市、县国有“两山”运营公司,推动优质自然资源集中化收储、精细化评估、规模化交易,加快形成生态产品溢价体系。

(1)加快自然资源确权登记。按照“市级统筹指导、县级主导推进、镇村主体落实”原则,对林业资源、林业碳汇、水资源、砂石、绿色能源、农村宅基地、矿产、文旅、地域品牌等重点生态资源开展摸底调查,统筹推进确权登记工作,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监管有效的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稳妥推进农村承包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依托国有“两山”公司,建设生态产品储蓄运营平台,通过权益人注册登记及资源信息填报,梳理各类生态产品种类分布、供给水平、质量等级、功能特点、权益归属、保护和开发利用情况等,为生态产品运营开发夯实基础。(牵头单位:市自然资源局、市林业局、市水利局;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农业农村局、市城投公司)

(2)推动生态产品价值评估。依据省生态资产价值评估管理办法等相关制度,构建第三方评估体系,组建具有生态资源资产评估咨询资质的评估机构和专家库,积极培育区域性生态产品价值第三方评估机构。推进重点生态资源价值评估工作,通过标准化操作、规范化核算,形成市场能认可、可接受的评估价格。(牵头单位:市自然资源局、市林业局、市水利局;责任单位:市文广新旅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国资委、市城投公司、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住建局)

(3)系统构建“两山”转化平台。全域组建国有“两山”运营公司,推动生态资源集中化收储、规模化整合、产业化开发,打通资源、资产、资本、资金的转化通道,盘活“沉睡”优质自然生态资源。2023年底前,完成市级“两山”公司组建工作,2024年6月底前县级国有“两山”公司实现全覆盖。支持井冈山市、安福县等地探索“村投”公司建设运营模式,推进吉州区、青原区碳资产运营平台建设。各县(市、区)以国有“两山”公司为主体,对重点生态资源进行集中收储。2024年6月底前,各县(市、区)建立重点生态资源收储清单,2024年底前各地“两山”公司加快收储一批优质自然资源,为推进生态产品市场化开发奠定坚实基础。(牵头单位:市发改委、市城投公司;责任单位:市自然资源局、市国资委、市住建局、市林业局、市农业农村局、市政府金融办、市水利局、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市大数据中心、庐陵融资担保公司、市绿庐陵公司)

(4)积极推进市场化交易。各地依托国有“两山”公司,建设生态产品市场化交易平台,引导和鼓励社会各界参与生态产品市场化交易。积极与国内先发地区及省公共资源交易集团等合作,拓宽生态产品市场化交易渠道。积极推动用能权、排污权、水权、碳排放权有偿使用与交易。探索推进“国有林场+公司”和“乡村集体+公司”林业碳汇合作开发模式,扎实推进吉水县、遂川县、泰和县等CCER林业碳汇开发试点。2024年底前,各地“两山”运营公司围绕收储的重点生态资源开展2项以上生态产品市场化交易和开发活动。(牵头单位:市林业局、市生态环境局;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城投公司、市水利局、市自然资源局、市住建局、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

2.打通“金山银山”反哺“绿水青山”通道。聚焦生态环境治理短板,协同推进“减污、降碳、扩绿”等重点工程,着力提升生态环境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推动“金山银山”反哺“绿水青山”。

(1)实施“减污”工程。推动生态环境治理,统筹实施新“八大标志性战役、30个专项行动”,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确保吉安生态环境质量持续保持全省前列。积极探索第三方环境污染治理模式,制定出台《吉安市工业固体废物管理条例》。探索生态环境导向开发模式(EOD)试点,加快推进万安县赣江流域生态环境治理及综合开发、安福县石溪片区流域综合治理与产业融合发展等项目建设,打造全省EOD模式建设示范样板。(牵头单位:市生态环境局;责任单位:市城管局、市发改委、市工信局、市水利局、市农业农村局、市人大法工委)

(2)实施“降碳”工程。扎实推进工业、能源、交通、城乡建设等重点领域碳达峰行动。大力发展氢能、热泵、光伏、水电、生物质能等清洁能源,推进氢能产业园和加氢站建设。加快永新、永丰、遂川等抽水蓄能电站建设。实施“源网荷储”“光伏+”项目微电网试点,强化储能项目建设规划布局。到2026年,全市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占总发电量比重达30%以上。完善能耗“双控”机制,优化用能预算管理,积极保障重大优质项目用能需求,推动“两高”企业技改升级,坚决遏制“两高一低”项目盲目发展。加快中科院南方丘陵碳汇监测平台等项目建设,探索建立生态系统碳汇监测体系,推动吉州区、吉安高新区省级碳达峰试点城市(园区)建设,积极开展低碳零碳负碳示范工程创建,力争到2025年底前获批4个以上省级低碳零碳负碳示范工程,积极争创国家级碳达峰试点城市。(牵头单位:市发改委;责任单位:市生态环境局、市工信局、市林业局、市交通运输局、市住建局、市农业农村局)

(3)实施“扩绿”工程。严格落实生态保护红线管理办法,强化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管控,推进赣江中游峡江库区生态保护与建设“多规合一”改革试点,推进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和分类管理。强化生态环境保护修复,积极推进井冈山国家公园创建工作,谋划推进赣江中游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生态修复、中央财政国土绿化等重大试点工程,加快玉峡湖、吉湖、万安湖国家湿地公园建设,到2026年完成湿地恢复和综合治理面积400公顷,新增小微湿地7处,全市完成0.95万亩各类废弃矿山治理。(牵头单位:市自然资源局、市林业局;责任单位:市生态环境局、市水利局、市财政局)

(三)实施绿色金融创新拓展行动

健全绿色金融开发推进机制,着力培育绿色金融组织,创新绿色金融产品,壮大绿色金融规模,加快构建绿色金融服务体系,实现生态产品可质押、可变现、可融资,为“两山”转化提供金融支持。

1.健全绿色金融开发机制。推进绿色金融与普惠金融融合发展,研究制定加快绿色金融创新发展实施方案。引导金融机构围绕产业绿色化转型、能源资源节约、“两山”转化等重点领域,加快业务“绿色转型”。鼓励金融机构开展绿色信贷流程再造,对绿色金融项目专列信贷额度。加强绿色项目储备,建立绿色项目、绿色企业、绿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名录库并动态管理,定期梳理绿色信贷产品、绿色保险产品信息清单。建立金融与绿色项目(企业)对接合作机制,完善绿色金融“政银保企”合作对接。(牵头单位:市政府金融办;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农业农村局、市工信局、市财政局、人行吉安市分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吉安监管分局、驻市各金融机构、庐陵融资担保公司)

2.发展绿色金融组织。引导银行机构设立绿色金融事业部、绿色支行等,为绿色信贷提供特色化、专业化的金融服务。鼓励保险机构在吉安设立绿色保险实验室等专营机构,提供特色保险服务。加强与专业绿色评估机构合作,鼓励第三方认证机构对企业发行的绿色债券开展评估。力争到2026年,全市新增各类绿色金融组织10个以上。(牵头单位:市政府金融办;责任单位:人行吉安市分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吉安监管分局、驻市各金融机构)

3.创新绿色金融产品。引导金融机构开展能效融资、碳排放权融资、排污权融资等信贷业务。推动“碳排放权质押”“碳减排挂钩”“绿色产业数字保”“农村两权抵押贷”“林权抵押贷”等绿色金融产品在吉安落地扩面。大力发展绿色保险,推动落实政策性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政策,引导保险机构创新符合吉安产业需求的产量保险、价格指数保险等保险品种。力争到2026年,全市创新推出20项绿色金融产品,推动实现生态产品可质押、可变现、可融资。(牵头单位:市政府金融办;责任单位: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吉安监管分局、人行吉安市分行、市生态环境局、市农业农村局、市林业局、市自然资源局、驻市各金融机构、庐陵融资担保公司)

4.壮大绿色金融规模。将绿色金融工作纳入金融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和县(市、区)高质量发展考核体系,积极运用再贷款、再贴现等货币政策工具促进绿色信贷。加大绿色企业上市挂牌培育力度,加快推进宇能制药等优质企业境内外上市挂牌,力争到2026年底前新增上市绿色企业3家以上,新增江西股交中心“专精特新”专板挂牌展示企业30家以上。推动法人银行机构发行绿色金融债券,支持政府平台公司发行绿色企业债券和绿色公司债券,推动绿色项目采取“债贷组合”增信方式,鼓励商业银行进行债券和贷款统筹管理。适当提高绿色信贷的风险容忍度,适度放宽市场准入,完善公共服务定价、差别化奖励补贴等措施,着力壮大绿色金融规模,全市绿色贷款余额年均增长20%以上。(牵头单位:市政府金融办;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工信局、人行吉安市分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吉安监管分局、市国资委、市城投公司、驻市各金融机构、庐陵融资担保公司)

(四)实施绿色产业培育行动

加快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推进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培育一批特色生态产业集群,推动生态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为“两山”转化提供产业支撑。

1.发展壮大生态农业。建立吉安市重点生态产品名录,构建“一县一品”生态产业体系,推进生态农产品“吃干榨尽”式全产业链发展,打造全国知名的绿色有机农产品供应基地,到2026年各县(市、区)成功培育主导生态产业2个以上,形成富硒产业、生态鱼、小龙虾、井冈蜜橘等一批特色生态产业集群,全市“1+6+3+N”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基本形成。探索推广“林下经济”,以油茶、茶叶、毛竹、中药材种植等为重点,通过“产业+生态”“企业+基地”等模式,推进井冈山全竹科技示范园、省林科院峡江科技示范园、万安县竹科技产业园等一批林业重点项目建设,推动传统林业产业转型发展。实施“井冈山”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提升行动,着力提升品牌附加值及品牌影响力,加快成立江西井冈山农产品供应链有限公司。推广“区块链+井冈蜜柚”生态产品质量追溯机制,常态化开展农产品标准执行监管和生产基地监测,打造全国知名的绿色有机农产品供应基地。到2026年,全市制定“井冈山”农产品团体标准100个以上,培育绿色有机地标名特优新农产品750个以上。(牵头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林业局;责任单位:市市场监管局、市自然资源局、井冈山农科园)

2.着力培育绿色生态工业。聚焦全市6条重点产业链、4个重点先进制造业集群,加快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提质增效,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构建首位引领、多极支撑、富有特色的绿色工业发展格局。聚焦数字经济“一号发展工程”,加快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发展,推进5G、区块链、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打造一批数字化车间、智能化工厂,引导企业“上云用数赋智”,每年新增企业上云数3000家。充分发挥“老树发新枝”政策利导,推动有色金属、化工、建材、食品等重点传统产业,推进智能化、清洁化、绿色化改造,每年实施工业技改项目不少于150个。以LED产业、高效节能机电产品、环保装备及资源综合利用类企业为重点,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到2026年,节能环保产业实现营收500亿元。加快完善绿色制造体系,按照“一园一主业一特色”模式,推动工业园区绿色发展行动,鼓励企业实施绿色制造技术创新及集成示范应用,到2026年,全市省级以上绿色园区、绿色工厂、节水型企业分别达10个、50个和80个以上。(牵头单位:市工信局;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科技局、市水利局、市住建局)

3.大力发展生态文旅产业。实施景区市场化运营提升行动,引入有情怀、有实力、有业绩的市场主体,推动国有景区实施“混改”和利益“捆绑”,实现市场化运营主体全覆盖。实施生态文旅产品品质提升工程,提质升级“生态旅游+”融合业态,推动钓源·十里芳菲、后河景区、吉州窑、青原山、蜀口生态岛、万安湖、汤湖温泉、玉笥养生谷等生态旅游产品打造,推动羊狮慕旅游度假区争创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峡江水利枢纽争创国家级工业旅游示范基地,青原区白云湖匠心谷、万安县红豆杉养生谷、遂川县汤湖温泉、安福县起凤山景区等创建国家4A级景区。到2026年,全市新增国家4A级以上景区10家,争创一批“风景独好”旅游名县、名景区、名镇、名村。加快引进一批旅游康养和农旅融合发展重大项目,培育与丰富非遗体验,康养休闲等消费场景,着力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康养基地。(牵头单位:市文广新旅局;责任单位:市卫健委、市民政局、市林业局、市水利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国资委、市市场监管局、市城投公司)

4.加快发展循环经济产业。深入推进国家“无废城市”、国家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建设重点城市、国家大宗固废资源综合利用基地等国家试点,实施一批废旧物资循环利用重点项目,加快市中心城区废旧物资与垃圾分类“两网融合”试点,探索形成循环经济发展“吉安模式”。推进绿色建筑业发展,加快培育新型绿色建材等新兴成长产业,促进建材产业向环保型、节能型方向转型,实现产业链向高端延伸。(牵头单位:市发改委;责任单位:市生态环境局、市工信局、市城管局、市商务局、市住建局、市供销联社)

四、保障措施

1.强化组织领导。成立市“两山”转化突破攻坚战指挥部,由市领导分别担任指挥长、常务副指挥长、副指挥长,指挥部办公室设在市发改委,抽调相关市直部门同志组成工作专班,制定攻坚战实施方案和年度工作计划。各县(市、区)参照市里做法组建相应组织机构,制定出台实施方案和年度工作计划,健全工作机制。(牵头单位:指挥部办公室;责任单位:指挥部成员单位)

2.强化调度推进。指挥长或常务副指挥长每月召开调度会,协调解决重要文件制定、重大创新工程推进、重点项目实施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专班定期召开工作例会,联合推进工作。各县(市、区)参照建立调度推进机制,确保各项重点举措落地落实。(牵头单位:指挥部办公室;责任单位:指挥部成员单位)

3.强化要素支撑。各地各相关单位坚持政策优先倾斜、项目优先安排、资金优先支持、力量优先保障,聚焦“两山”重点攻坚行动、重大创新工程、重点项目建设、重大产业培育,积极调配资源、主动作为、优化服务,着力强化各类要素保障,为攻坚战实施奠定坚实基础。(牵头单位:指挥部办公室;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自然资源局、市生态环境局、市财政局、市工信局、市农业农村局、市林业局、市文广新旅局)

4.强化品牌创建。加快绿色生态品牌创建,聚焦生态文明领域,争创一批国家、省级示范试点,努力探索一批实践典型经验,提升吉安“两山”品牌影响力。组建吉安市“两山”转化智库和井冈山“两山”学院,培养一批“两山”创新型复合人才,提升智力支撑水平。积极承办国家、省“生态日”和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论坛、节能宣传周等会议活动,举办“两山”论坛等研讨活动,加大工作宣传力度,努力在打造国家生态文明建设高地上发出更多“吉安声音”,贡献更多“吉安经验”。(牵头单位:指挥部办公室;责任单位:指挥部成员单位、市委宣传部)

首页
评论
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