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宝鸡信息 宝鸡资讯

中安观察|一组关键词 看安徽16市发展新动向

(来源:网站编辑 2024-02-10 07:08)
文章正文

  中安在线、中安新闻客户端讯 1月中旬至2月上旬,安徽16市陆续进入“两会时间”。作为各地发展的成绩单和计划书,政府工作报告向来被视为展望一地全年经济发展与政策走向的风向标。

  翻阅安徽16市的政府工作报告,亮点频出、鼓舞人心。过去一年,安徽各地发展有哪些闪光点,新的一年又有哪些发力点?政府工作报告释放了哪些重要信号和机遇?让我们通过一组关键词来看安徽各地的发展新动向。

  合肥:科技创新

  1月16日,合肥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开幕。根据2024年合肥市政府工作报告,2023年,合肥聚焦科技引领,创新动能持续增强。6大研究院建成运营,4个全国重点实验室获批组建,“九章三号”“墨子巡天”入选年度全国重大科技成就。新入库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超3000项,新增在肥就业参保大学生突破35万人。《自然》杂志发布的全球“科研城市”,合肥居第13位。

  2024年,合肥市将牢记“国之大者”,保障“国之重器”,服务“国之栋梁”,计划争创国家科技创新中心、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培育新型研发机构10家以上;力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突破万户;新认定高层次人才5000人左右,培育高技能人才4万人以上。

  淮北:新型工业化

  1月17日,淮北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开幕。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淮北市明确深入实施工业强市战略,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坚定不移推进新型工业化,沿着高质量转型发展之路阔步前行。

  2023年,淮北市全力拼经济、稳增长,预计生产总值增长6%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6%。2024年,淮北市将以工业经济振兴为主抓手,促进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其中,该市将聚焦煤矿、非煤矿山、机械制造等重点行业,实施产业转型升级和技术改造项目150个。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巩固陶铝新材料优势地位,推动先进高分子材料向电池材料、关键医药中间体、电子化学品方向拓展。

  亳州:“334”工程

  1月16日,亳州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开幕。亳州市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23年,亳州市制定出台“六一战略”三年实施规划、“两个加快”三年行动计划,聚力打造“4+6”产业集群,预计地区生产总值2220亿元、增长7%。

  2024年,亳州将继续锚定“六一战略”目标定位,重点实施“334”工程:加快“三化进程”、抓好“三大行动”、提升“四项指数”,即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新型城镇化进程、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突出抓好重大项目攻坚行动、科创驱动发展行动、改革开放深化行动;全力提升文化创新指数、绿色发展指数、人民幸福指数、社会安全指数,推动各项工作皖北走前列、全省靠前站、全国有位置。

  宿州:北桥头堡

  1月13日,宿州市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开幕。该市政府工作报告用十个“千方百计”总结了宿州市2023年拼经济、促增长、惠民生、保稳定所做出的努力,预计全市地区生产总值2300亿元,增长6%。

  2024年,宿州市将锚定“苏鲁豫省际毗邻区域新兴中心城市”战略定位,聚焦“追赶苏北、领先皖北”总体目标,冲刺全国百强市,全面建设现代化新宿州。深度融圈进群,筑稳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北桥头堡”。高效率建设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高水平打造长三角绿色农产品(宿州)基地。加速建设杭州宿州产业园区,推动各县区、园区与杭州市结对城区共建省际产业合作园区。推动宿徐高速、徐砀商高速、徐淮阜高速、宿遂高速绕城段等加快建设。

  蚌埠:产业立市

  1月16日,蚌埠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召开。蚌埠市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23年,蚌埠着力建设制造强市,产业发展提质增效。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获国务院督查激励。新能源、新型显示、智能传感、生物化工、汽车零部件五大产业集群产值占规上工业比重53.5%。

  2024年,蚌埠市将锚定“制造强市、产业立市”第一战略,强化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支撑,做大产业集群。以“两谷两园”为依托,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五大产业集群总产值突破1100亿元,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超65%。争创老工业城市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做好开发区总体发展规划和新一轮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衔接,高标准建设“一枢纽一基地”。

  淮南:七个强市

  1月16日,淮南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开幕。淮南市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23年,淮南市奋力推动经济企稳回升,深入实施五大攻坚行动,办成了一批事关发展的大事要事,解决了一批群众关心的急事难事。

  2024年,淮南将紧扣“七个强市”奋斗目标,积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持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较快增长,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淮南篇章。报告提出淮南今年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以上,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7.5%、8%。

  滁州:“一二三”城

  1月11日,滁州市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开幕。滁州市政府工作报告显示,2023年,滁州市“赛马”评议全省领跑,全市经济运行连续7个季度、高水平创新型省份建设连续2个季度全省第一,营商环境连续6个季度全省前三,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首评夺魁。预计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800亿元,增长7%。

  2024年,滁州将继续重点发力,丰富打法,主攻“新三样”,拼抢新赛道,加快打造全省“一二三”城,即全省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产业第一城、动力电池产业第二城、新能源汽车产业第三城,奋力在全省争先进、在长三角创一流,以滁州的“稳”和“进”为全省大局多作贡献。

  六安:先进制造

  1月16日,六安市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开幕。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六安市明确要抢抓《新时代大别山革命老区协同推进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机遇,打造大别山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奋力走出新时代六安高质量发展新路。

  2023年,六安经济社会发展保持了向上向前的良好态势。该市着力加快产业发展,坚定地推进工业强市,预计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6%。2024年,该市将全力推进产业强市,锚定先进制造业发展方向,在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电子信息、铁基和钼基金属材料、绿色食品等领域,系统推进企业—产业—产业链—产业集群建设,继续实施“积树成林”工程,让老区走在产业发展最前沿。

  马鞍山:数字赋能

  1月13日,马鞍山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召开。根据政府工作报告,2023年,马鞍山市锚定打造安徽的“杭嘉湖”、长三角的“白菜心”新发展定位,迎难而进、真抓实干,进入全国先进制造业城市60强。获评省级大数据企业22家,新增省级以上重点工业互联网平台2个,马钢获评国家“数字领航”企业。

  2024年,马鞍山将把数字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作为牵引性抓手,持续推进制造业倍增,深入开展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等“六大行动”,分行业、分领域推进企业“智改数转网联”。打造省级数字化转型典型示范项目6个,培育省级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15个,新增工业互联网平台5个。支持马鞍山软件园加快发展,力争营收突破200亿元。

  芜湖:首位产业

  1月10日,芜湖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召开。会上,芜湖市政府工作报告对“首位产业”着墨颇多。2023年,芜湖把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作为首位产业顶格推进,集聚“整车—零部件—后市场”规模以上企业814家、整车企业10家,汽车产业营收突破3000亿元,奇瑞销量突破188万辆、出口93万辆。

  2024年,芜湖将推进首位产业迈向世界级。计划以“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为目标,加快强主体、延链条、建生态,巩固提升首位产业优势地位。发挥整车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加快新能源汽车升级换代,支持奇瑞在中亚等海外地区布局,开工建设三山经开区智能网联汽车零部件产业园和北湾智能网联汽车零部件产业园。

  宣城:融长入圈

  1月10日,宣城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开幕。宣城市政府工作报告显示,2023年,宣城纵深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积厚成势。宣城全域纳入上海大都市圈规划范围。沪苏浙在宣投资新建亿元以上项目320个,在建亿元以上项目实际到位资金880亿元、位居全省前三。

  2024年,宣城将锚定“追赶江浙、争先江淮”,加快打造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先行示范区。主动融入上海大都市圈,抢抓沪苏湖高铁开通、宣城进入上海“1小时轨道通勤圈”的机遇,充分承接上海科技成果转化和功能疏解。深化共建南京都市圈,加强与杭州都市圈城市联动发展。积极融入合肥都市圈产业链创新链,加强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等领域合作。

  铜陵:向“新”而行

  1月17日,铜陵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开幕。根据政府工作报告,2023年,铜陵全力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在全省发展中的位次显著提升。战新产业集群发展等13项工作获国务院、省政府真抓实干督查激励,创历史新高。资源枯竭城市转型绩效评价全国第二,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建设连续3年获评优秀、全国唯一。

  2024年,铜陵市将抢抓“新三样”发展风口期,优选动力电池及关键材料赛道,提速推进得壹锂离子动力电池二期等57个项目建设;推动新能源汽车电池产能达5GW,形成车用锂电铜箔、电池铝箔14万吨生产能力,加快打造全省动力电池材料产业发展高地和动力电池供应基地。拥抱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产业新蓝海。

  池州:绿色发展

  1月17日,池州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开幕。会上,该市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23年,池州市保持了“增速居前列、人均争上游”的良好态势,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示范区建设纵深推进。前三季度地区生产总值增速居全省第1位。创成中国气候宜居城市。湖长制获国务院督查激励。

  2024年,池州将加快建设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示范区。着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13%以上。打造环九华山、主城区、沿秋浦河、环升金湖4大板块,实施20个重点文旅项目。打造山水秀美生态强市,实施美丽长江(池州)经济带新一轮提升工程,营造林36万亩。争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市。

  阜阳:区域性农业强市

  2月2日,阜阳市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召开。会上,该市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23年,阜阳围绕“三地一区”战略定位、“十个区域性强市”奋斗目标,研究制定一揽子政策措施,构建了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四梁八柱”。粮食生产实现“二十连丰”,总产、小麦最高单产均居全省首位。

  2024年,阜阳市将坚持优先发展,着力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以走好“六个之路”、实施“五大振兴”为统揽,坚持不懈抓好“三农”工作,加快建设区域性农业强市。坚决扛稳粮食安全政治责任,大力实施绿色食品产业“双千亿”计划、“秸秆变肉”暨肉牛振兴计划,大力实施“千村引领、万村升级”工程,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持续深化农村改革。

  安庆:新质生产力

  2月3日,安庆市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开幕。会上,该市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23年,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勉励潜山野寨中学新考取军校的20名同学,安庆连续三年入选中国先进制造业百强城市,成功上榜中国外贸百强城市,令人振奋、令人欣喜、令人鼓舞。

  2024年,安庆市锚定“进百强、上台阶”目标和“主要经济指标动态增速进入全省第一方阵、力争前三”要求,将全力以赴强产业集群、抓有效投资、兴现代物流、扬长江文化。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围绕生命健康、生物科技、新型储能、商业航天等重点产业,大力引进亿元以上产业链尖端项目10个以上。稳步拓展数字经济,推动安庆软件园建设数字产业集聚区,推进黄梅戏元宇宙项目建设。

  黄山:“大黄山”建设

  2月3日,黄山市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开幕。会上,该市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23年,黄山掀开了文旅融合发展的“黄山新篇”,文旅产业出新出彩。全市游客接待量8327万人次、旅游总收入743亿元,增速均高于全省近10个百分点。文化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连续3年居全省首位。

  2024年,黄山市将抢抓建设大黄山世界级休闲度假康养旅游目的地这一最大机遇、最大动能、最大红利,打造大黄山建设核心高地。建设一批演艺小剧场、非遗集市,培育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音乐节、嘉年华等文娱品牌,实现山水实景、剧场式、沉浸式、数字化等国际主流演艺业态全覆盖。培育时装秀、工业设计、软件信息、动漫游戏、电子竞技等新业态。坚持乡村振兴与大黄山建设有机结合、深度融合,推动“五微”走向“五创”实现“五美”。(记者 谢芸 海报设计 杨曦)

首页
评论
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