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宝鸡信息 宝鸡资讯

宝鸡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乡村振兴 宝鸡:旅游引领描绘乡村振兴美丽画卷

(来源:网站编辑 2023-11-25 09:34)
文章正文

索引号: 010805451/2021-01517   发布机构: 宝鸡市扶贫开发办公室  
生成日期: 2021-12-23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有 效 性:有效  
宝鸡:旅游引领描绘乡村振兴美丽画卷

发布时间: 2021-12-23 10:45:30 浏览次数:次

分享:

来源:宝鸡市扶贫开发办公室

“诗与远方”,其实并不遥远。山乡村庄中,有我们熟悉而难忘的乡愁;远山绿水里,有忘我耕耘的父辈和希望的种子。给美丽乡村植入文化基因,那份美好会令人魂牵梦绕!
  近年来,我市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要抓住乡村旅游兴起的时机,把资源变资产,实践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指示精神,聚焦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因地制宜、挖掘底蕴、整合资源、打造特色”的发展思路,精心筹划,科学布局,扎实推进,培育了一批生态美、生产美、生活美的旅游目的地,打造了一批有特色、有内涵、有品位的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吸引了更多游客选择宝鸡、体验宝鸡、爱上宝鸡。
  做好顶层设计谋篇布局强引领
  “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用青山绿水、景美人和讲好美丽乡村故事,吸引远近游客,带动乡村振兴,在希望的田野上绘就幸福美好的锦绣画卷,这是我市近年来有关文化旅游蓬勃发展的理念之一。
  高位布局。发展乡村旅游,是促进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和建设区域文化中心、旅游休闲度假中心、第二批国家消费试点城市的重要内容,我市在谋划编制《“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全域旅游发展规划》时,坚持围绕自然风光、特色民俗、红色记忆等乡村旅游资源禀赋,坚持将乡村旅游发展作为乡村振兴的“重头戏”谋篇布局,让游客感悟到乡音、记得住乡愁。
  生态优先。严格按照《秦岭生态保护条例》相关规定,按照“科学规划、合理设计、总体布局”要求,指导乡村景区景点做好规划和开发利用,明确最大承载量,严禁在核心保护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地质灾害隐患点范围内发展乡村旅游、开办农家乐和民宿,初步形成了与我市生态环境相协调的乡村旅游发展格局。
  政策引领。编制了《宝鸡市乡村旅游发展规划》,印发了《加快乡村旅游发展的实施办法》,制定了《宝鸡市乡村旅游助力乡村振兴行动方案(2021-2023)》,出台了《宝鸡市秦岭生态保护区农家乐管理办法》,多措并举、多规合力,为推动全市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强化了政策保障。
  突出文化铸魂乡村振兴增内力
  和煦的阳光、清新的空气、怡人的美景、便利的交通……我市各县区的乡村旅游资源都非常丰富,相比较而言,哪里的文化味儿越浓,哪里就越能吸引八方游客。
  持续推进文化铸魂工程,充分发挥文化在美丽乡村、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乡村振兴发展的内在动力持续增强。
  宣传强心。利用农村文化墙、文化广场、农村应急广播等宣传阵地,广泛宣传国家乡村振兴相关政策。发挥市电台、电视台主流媒体优势,开设《乡村行》《乡村振兴在路上》等多个专题专栏,采编播发乡村振兴稿件600余篇,制作专题节目30余期,嘉宾访谈20余期,录制、编播公益片花累计6000余次,乡村振兴社会氛围更加浓厚。
  服务暖心。先后完成116个镇(街道)综合性文化站、1323个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改造任务,为全市148个移民搬迁点配齐文化器材,建设农村文化广场1000余个,文化服务均等化的触角不断延伸,成为农村群众文化生活的“幸福支点”。
  活动润心。加强农村题材精品创作,《梁生宝买种记》等精品剧目受到文旅部和省政府表彰。开展戏曲进乡村文化惠民常态化演出活动近1000场次,培育发展基层群众性文艺队伍1200余支,开展线上线下群众性文化活动1230余场,惠及群众1250余万人次,农民群众振兴乡村信心更加坚定。
  开展项目建设产业强基添后劲
  山水田园、农耕劳作、居民餐饮、民俗风情、四季花海都可以打造成极具吸引力的乡村文化旅游产品。近年来,我市坚持“规划、建设、融资、运营”一体推进,始终把乡村旅游项目建设作为第一抓手,持续增强乡村旅游发展动能,全市乡村旅游呈现出规模壮大、产品多元、品牌响亮、蓬勃发展的良好局面。
  抓项目强基础。在建成运营西府老街、水城·三国小镇、六营民俗村等36个乡村旅游项目的基础上,今年,全市又谋划实施了陇县田园综合体、石榴山乡村旅游综合开发、七星河素心塬等乡村旅游项目13个,带动周边群众致富增收,实现在家门口稳定就业。
  抓品牌强吸引。今年,陈仓区香泉镇孙家村长孙皇后故里景区被评定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成为全市首个以乡村旅游为核心吸引物的国家A级景区。金台区周家庄村成功创建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截至目前,全市共打造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4个、省级旅游特色名镇24个、乡村旅游示范村21个,推出乡村旅游精品线路10余条,吸引了山西、河南、四川等周边省市游客来宝体验。
  抓培训强服务。今年,围绕实现乡村振兴,全市累计举办乡村旅游人才、农村文化产业人才、非遗传承等公益技能培训2000余场,培训村民近10000人,打造玉池公社、太白县王家堎镇等旅居营地近20家,治理规范农家乐600余户,聚“旺”了乡村人气、带“活”了乡村经济。
  强化宣传推介乡村旅游热市场
  乡村振兴不是千篇一律的统一规范,而是要走因地制宜、因村施策的个性化、特色化发展路子。我市围绕让乡村旅游“热”起来、民俗文化“火”起来,以节庆活动为载体,对乡村旅游产品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宣传推介,全力塑造宝鸡乡村旅游新形象。
  打造宣传矩阵。利用各类文化旅游博览会、推介会等时机,广泛发放《宝鸡旅游指南》《宝鸡自驾游手册》等宣传资料,对宝鸡乡村民俗体验游、乡村田园生态游、乡村西府美食游、乡村农业观光游等乡村旅游精品路线进行重点推介。联合新浪、腾讯、二三里等媒体,集中对西府老街、玉池公社、长孙皇后故里等乡村旅游景点进行重点宣传,关注量达1000余万人次,持续擦“亮”乡村旅游品牌。
  进行沉浸体验。开展“丰收喜悦·农事体验”系列农耕、采摘体验活动,让来自城市的“农业小能手”采摘大自然的馈赠,收获丰收的喜悦。组织“为家乡旅游代言”主题采访活动,让小记者们走进岐山北郭村、凤翔六营民俗村等乡村旅游景点感受乡间美景、体验风俗人情。举办“滑雪泡汤咥美食”太白山冬季旅游体验营活动,让30多位体验者赏冬季太白山美景、泡千年古汤峪温泉、享特色餐饮美食,持续做“热”乡村旅游市场。
  举办节庆活动。利用春节、端午、中秋等传统节庆时机,举办香包节、龙舟赛等传统文化活动近100场。结合季节变化,策划“多彩赏花季·浪漫游宝鸡”“踏春寻礼·相约岐山”“山水田园·生态陇县”等主题活动10余项。依托第十届文化旅游节,筹划槐花蜂蜜节、生态民俗节等文化旅游活动100余场,持续带“旺”乡村旅游人气。发挥“田园效应”旅游富农结硕果
  留住文脉,记住乡愁,激发文化自信,凝聚家园情怀,使我市的美丽乡村越来越有魅力。
  近年来,我市始终把乡村旅游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当作农民致富的重要引擎,坚持旅游为民,发挥旅游带动作用,乡村旅游促进乡村振兴取得了显著成效,交出了合格答卷。
  我市旅游扶贫“三力四转”和“旅游+扶贫”模式备受关注,国务院扶贫办《扶贫信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旅游报、陕西电视台等中、省媒体持续对宝鸡旅游扶贫经验进行深度报道,在全国引起极大反响;“传承人+非遗工坊+农户”的非遗产业合作模式,惠及农户万余家,“西秦刺绣助力精准脱贫行动”获评“全国非遗扶贫品牌行动”。
  春华秋实,不负耕耘。随着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乡村旅游促进乡村振兴成效逐渐显现:太白县咀头镇七里川村建成鲁冰花客栈、鲁冰花海产业园,种植花卉300多亩,实现年旅游综合收入300万元;千阳县张家塬镇双庙塬村围绕“花海围园、果蔬飘香、多彩双庙”建设目标,打造苹果主题公园、百亩月季公园等特色项目,已成为“花海田园摄影地”;渭滨区形成了石鼓现代农业园、神农农耕体验区、高家特色产业带、晁峪田园综合体四大产业板块,培育出蒲公英、红玫瑰、大樱桃等五大乡村振兴特色产业,精心打造出“秦岭渭水生态游”“丝路寻根人文游”“红色记忆工业游”等六条旅游线路,初步呈现出“田园变公园、产品变商品、农家变商家”的喜人景象。
  不负韶华争朝夕,奋楫扬帆正当时。全市文化旅游系统将持续聚焦乡村振兴战略,坚持用文化铸魂“富脑袋”,用乡村旅游“富口袋”,努力为全市乡村振兴作出更大的文旅贡献!

首页
评论
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