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宝鸡信息 宝鸡资讯

阳早、寒春:俯首甘为孺子牛的革命伉俪

(来源:网站编辑 2024-03-13 21:12)
文章正文

在20世纪中国历史中有一批支持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国际友人,他们撰写了大量的新闻报道,对外传播20世纪中国社会的巨变,有一些留在中国,参与到教育、医疗、外交等事务中,成为中国人民的老朋友。本书用非虚构写作的方式讲述这些国际友人的中国故事,借他们的目光来重返20世纪的历史现场。国际友人的个体生命经验与20世纪全球进步运动的思想与行动网络交织,与中国的革命与社会建设相互作用,呈现出一个复杂、动态的全球20世纪时代景观,也为反思当下的国际关系和全球秩序提供了独特的视野。

北京市昌平区的沙河大学城里,有一块面积不小的农田,在钢筋水泥的现代化景观中间,那一抹绿色显得格外突出。这块农田名叫“小王庄农场”,也称北京农机试验站,隶属于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简称“农机院”)。它能在城市扩建中保留下来,要从在这里工作过二十余年的一对美国夫妇说起,他们就是两位著名的国际友人:阳早(Erwin Engst,1918—2003)和寒春(Joan Hinton,1921—2010)。

1992年,北京农机试验站(当时名为“沙河农机试验站”)附近王庄村的一些麦地被围起来,准备用于开发,遭到了阳早和寒春的强烈反对。经过商议,上级领导决定尊重他们二人的意见,并对农机院相关负责人约法三章:“第一,试验站的农田未经批准,不许改变用途;第二,以后试验站对外合作大项目,要和阳早、寒春商量;第三,试验站这块地要保住。”

阳早和寒春的态度之所以有如此分量,是因为这个试验站的重点成果—中试奶牛场,是由他们呕心沥血、精心打造的。这也是我国第一个自主设计并建设的机械化养牛场,对于推进农业机械化改革、改良奶牛牛群有重要意义。

对于这对美国夫妇来说,中试奶牛场只是他们丰富的人生经历中的一段。自20世纪40年代末第一次踏上这个东方国度以来,从延安到瓦窑堡,从内蒙古大草原到陕西农村、再到北京城郊,他们怀着对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的赤子之心,全身心投入中国革命,在踏实、朴素的工作和日常生活中,始终坚定地走在为解放全人类而奋斗的长征路上。

一、阳早:追求平等的农场主

阳早于1918年出生在美国的一个农场,从记事起就打着灯笼在牛棚里边帮着大人挤奶。阳早的父亲是被农场主收养的孤儿,年轻时当过煤矿矿工,参与过工会,接受了社会主义的思想。但阳早的父亲在他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母亲爱德娜独自一人抚养十个孩子,又恰逢大萧条时期,家庭经济十分困难。阳早靠勤工俭学读到大学,最初在伊利诺伊大学学习医学,后来发现自己还是更适合做农民,于是转入康奈尔农学院,并与寒春的哥哥韩丁成为室友。20世纪30年代,欧美国家深陷经济危机的泥潭,而苏联却是高歌猛进、蓬勃发展,这种鲜明的反差对美国民众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阳早的家中,既有左派,也有右派,还有中间派,兄弟姐妹们经常就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展开激烈讨论,争执不休。阳早站在左派一边,他从15岁开始就阅读了有关俄国革命的书籍,对书中描述的苏联社会中“不允许高层干部获得高薪和特权”的内容很感兴趣。

在大学期间,阳早结识了他在政治上的启蒙者、韩丁的姐姐韩珍(Jean Hinton)。当时,韩珍受到身边左派人士的影响,对美国和世界的政治问题很感兴趣,并热衷于宣传进步思想。她常常来找弟弟韩丁,给他和阳早带来华盛顿的最新消息以及一些进步书籍,其中就有埃德加 · 斯诺的《红星照耀中国》,这本书让阳早对中国共产党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韩珍还将一些活跃的美国左派人士介绍给阳早,在他们的影响下,阳早产生了参加更大范围社会斗争的想法。

1946年,适逢联合国救济总署招募一批畜牧专家前往中国,可以提供路费和工资,阳早借这个机会踏上了中国的土地。他亲眼看到了当时贫困、落后、饱受战乱与疾病侵蚀的旧中国。来到中国不久,阳早就离开了联合国救济总署,从北平飞到延安,那是内战爆发前飞往延安的最后几趟航班。一到延安,阳早就感受到了解放区和国统区的巨大差别。这里虽然贫困,但没有乞讨、皮条客,也没有坐在豪华汽车里招摇过市的腐败官员。虽然物质条件艰苦、生活水平很低,但是人们拥有积极、自信、乐观的精神面貌。阳早很快就被这种平等且充满热情的革命氛围所感染。几天之后,时任中央外事组副组长的杨尚昆来看望阳早,随后安排他去延安郊区的光华农场。在这里阳早获得了自己的中文名字,这是农场的一些友人为他提的建议,为了纪念不久前被国民党杀害的著名记者、中共党员羊枣。

不久,传来了胡宗南的部队要进攻延安的消息,党中央准备撤离、转战陕北。毛泽东、朱德和周恩来在撤退前接见了当时在延安的几位外国友人,包括美国记者安娜 · 路易 · 斯特朗、学者李敦白、马海德大夫以及阳早。当时,他们四人均要求与所在组织一起撤离,经过考虑,最后中央通过了三人的请求,让斯特朗回到国统区,希望她利用记者身份将解放区的真实消息带到世界各地。就这样,阳早回到光华农场,准备和同事们以及农场的一群荷兰奶牛从延安转移到内蒙古和陕北交界地区。

幼时的阳早

阳早(右)和寒春在延安

这次转移行动非常危险,稍有不慎可能就会牺牲。那段时间,阳早一行人在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中艰难跋涉。他们每到一处,就派人与当地的党组织联系,获取国民党的信息并制定下一步行动这次转移行动非常危险,稍有不慎可能就会牺牲。那段时间,阳早一行人在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中艰难跋涉。他们每到一处,就派人与当地的党组织联系,获取国民党的信息并制定下一步行动计划。为了避开飞机大炮、电台测位仪,他们白天躲在窑洞、山沟里,晚上才能出动。一次,刚刚经过疲惫的夜间行军之后,同志们正在村里扎营,准备休息一下。但侦察兵的警报紧跟着传来,全体人员必须立刻打包撤离。阳早和几位同志在撤离队伍后面负责赶驴,但是在过河的时候,一头驴被鞭子抽了一下,突然发了疯似的往上游跑,把背上驮着的补给包裹甩在河里。阳早见状立刻潜入水中,不顾安危地拼命捞取包裹。这一举动深深地打动了农场的其他同志,从此以后大家对阳早这个大个子外国人更加信任,关系也更加亲密了。在六个月里,阳早一行人居无定所、风餐露宿,还要随时与国民党军周旋。阳早由于食物缺乏而严重营养不良,但他还是顽强地跟着队伍一直走,直到突破了国民党的封锁线。这段经历让阳早亲身感受到共产党的军民一心、团结一致,亲眼看到陕北老百姓如何一心一意地跟着共产党走。他在日记中写道:“我有幸经历了西北解放战争,在六个月当中,亲见了什么叫人民战争、什么叫和人民打成一片……有了正确的领导,马克思主义者,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是无敌的,这是因为他们依靠群众。”①从此阳早对毛主席和中国共产党产生了由衷的敬佩之情,也正是这种情感促使他最终选择留在中国,为中国的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无私地奉献终生。

二、寒春:寻找方向的核物理学家

寒春(Joan Hinton)与阳早的成长经历有很大差别,她出身知识阶层,家族中不乏历史上的名人,包括布尔代数的提出者乔治 · 布尔和著名小说《牛虻》的作者艾捷尔 · 丽莲 · 伏尼契。寒春的父亲是一名律师,母亲从事教育工作。她的母亲深受杜威教育思想的影响,强调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发掘学生的好奇心和创造力。寒春在母亲的培养下形成了自信、乐观、独立的个性,而且勇于探索、勤于思考、善于动手。中国媒体往往形容寒春初来中国时有“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之感,其实并不恰当。寒春最喜欢的恰恰就是经历一件事情从无到有的全部过程,她对这种挑战带来的新鲜感和成就感充满了热情。寒春在美国时,经常连续几星期在森林公园野营,需要自己搭帐篷、寻找食物和水源。所以当她来到一无所有的新中国时,并没有受到艰苦条件的影响,反而找到了能激发自己兴趣与激情的事业。对于寒春来说,在中国从事农机具的工作和在美国研究核物理没有太大差别,两者都是要白手起家,在空白的领域创造新的东西。

1945年8月在广岛、长崎爆炸的两枚原子弹为二战画上了休止符,这场人类历史上最为惨烈的浩劫将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卷入其中,无数人的命运因它而发生难以预料的转变,寒春就是其中之一。而寒春与原子弹的密切关联以及最后出人意料的人生转折,让她的故事富于传奇色彩并且更加耐人寻味。1944年,在威斯康星州大学攻读物理学硕士学位的寒春入选曼哈顿计划,前往位于新墨西哥州的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寒春协助美籍物理学家、“原子能之父”恩利克 · 费米共同完成了原子铀的临界质量的测量工作,这是原子弹研制工作中一个关键性的实验。曼哈顿计划完成后,寒春接受费米的邀请进入芝加哥大学核物理研究所工作,她身边云集了诸如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欧文 · 张伯伦、“氢弹之父”爱德华 · 泰勒等核物理领域的重量级人物,同学中不乏杨振宁、李政道这些未来的学术明星。可以预见,如果寒春沿着这条路继续走下去,她的科研事业前途无量。

年轻时的寒春

但当核武器首次用于军事活动并造成了毁灭性的灾难时,寒春开始意识到在纯粹的科学研究之外,不可避免地要考虑“科学为谁服务”的问题。她积极加入科学家对军方的抗议之中,参与了旨在争取平民对原子能控制权的“洛斯阿拉莫斯科学家协会”,并跟随协会到华盛顿进行宣传、游说。但是这些社会活动收效甚微,而且寒春发觉核物理领域越来越封闭,她申请的奖学金以及实验所必需的某些试剂都来自军方的支持,自己所做的实验物理的成果,最终都不可避免地会被进一步改进成为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寒春献身纯核物理研究的理想就此破灭,她深受打击,同时也倍感迷茫,不知道自己在核物理研究之外还能做什么。此时,在中国革命中干得热火朝天的阳早频频来信,反复劝她来中国、来延安看看,信中描绘的另一个世界深深吸引了寒春。

在韩丁的帮助下,寒春向宋庆龄主管的中国福利基金会申请物理教师的职位。拿到录用函之后,她很快申请了护照准备远行。寒春将自己去中国的决定首先告诉了杨振宁,杨振宁这才明白为什么前一阵子寒春向他学习中文,她学会的第一句是“这是一支铅笔”。后来寒春曾给杨振宁寄过一张明信片,上面写着“我还记得你教我的第一句中文,现在我在教我的孩子们第一句英文”②。寒春也没有向核物理研究所的其他同事隐瞒去中国的决定,虽然费米等人都持不同意见,但从始至终没有任何人向政府透露一丝消息,因为他们都有着一致的想法:人们有权自由地追求理想,哪怕是与自己意见不合。寒春离开之前,同事们自发地为她组织了欢送会,费米还送给她一部照相机。此后40年里,寒春用这部相机拍下了数千张照片,留下了珍贵的影像资料。

1948年,寒春在旧金山搭乘“戈登将军”号客轮前往中国,经过18天的漂泊到达上海。那时,解放战争的局势已经日渐明朗,中国即将正式开启新的历史篇章,刚刚落脚中国的美国人寒春也从此开始了一条新的人生道路。

三、扎根中国的革命伉俪

一踏上中国的土地,寒春就迫切地想要到延安去。但是,内战时期国统区与解放区彼此隔绝,前往延安十分困难。寒春在中国的第一年是在漫长的等待和反复失败的尝试中度过的。

1949年初,北平城外围已经解放,国共双方就北平和平解放进行最后的协商。恰好此时一群燕京大学的学生要出城返回北平城外的校园,寒春就趁机混在燕大师生的队伍中走出了城门。这时,她才第一次进入解放区,也见到了解放军的风采,这令寒春格外激动。但是出城之后,寒春还是没机会前往延安。直到北平和平解放,她又跟着解放军进了北京城。这一出一进之间,老北平已经翻开了历史的新一页了。后来寒春曾回忆起当时的情景:“那天整个城市都沸腾了!城门敞开着,解放军正在进城,我便跟着队伍走。人们向队伍抛撒糖果,每个人都在鼓掌和欢呼,我被看作解放区来的一员而受到隆重的欢迎!”③

北平解放后不久,寒春被告知自己终于可以去延安了。她十分兴奋,以至于当即在床上翻了个跟头。很快,组织安排两名战士开着卡车护送寒春去延安,经过漫长、颠簸的旅途,她来到了心心念念、近乎神话般的延安。和阳早一样,寒春也被延安火热的革命氛围与人们团结乐观的精神面貌所震撼。她回忆说:“每个人都在为共同的目的而工作,我融入了一个非常宏大的事业之中,作为全世界普通大众中的一员,我像回到了家一样,那是一种享受,十分神奇。我自言自语道:‘老天,这就对了!’”④

阳早(左)与寒春(中)在延安

得知寒春来到延安的消息,当时在瓦窑堡铁厂工作的阳早立刻赶来与寒春相见。一别三年,重逢之后两人甚是激动。有些男孩子气的寒春一上来就照着阳早的胳膊来了一记重拳,而熟知她这般爽朗个性的阳早也当即笑着回了一拳。对革命的热情、对共产主义与社会主义理想的信仰让两个人的命运从此汇入了同一条河流,他们之间的感情也迅速开花结果。当时,整个边区政府都对他们二人寄予厚望,期待着这对进步的、要求革命的外国青年能够立即在延安窑洞结成伉俪,缔结百年之好。在众人的关注下,领导询问他们二人是否愿意马上结婚,阳早很痛快地答应了,寒春还稍有犹豫。但在浓厚的革命氛围中、在同志们的热切期待下,寒春不忍心让大家失望,也很快同意了。

如果没有中国革命,身为农场主的阳早和作为核物理学家的寒春或许不会结合在一起;如果不是对中国革命理想有着强烈的认同和坚定的信念,两人大概也很难携手共度后半生的风风雨雨。阳早与寒春夫妇的爱情不仅是彼此心仪的男女双方的结合,更是充满革命热情的国际主义战士的结合。这一点从陕甘宁边区政府秘书处赠给他们夫妇的锦旗中有直接的体现,锦旗上写着:“正当全世界革命人民,以伟大的国际主义精神紧紧地团结在一起的时候,欣逢你俩在中国人民革命的圣地—延安结婚,我们相信你俩今后在争取世界和平与人民民主的斗争中,会发挥更多更大的力量。谨以革命的热忱,祝你俩的幸福和成功。”⑤

四、三边农场:草原上的革命岁月

新婚后,阳早、寒春被安排到瓦窑堡农具厂从事农机具的设计和制造,夫妇二人都遇到不小的挑战。阳早原本是学畜牧养牛的,对机械制造并不了解;寒春虽然动手能力很强,但从核物理实验转到农机具改造,对她来说也是很大的考验。由于条件极差和经验不足,这一时期的尝试大多失败了。寒春为农场设计了一个风车,但是后来被大风吹爆了。阳早参考美国农场的经验制造了一个四轮马车,但是当地山路狭窄,大型马车并无用武之地。

在瓦窑堡工作近五个月后,农具厂就被废弃了。阳早、寒春受命到西北部建设新的农场。他们从延安走到内蒙古,从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来到一望无际的内蒙古草原。1949年9月,他们到达了农场新址城川,这里是中共在内蒙古地区开辟最早的革命根据地之一,位于陕西、宁夏、内蒙古交界处,新农场也据此取名为“三边农场”。不久,新中国宣布成立,举国欢庆。但是由于城川信息闭塞,20天后,当地人民才通过拉货驴车带回的报纸得知这一喜讯,整个城川都沸腾了。

在三边农场时,阳早担任副场长,负责整理文件、处理管理上的问题。他凭借着丰富的畜牧经验在农场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当时农场面临饲料不足的难题,阳早抓住时机带领员工大量种植玉米和新品种牧草,待秋天收获之后为过冬储存饲料,大大缓解了奶牛冬季饲料不足的难题。寒春在农场担任技术员,负责奶酪和酸奶生产。一开始,她按照美国的经验制作,但都失败了。后来,她想到向自己的蒙古族邻居请教。一位名叫嘎拉的当地妇女不仅热心地教给她奶油的制作技巧,还在休息时间拉着寒春切磋摔跤技术。几次交往下来,嘎拉成了寒春生活中最亲密的朋友之一。三十多年后,阳早、寒春回到三边农场,与当年的老朋友重逢,寒春和嘎拉又比试了摔跤。在聚餐上,寒春还唱起了老歌,歌词颇具时代特色:“我们胆子大,什么都不怕。原子炸弹落下来,我说是大西瓜。”

1952年,怀有身孕的寒春前往医疗条件较好的北京待产。宋庆龄获知消息后,邀请她参加亚洲及太平洋区域和平会议,寒春欣然应邀并加入美国代表团。会议期间,她还公开发表了一段演讲,结合自己参与核物理研究的经历,提出科学家必须考虑“科学为谁服务”的问题。在演讲中,她这样说道:“我很惭愧地承认,广岛和长崎恐怖的爆炸将我震出了这个自我满足的象牙塔,事实上根本就没有‘纯粹的科学’这样的东西;科学的意义只在于其能够服务于人类……我将和所有那些拒绝加入这一致命工作的人们一道,并在此号召,让我们加倍努力,迫使禁止原子弹、细菌战以及持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⑥

寒春诚恳的发言获得了与会人员的强烈反响,多家媒体对此进行报道。这个消息也传到了美国,一度引起了不小的轰动。那是“麦卡锡主义”猖獗的时代,由于寒春的特殊身份,当局认为她有叛国嫌疑,美国的《真相》杂志甚至称她为“逃走的原子间谍”,还对她在美国的家人、朋友进行调查甚至跟踪。而在大洋彼岸的新中国,“间谍”寒春对这一风波毫不知情,在生下大儿子阳和平之后,她就返回陕北准备继续投入工作中了。

五、  草滩农场:农机械改革初尝试

20世纪50年代,由于新中国建设的重心逐渐转向了城市,需要大力发展郊区农业以供城市所需。上级决定将阳早、寒春调往西安东郊的闫庄奶牛场,保证西安城市的牛奶供应。

1953年4月底,阳早结束了三边农场的工作,告别内蒙古草原上的朋友们,乘火车前来与暂住在西安的寒春母子相聚,已经六个月大的小阳和平这才第一次见到了“姗姗来迟”的父亲。阳早、寒春一家人团聚之后,立即前往闫庄奶牛场。之后的十几年间他们都扎根于此,二儿子阳建平和小女儿阳及平也先后出生。在那个物质贫乏、条件简陋的年代,他们始终和当地的普通农民一同生活、一同劳动,坚持和最基层的中国人民紧紧联系在一起。

在闫庄奶牛场,阳早担任副场长,寒春担任技术员。由于奶牛场负责为整个西安市供奶,所以在管理和壮大农场方面,阳早的工作负担更重了。他和其他几位领导成员共同筹划开辟新的农场,从考察场址到设计和建造牛舍,各项工作都亲力亲为。新的农场取名为“草滩农场”,耗时三年才最终建成。这期间,阳早既要参与闫庄奶牛场的管理,又要跟进草滩农场的建设,每天骑着一辆自行车两头奔波。

草滩农场时期,是阳早、寒春最早尝试农业机械化改革的阶段,作为技术员的寒春更是全身心专注于技术创新。在闫庄奶牛场时,寒春和一位铁匠合作,设计并制造出了牛奶高温消毒杀菌的装置。这是寒春第一次设计奶牛场设备,也是她今后几十年设计奶牛场全套设备的开端。她还利用美军在西安遗留的一台冰箱,配上马达带动压缩机,使得牛奶在热交换以后有可能保持低温,加上冷藏设备,可保质运送到西安市。在与中国农民合作推进技术创新的过程中,寒春深深感受到基层群众的智慧,体会到了知识与智慧相结合并涌现出无穷创造力的快乐,这正是她理想的生活状态。

1954年初,农场派阳早等人去外地参观学习。这期间,正赶上苏联农业机械展览会在北京召开,阳早在展览上发现了一台小型饲料铡草机,他认为这台机器对提高农场效率很有帮助,就专程拜访农业部副部长,请求将铡草机运回草滩农场。寒春和其他技术人员经过一番尝试,使得机器顺利开始运转,饲料经传送带被送进机器,刀片自动将它们切碎,然后直接运到堆积饲料的坑里。这是当时中国较早的一台饲料铡草机,机器和人工的鲜明差别让全农场都为之振奋。但是,一段时间之后,铡草机频频出现故障,寒春就和几位修理工一起着手改进机器。后来,她在西安市图书馆找到了这台铡草机的俄文设计书的中译本,结合实际中出现的问题,有效地解决了机器的设计问题。这让她感到格外骄傲,“天啊,我不仅能制造它,还能改进它。从一个核物理科学家,到农业机械使用、修理、设计、制造工程技术人员的转变,是理论结合实践,从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的飞跃”⑦。

1962年的一天,寒春惊喜地接到了母亲卡玛丽塔从莫斯科打来的电话。当时,卡玛丽塔正随团到苏联旅行,她希望能来中国一趟,看望寒春一家。自1948年乘船离开美国以来,寒春和阳早一起全情投入中国革命和建设之中,与广大劳动人民结合在一起,彻底告别了在美国作为高级知识分子的生活。由于当时交通通信技术的限制,寒春极少与美国的亲戚朋友联系,包括将她养育成人的母亲也完全淡出了她的生活。突然得知卡玛丽塔要来中国的消息,寒春既激动又纠结,激动的是可以见到阔别十多年的母亲,而纠结的是,由于当时中美两国的紧张关系,美国人想进入中国还是一件很棘手的事情。寒春发电报向宋庆龄寻求帮助,宋庆龄马上联系中国驻苏联大使馆。经使馆工作人员安排,卡玛丽塔顺利来到了中国。卡玛丽塔来华期间,经组织安排,寒春陪着母亲到各地游览。她们去了上海、武汉、南昌等地,参观了很多革命纪念馆,对中国革命的历史背景有了更多的了解。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还邀请卡玛丽塔来北京参加国庆庆典。周恩来对于她不顾美国禁令、冒险来到中国给予高度赞赏。

阳早、寒春一家在草滩农场

阳早、寒春一家和寒春的母亲卡玛丽塔合影

卡玛丽塔的首次中国之旅给她留下了深刻印象和诸多启发。1971年,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周总理在接见韩丁、寒春兄妹时,建议请卡玛丽塔组织10多名20岁左右的美国青年,来中国作一次工作、学习的旅行。卡玛丽塔欣然应邀,当年就带着一个美国青年代表团前来中国访问。他们在最具先进模范性的大寨地区进行劳动,还由劳动模范陈永贵为他们讲解“大寨精神”。那时,卡玛丽塔患有高血压,从大寨回到北京之后,病情逐渐恶化,被送往北京协和医院。她一度对自己的身体状况十分悲观,甚至对寒春说:“我的一生美好而漫长,可能已经到头了。”⑧周恩来总理得知这一情况后,特派多地专家组成医疗队,对卡玛丽塔进行治疗,终于将她从死亡的边缘拉了回来。寒春与阳早深受感动,回忆起往事时曾动情地说:“我们在周恩来总理那里感受到的是温暖,是坚持原则。周恩来是一位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他的伟大之处在于是完全忠诚的,没有个人利益,是全心为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服务的!”⑨

六、从农村到城市:与“特殊待遇”的抗争

1959年夏天,林伯渠曾到草滩农场视察。当年阳早、寒春在延安喜结连理之时,林伯渠时任边区政府主席。正是经他安排,大家用当时延安唯一的一辆轿车将这对进步洋青年拉到几米外的“洞房”,共同见证了他们的结合。十年时间过去,林伯渠面前的阳早、寒春已经完全融入了中国的基层乡村,操着一口西洋陕西方言,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忙得热火朝天。当他看到这一家五口人连同保姆挤在一间简陋的小屋子里时,立即指示草滩农场领导要照顾好国际友人。于是,农场给阳早、寒春一家盖了一套60多平方米的新房,有四个房间和一个厨房,还有一条走廊。阳早和寒春都反对搬进新房。经农场领导耐心劝说之后,这对固执的夫妇才不情不愿地同意搬家。

1966年,北京方面又有官员来看望阳早与寒春,这次是为了请他们去北京做英文译校工作。连搬新房都百般不乐意的阳早、寒春,自然更不愿意离开农场到城市生活,他们当即拒绝了这一请求。

然而无奈组织上再三要求,最后他们只能服从安排。大儿子阳和平听到这个消息后立刻就哭了,他之前曾在北京上过一年小学,与自由自在的农村相比,城市的生活单调乏味。他已经把农场当作自己的家乡,对那里充满了依恋。

阳早与寒春勉强答应了调往北京的安排,但临行前提出了两个条件:一是不住友谊宾馆,要和工作单位的同事住在一起;二是孩子们要在普通学校和中国的孩子们一起上学。负责人员答应了他们的请求,然而等阳早、寒春一家搬来北京后发现,负责同志为他们安排了比友谊宾馆更高档的新侨饭店,那里居住的都是来华的外国人。阳早、寒春上下班均有豪车接送,他们有独立的办公室和特殊的薪资待遇,完全和普通职工分开,成为特殊阶层。这种安排让两人几近崩溃。阳早曾痛苦地说:“我到中国20年了,一直在群众中工作和生活,到北京后却被排除在群众之外……我们非常难受,快要疯了!”⑩

回想早年在瓦窑堡、在三边农场时,生活条件极其恶劣,缺衣少食自不必说,与老鼠、虱子的“斗争”也是家常便饭。但阳早、寒春却毫不在意,甚至乐在其中。寒春为学会抓虱子而感到十分兴奋,称“找到虱子是个绝妙的享受”。阳早制作过一个简易的捕鼠器,有力回击了老鼠的入侵。夫妇俩还很有生活情趣,阳早32岁生日时,寒春用泥土精心做了一个蛋糕送给他。在革命的理想和热情面前,物质的匮乏和环境的艰苦显得微不足道。事实上,但凡阳早、寒春有一丝在意物质环境和生活水平,他们也就不会选择留在中国了,毕竟在当时经济条件相对落后的中国,高级的新侨饭店也不过相当于美国普通家庭的生活水平。这两位国际主义战士不是来享受生活的,而是要投身革命,追求平等、独立和自由的。他们的大儿子阳和平曾在采访中说过:“很多中国人老觉得他们做出什么牺牲之类的东西,人们都不理解他们,他们不是做了牺牲,他们到中国来是获得解放了。”

但搬到北京之后,“不理解”他们的中国人用特殊待遇将他们完全束缚住了。更糟糕的是,孩子们的情况又加重了阳早、寒春的痛苦。他们的第二个要求也没有得到满足,二儿子建平和小女儿及平被送入一所外交官和高级干部子弟较多的寄宿学校,学习负担很重,没有游戏的时间,一周只能回家一次。在农村的泥巴里摸爬滚打出来的孩子自然无法适应这种死板严肃的城市教育,及平甚至由于精神过度焦虑而性情大变。在一位儿童医院大夫的建议下,阳早、寒春带着小女儿到北京附近的一个公社住了一段时间,及平的心理状况才慢慢恢复。

工作生活中的各种不如意令阳早和寒春十分难受,而就在这个时候,“文化大革命”开始了,各种大字报铺天盖地而来。阳早和寒春受到启发,也想通过大字报来表达自己目前的困扰,与他们二人深有同感的韩丁妻子史克和美国老乡安 · 汤珊一同参与进来。四人先给国家外国专家局写了一封信,这封信后来被转抄成大字报贴在友谊宾馆门外。当时,全国都在抄大字报、贴大字报、看大字报,大字报成了消息传播的一个重要渠道。当几个外国人写的大字报传出来后,人们觉得很意外,都愿意抄。就这样一传十、十传百,阳早、寒春等人的大字报很快传遍全中国。这份大字报也传到了毛主席那里,毛主席对其中的内容表示赞同,并给出批语:“我同意这张大字报。外国革命专家及其孩子,要同中国人完全一样,不许两样,请你们讨论一下,凡自愿的一律同样做。如何请酌定。” 这样一来,阳早和寒春就从特殊待遇中“解放”出来了。

1972年,外交部长黄华受周总理委托看望阳早与寒春,询问他们的工作意愿,他们强烈要求回到生产劳动第一线,特别是希望继续从事奶牛事业。不久,组织安排他们从文化部门调回农业部门,在北京南郊的红星公社从事科研工作。阳早担任北方乳品厂革委会副主任,寒春担任技师。夫妇二人原本想去大西北,结果还是没能远离城市,阳早有些失望且夸张地形容红星公社“距离天安门广场只有抛掷一块石头那么远” 。但是总算回归了生产一线,他们又一头扎进农具改进和技术革新之中,在公社积极推广在草滩农场时期设计的铡草机,还研制了牵引式青饲收割机和挤奶机。

他们的三个孩子则相继离开,由于好奇“资本主义到底是什么样子的”,他们先后去了美国。老二建平选择留在美国,把自己称为“父母的右派朋友”。小女儿及平则与丈夫定居法国。老大阳和平在中美之间往返三十多年,但始终感到不能完全适应美国的生活,他描述自己在美国的感受“像看电影一样,我不过是个银幕外的观众而已” 。父亲阳早去世后,阳和平决定落叶归根,回到中国陪伴母亲。

1972年还发生了一件轰动世界的大事,即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这之后,中美关系快速升温,两国开始频繁的交流活动以促进彼此了解与互信。1975年,阳早应时任美中人民友好协会主席韩丁之邀去美国做巡回演讲,他在六周之内访问了25个城市,出席讲座并接受采访,获得很大的成功。两年后,寒春也受邀赴美。在这次“旋风之旅”中,她在53个城市发表了250多场演说,还与杨振宁、李政道等昔日好友重聚。

七、红星公社:农机械改革之再次出发

改革开放后,阳早与寒春多次受到中央领导人的接见,时任中共中央主席华国锋曾到他们家中吃饺子,中共中央委员王震曾在人民大会堂接见并宴请阳早、寒春一家。1979年,农机部聘请寒春、阳早为顾问。此后,他们又相继收到机械工业部、国家机械委、机械电子工业部的聘书。

进入80年代,寒春与阳早在农业机械化改革方面又取得了诸多成果。1980年,他们在北京南郊德茂牛场试制了管道挤奶设备,获得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接着,他们又在西安草滩农场“牧三”队开展了鱼骨式挤奶台的技术改造。这两项技术改造,为进一步试制成套设备奠定了基础。1982年,在寒春、阳早的积极建言下,国家经济委员会和机械部下达了“奶牛场成套设备研制、牛场设计和中间试验”科研课题。该项目由工人、技术人员和领导干部“三结合”组成课题组,寒春与阳早担任组长。经过五年的辛勤工作,一系列显著成果问世,包括可移动式犊牛栏、卧式直接冷却奶罐(系列)、户外井式地热保温饮水器等,将中国奶牛场设计和成套设备的技术水平提高了一大步。寒春、阳早将项目成果在西安草滩农场“牧六”队首先进行推广。从勘查、基建到设备安装、试运转,他们全程跟进奶牛场的设计和建设过程,最终落成的中国农机院沙河试验站奶牛场(简称“中试奶牛场”)得到外国专家的高度肯定,认为“无论是设计还是质量都非常出色,管理上稍作改进就可生产出世界水平的牛奶”,这也是我国自行设计、研制的第一座机械化奶牛场。

阳早与寒春在沙河的家中

阳早与寒春在中试奶牛场

在寒春、阳早的精心努力下,中试奶牛场成为国内现代机械化奶牛场的典范。奶牛场以优质、纯净的奶源和高产、低耗的奶牛闻名全国,“卡夫”及“三元”乳制品厂都曾以较高的价格收购试验站的牛奶。全国各地来中试奶牛场参观学习的人络绎不绝,寒春、阳早热情细致地讲解,无偿提供设计图样、资料和零部件。他们实打实地希望这套先进实用的设备在国内得到推广,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让广大中国人民喝上新鲜、优质的牛奶,至于自己是否能从中获取名利这些问题,他们却毫不在意。除了技术革新,在奶牛场经营方面他们也积累了诸多经验。阳早认为搞机械化农场,不仅要效率高、产量高,而且还要效益高,如果不挣钱就没有推广价值。在他的领导下,中试奶牛场开展多元化经营,获利颇丰。除了作为主业的牛奶,中试奶牛场还利用有机肥种植无公害、无污染的水果及蔬菜。

80年代中后期,寒春与阳早又着手进行奶牛牛群的品质改良。他们参照北美的经验,认为进口高等级优质公牛精液和优质母牛胚胎,繁殖出中国自主的优质公牛、母牛谱系,是“多、快、好、省”改良中国奶牛牛群品质的最佳选择。他们密切关注北美选拔出来的最优质的公牛和母牛,不惜自己花大价钱购买精液和胚胎。这种自掏腰包为国家购置先进装备的事情他们做过很多次了。之前,阳早想用四年积蓄两万美元买挤奶自动计量装置,钱不够,便卖了一块工艺毯换美元。他说:“用中国给我的钱给中国买东西,应该的。” 在寒春与阳早的推动下,中试奶牛场通过胚胎移植改良牛群,培育出一批批优质公牛和母牛,显著提高了牛奶产量和质量。中试奶牛场的公牛是全国许多公牛站养殖公牛的首选,母牛和胚胎则被大量提供给其他奶牛场改良牛群,或用于高校的科研项目。

八、不忘初心:革命本色始终如一

阳早、寒春对革命的忠诚和热情贯穿在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改革开放以后,社会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这两位“老革命”依然坚持延安的革命精神和优良作风。他们对于物质生活的态度是:能住就行、能用就行、能步行骑车就不坐小轿车。多年来,两人一直穿着满是补丁的旧衣服,住在办公室兼卧室的老旧平房里,用的都是硬板床、旧家具。组织上想帮忙重新装修房屋,他们一直不同意。直到房顶漏雨、电线漏电起火,才勉强同意大修。在吃饭方面,他们也非常简单:菜是自己种的,早晚玉米粥、烤馒头片抹芝麻酱。一次,曾任国家副主席的王震宴请他们,阳早看到宴席上丰盛的菜肴转身就走,王震赶忙命人换上豆腐白菜,这段“罢宴”的故事后来广为流传。和他们一起出国考察的技术人员曾回忆,阳早、寒春在考察团开支方面极度节俭,有制装费却不做衣服,有住宿伙食费却不住宾馆,带着考察团成员到他们的朋友家免费吃住,或在公园住一晚上1美元的帐篷。省下的钱除了用来买机械零部件,其余全部上交国家。

阳早、寒春还格外重视与人民群众保持最紧密的联系,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始终和普通农民共同劳动、生活的他们,对群众的智慧与力量有着最深的感触和敬意。寒春晚年回忆自己在农场工作的几十年经历时,曾表示,自己在和群众相处的过程中慢慢认识到,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要靠群众的力量,群众有智有才,群众才是真正的英雄。和蒙古族妇女学习制作奶酪,在草滩农场和农民学习养鸭子,与普通工匠合作改进农机具,这些经历让寒春放下了作为高级知识分子的骄傲,真正地融入人民群众中,相互学习、互相启发,充分发挥聪明才智,解决实际生产生活中的各种问题。

工作中,他们更是兢兢业业、尽职尽责,凭借这些可贵的品质打动并感染了很多人。阳早与寒春的一位同事曾回忆:“老阳老寒要求我在工作中要认真,要实话实说。有一次收割青贮,老阳发现收割机没有磨刀,很严肃地批评我,使我意识到每一个小细节都可能会影响牛的产奶量。老阳每天到地里观察青饲生长情况,确定最佳收割日期。” 在打造中试奶牛场的过程中,寒春与阳早积累了大量的工作笔记,还为农场的每一头牛都建立了详细的档案,其图案、谱系、胎次信息都清晰详尽。寒春设计的描述胚胎生长发育情况的表格令农业科学院畜牧所的朱教授惊叹不已:“胚胎的状态如此一目了然!我们研究胚胎移植多年,没有想到设计这样好的表格。” 在场的中国农机院党委书记李伟民说:“老寒就是这样,要么不做,要做就最佳。”

2003年12月25日,阳早在北京病故,享年85岁。他生前表示,“一、不搞任何形式的悼念活动;二、捐献遗体;三、用最简单最省事的方式处理骨灰;四、为全人类的解放奋斗一生”。遵循他的遗愿,寒春让工作人员买了最便宜的骨灰盒子,把部分骨灰埋在位于北京北郊的中国农机院沙河中试奶牛场的草地下面。

2010年6月8日,寒春离世。国家外国专家局张建国同志在追思会上表示:“寒春同志立志为全人类的事业奋斗一生,她忘我工作、一丝不苟、精益求精,是白求恩式的国际共产主义战士。” 由于阳早、寒春把陕北视为自己的第二故乡,他们的孩子后来将夫妻二人的骨灰撒在陕北和内蒙古交界的广袤草原上,以纪念那段革命热情如火的峥嵘岁月。

如今,新中国已走过七十余年的征程。遥想当初,社会主义革命的理想曾吸引不少国际友人来到中国这片热土,他们追求进步、平等,有志于为人类的解放和幸福贡献力量。时移世易,大多数人只是短暂地同中国革命同行了一程,最终选择留下来的外国专家甚至不到十人,阳早、寒春夫妇就是这极少数中的两位。

阳早、寒春的长子阳和平曾这样说过:“我父母把自己的爱好和人民的需要融为一体,因而,他们是最幸福的人,我们庆贺他们的一生。”

(撰文:马遥)

注释

① 阳和平、李维民:《寒春阳早画传》,机械工业出版社2018年版,第77页。

② 阳和平、李维民:《寒春阳早画传》,机械工业出版社2018年版,第249页。

③ 阳和平、李维民:《寒春阳早画传》,机械工业出版社2018年版,第81页。

④ 阳和平、李维民:《寒春阳早画传》,机械工业出版社2018年版,第88页。

⑤ 阳和平、李维民:《寒春阳早画传》,机械工业出版社2018年版,第89页。

⑥ 阳和平、李维民:《寒春阳早画传》,机械工业出版社2018年版,第131页。

⑦ 阳和平、李维民:《寒春阳早画传》,机械工业出版社2018年版,第149页。

⑧ 阳和平、李维民:《寒春阳早画传》,机械工业出版社2018年版,第194页。

⑨ 阳和平、李维民:《寒春阳早画传》,机械工业出版社2018年版,第195页。

⑩ 阳和平、李维民:《寒春阳早画传》,机械工业出版社2018年版,第183页。

⑪ 观察者网:《阳和平走进人民网,谈父母阳早寒春的红色情怀》,—12—02—62545.shtml.

⑫ 青岛新闻网:《参加“文化大革命”的外国人》,http:—08/11/content.8115411.htm.

⑬ 阳和平、李维民:《寒春阳早画传》,机械工业出版社2018年版,第196页。

⑭ 彭丹:《阳和平:长在红旗下的美国人》,文汇客户端,2019年10月13日,网页链接:https://wenhui.whb.cn/third/baidu/201910/13/294379.html.

⑮ 缪平均:《白求恩式国际主义战士阳早、寒春夫妇的感人故事》,《档案天地》2013年第2期,第23页。

⑯ 晓缘:《美丽人生:记阳早、寒春的养牛情结》,《农业机械》2004年第6期,第70—72页。

⑰ 阳和平、李维民:《寒春阳早画传》,机械工业出版社2018年版,第225页。

⑱ 阳和平、李维民:《寒春阳早画传》,机械工业出版社2018年版,第225页。

⑲ 阳和平、李维民:《寒春阳早画传》,机械工业出版社2018年版,第242页。

⑳ 阳和平、李维民:《寒春阳早画传》,机械工业出版社2018年版,第241页。

本文摘自《不远万里:国际友人与20世纪中国》,上海大学出版社2022年1月版。

目录

序一 重建新的思想视野 | 001

序二 国际友人视角下的中国故事 | 005

埃德加·斯诺的中国“奏鸣曲”

一、结缘中国、奔向红区 | 001

二、“共产党人究竟是什么样的人?” | 006

三、“中国人民的老朋友” | 011

四、国际友人与我们 | 016

海伦·斯诺:“新世界的探索者”

一、 1937年的海伦·斯诺 | 021

二、苏区记忆 | 024

三、超越时空的情感 | 029

爱泼斯坦与中国的不解之缘

一、初识宋庆龄 | 036

二、突破重围进入内地 | 040

三、重庆再聚 | 043

四、参与创办《中国建设》 | 046

史沫特莱:用毕生谱写中国战歌

一、初到中国:摸索与明志 | 055

二、常驻上海:对抗与掩护 | 060

三、西安事变:张学良的播音员 | 065

四、延安、西安与汉口:苦甜参半的岁月 | 067

五、到前线去:唱响中国的战歌 | 072

六、回到美国:为中国共产党争取支持 | 074

七、最后一幕:永远的中国人民之友 | 078

赛珍珠:如何讲述中国的故事?

一、赛珍珠的文学世界 | 085

二、赛珍珠的《母亲》 | 089

三、赛珍珠的中国故事 | 094

路易·艾黎:教育者与革命者的一生

一、初来上海与党组织建立联系 | 099

二、抗战期间开展“工合运动” | 104

三、创办培黎学校 | 109

四、晚年的北京岁月 | 113

林迈可与抗战烽火中的红色电波

一、探访根据地,寻找红色中国 | 120

二、投身晋察冀根据地无线电事业 | 129

三、让世界听到延安之声 | 141

四、尾声—回到英国 | 148

阳早、寒春:俯首甘为孺子牛的革命伉俪

一、阳早:追求平等的农场主 | 154

二、寒春:寻找方向的核物理学家 | 157

三、扎根中国的革命伉俪 | 161

四、三边农场:草原上的革命岁月 | 163

五、草滩农场:农机械改革初尝试 | 165

六、从农村到城市:与“特殊待遇”的抗争 | 169

七、红星公社:农机械改革之再次出发 | 172

八、不忘初心:革命本色始终如一 | 175

“翻身”前后的韩丁

一、少年韩丁:却识愁滋味 | 181

二、认识中国:中国革命的同情者 | 183

三、深入张庄:土改的见证者 | 187

四、写作《翻身》:美国的“叛国者” | 190

五、《翻身》出版:引起热烈反响 | 193

六、重返中国,出版《深翻》 | 195

七、割不断的情谊 | 198

柯鲁克夫妇:每一次选择都指向中国

一、由《红星照耀中国》开始的缘分 | 203

二、大渡河边的婚约 | 210

三、河北十里店的土地改革调查 | 213

四、在南海山开创新中国外语教育 | 223

五、艰难岁月里,再次与中国共患难 | 228

六、退休后的发光发热 | 231

国际主义战士诺尔曼·白求恩

一、少年明志—白求恩的从医之路 | 236

二、病中的蜕变—白求恩与肺结核的抗争 | 239

三、在西班牙的岁月 | 241

四、目光转向中国 | 244

五、重燃希望之火—辗转来到中国 | 245

六、白求恩与他的中国友人 | 250

七、白求恩对中国医疗事业的贡献 | 258

八、牺牲 | 265

马海德:中国人的“马大夫”

一、延安岁月 | 271

二、医治性病 | 276

三、抗击麻风 | 283

伊文思:追风的人

一、摄像机如同武器 | 293

二、四万万人民的抗战 | 297

三、早春里的信仰疗愈 | 302

四、“文革”历史中的有情与无情 | 306

五、追风的人 | 310

乔治·何克:在中国大地上放声高歌

一、从哈彭登到牛津 | 314

二、横穿美国的牛津青年 | 317

三、到中国去,到人民中去 | 320

四、和工合“结婚” | 324

五、小“长征”实现大“转移” | 329

六、四个中国孩子的“外国爸爸” | 333

安东尼奥尼和他的东方理想国

一、启程:左翼知识分子和政治乌托邦 | 342

二、相遇:一部关于“人民”的电影 | 347

三、大时代下的“审判”与“正名” | 352

抗日战争中的“西班牙医生”:合唱一支国际歌

一、名单 | 355

二、马德里的回声 | 358

三、西西弗斯在图云关 | 365

四、竹子、DBC、细菌战 | 369

五、起来! | 375

主要参考资料 | 383

首页
评论
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