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宝鸡信息 宝鸡资讯

从濒临灭绝到拯救复壮 朱鹮从陕西这样起飞!

(来源:网站编辑 2024-05-24 04:25)
文章正文

朱鹮是世界至为宝贵的生态精灵,被誉为“吉祥之鸟”“东方宝石”,历史上曾广泛分布于我国、日本、朝鲜半岛和俄罗斯远东地区。由于环境变化和人类的干扰,上世纪朱鹮曾一度销声匿迹。

1981年,我国科技工作者在陕西洋县重新发现了7只野生朱鹮。经过43年的不断保护,全球朱鹮种群数量已从发现时的7只发展到突破万只,野生种群栖息地面积由发现时的不足5平方公里扩大到1.6万平方公里。

朱鹮从陕西起飞,逐渐在我国国内河南、浙江、四川、河北、江苏、湖南、山东、甘肃、湖北等地分布,此外,还“飞”往日本、韩国。

朱鹮基本摆脱了灭绝风险。朱鹮保护带动了秦岭等地的生态空间保护修复,“伞护”了其他野生动物种群,促进了绿色发展。

近日,记者从陕西汉中朱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了解到,朱鹮从濒临灭绝到得到拯救,再到进一步复壮的全过程。

7838c8f3a2f58473e415b51eaeb2f82d.jpeg

认识朱鹮

朱鹮是一只什么鸟?

朱鹮(Nipponia nippon)又名朱鹭,俗称红鹤,隶属于鹈形目(Pelecaniformes)鹮科(Threskiornithidae)朱鹮属(Nipponia),素有“东方宝石”之美誉。1960年在东京召开的第12届国际鸟类保护会议上被定为“国际保护鸟”;1975年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Ⅰ物种;1989年被列为中国Ⅰ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994年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物种红色名录极危(CR)物种,2000年被调整为濒危(EN)物种;2009年被列入《中国物种红色名录》濒危(EN)物种。

朱鹮最早记载于《史记》《汉书》《禽经》《本草纲目》等古籍,古称“翾目”、“旋目”、“朱鹭”。朱鹮体态美丽优雅,忠贞吉祥,深受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喜爱。

形态是什么样的?

中等体型涉禽,雌雄同型。喙筒状且下弯,成体前额、脸部被以鲜红色皱褶状皮肤,具显著柳叶状冠羽;体羽白色且羽干略沾粉红,飞行时两翼腹面呈淡朱红色。幼鸟冠羽较短,喙短且直,嘴端和脸部橙色,羽色浅灰,6月龄后与成鸟体型类似。

最长寿命多少岁?

笼养条件下最长寿命有记载达37岁。营巢于高大乔木,年产1窝卵,窝卵数1 - 4枚。

朱鹮在汉中盆地为留鸟,年活动周期可划分为繁殖期(2-6月)、游荡期(6-11月)和越冬期(11月至次年2月),具有季节性垂直迁移习性。

朱鹮一般吃什么?

朱鹮为人类的伴生物种,经常在居民点附近的高大乔木上营巢、停歇和夜宿。觅食方式为触觉觅食,为益鸟,繁殖期主要以水生生物如田螺、蛙和鱼类(泥鳅、黄鳝和鲫鱼等)为食;游荡期主要取食昆虫(如蝗虫、蝼蛄)和蚯蚓。

93f9a3d511e2bc2816aba6c2dd12b107.jpeg

寻找和保护

找到了世界上仅存的7只野生朱鹮

20世纪70年代后期,朝鲜半岛、俄罗斯的朱鹮相继绝迹,日本朱鹮种群濒临灭绝,国际社会及学术界呼吁加强对朱鹮的保护,相关国家和国际组织把朱鹮生存的最后希望寄托于中国。国务院环境保护领导小组要求中国科学院等单位在全国范围内寻找朱鹮,自此开启了为期3年的寻鹮征程。

1978年,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成立朱鹮调查队,调查队从东北到华北,从华东到西北,历时3年,跨越13个省市,行程5万余公里。

1981年5月,调查队第三次来到陕西洋县,通过展示朱鹮模型、图片、幻灯片等方式开展广泛宣传。在当地政府和群众的积极配合下,在陕西洋县八里关乡姚家沟村及附近的金家河村发现了世界上仅存的7只野生朱鹮,命名为“秦岭一号朱鹮群体”。

628b42f66b7eeeb153534b8a313ee508.jpeg

全国多地有了朱鹮人工种群

经过广大科技工作者艰辛探索和社会各界不懈努力,朱鹮保护研究突破了三大技术瓶颈,形成了“就地保护为主、易地保护为辅、野化放归扩群、科技攻关支撑、政府社会协同、人鹮和谐共生”的保护模式。

就地保护方面,针对朱鹮游荡期活动范围扩大、容易遭受天敌和人为伤害、监测难度不断增加等问题,采用无线电遥测和GPS卫星定位跟踪等技术,提高了监测效率,准确掌握朱鹮的活动范围和扩散规律。

繁殖期在营巢地设立固定观测点,在巢树下搭建监护棚,实施全天候监测;巢树主杆涂抹黄油、安装防护装置防止蛇类、鼬科动物等天敌侵袭;巢树下布设防护网防止幼雏坠巢;在朱鹮营巢地设立了保护围栏,限制人为干扰,确保朱鹮安全繁殖。同时,建立了保护区主导、社区群众参与的共管共建保护模式。

同时,建立人工种群,开展易地保护。人工种群包括陕西朱鹮保护区人工繁育中心种群、陕西省珍稀野生动物救护基地种群、河南董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种群、浙江德清下渚湖国家湿地公园种群、华南珍稀野生动物物种保护中心种群、四川峨眉山生物资源实验站种群、河北北戴河国家湿地公园种群、四川沐川朱鹮繁育中心种群等。

此外,还有野化放归种群。

451e6641f4f99f0f4a20b3eb21eeffae.jpeg

野化放归

建立世界上第一个朱鹮野化放归种群

野化放归是朱鹮易地保护的最终目标。通过这种方式将人工饲养繁殖个体重新引入其历史分布区,以期建立可自我维持的野生种群。

为了切实解决朱鹮栖息地破碎化、野生局域小种群灭绝风险高的问题,2004年,陕西汉中朱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与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在陕西洋县华阳开展朱鹮野化放归试验。2004-2005年连续放归朱鹮23只,后续监测结果显示,放归个体野外存活率达57%,繁殖成功率达53%。

洋县华阳朱鹮野化放归试验的成功,在个体选择、野化训练、释放地选择、释放策略以及释放后监测等方面积累了实践经验,为后续野化放归提供技术支撑。

2007年5月,世界首次朱鹮野化放归工程在陕西省宁陕县实施,首批释放朱鹮26只,次年繁育出子一代个体,成功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朱鹮野化放归种群。在此基础上,中国相继建立了陕西铜川耀州种群、陕西宝鸡千阳种群、陕西西安周至种群,河南董寨种群和浙江德清种群。

在中国政府的支持帮助下,日本和韩国先后开展了朱鹮的野化放归尝试。在朱鹮历史分布区的野化放归显著增加了朱鹮的种群数量,扩大了分布范围,为增加种群遗传多样性提供了时空基础。

d62df64324e800310637f39974941d31.jpeg

朱鹮在全国多地以及国外“起飞”

野化放归种群,主要分布在陕西宁陕、耀州、千阳、周至和河南罗山、浙江德清,还有日本佐渡、韩国昌宁。

根据2020年统计数据,陕西宁陕种群,2007年首次放归26只,截至2020年有199只;耀州种群,2013年首次放归32只,截至2020年有83只;千阳种群,2014年首次放归30只,截至2020年有23只;周至种群,2009年首次放归4只,截至2020年有32只。

河南罗山种群,2013年首次放归34只,截至2020年有210只;浙江德清种群,2014年放归33只,截至2020年有159只。

日本佐渡种群,2008年首次放归10只,截至2020年有458只。

韩国昌宁种群,2019年首次放归40只,截至2020年有50只。

“飞走”后怎么保护朱鹮?

陕西汉中朱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正高级工程师张跃明介绍,野化放归时,工作人员一般会给朱鹮戴上环志,就像给朱鹮发了一个身份证。“飞走后,工作人员会监测它日常觅食是否正常,然后决定保护策略。特别是在冬季,如果河道冰封,那么就需要开展人工投食,以解决他的食物资源问题。还要观察周边林木的生长情况,看有没有高大的可以用于栖息或繁衍的树木。同时,要监测朱鹮的安全,看有没有危害因素存在,以及如何排解这些危害。”

生态价值

“伞护”了水鸟种群 助力生物多样性

这些年,通过退耕还林还湿、封山育林、天然湿地的保护与修复、水田恢复等措施,改善了朱鹮栖息环境,带动了秦岭生态空间保护修复。目前,秦岭森林覆盖率较高,湿地生态系统得到恢复,维护了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安全,伞护了分布区水鸟种群,水鸟种类增加,数量呈现增长趋势,中华秋沙鸭、彩鹮等珍稀水禽出现在朱鹮分布区。

生态文明理念逐渐深入人心,“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传统观念已经被“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新理念取代,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成为新风尚。

朱鹮保护已超越物种保护本身,它是中国特有的文化符号和生态名片,也是具有重要国际影响的珍稀物种;是中国人民对外交流的重要载体,作为和平的使者、友谊的象征,传播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理念,承载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的美好愿望。

朱鹮保护拯救,是极小种群濒危物种保护拯救的有益探索与实践,成为中国濒危物种拯救的成功范例,为全球珍稀濒危物种保护提供了“中国方案”。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高度称赞:“朱鹮保护是世界濒危物种成功拯救典范。”

展望未来,任重而道远。朱鹮种群仍然面临近亲繁殖、发展空间有限等诸多压力。未来,我国将继续加强朱鹮保护关键技术攻关,进一步复壮朱鹮种群,让朱鹮在东亚大地上生生不息、自由翱翔。

人物故事

人随鸟动 那些年 他沿着朱鹮飞翔的方向 骑着自行车追呀追

5月21日,记者采访了陕西汉中朱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正高级工程师张跃明,他今年59岁,从1989年开始从事朱鹮保护工作,至今已有34年。5月21日,张跃明讲述了自己与朱鹮的故事。

c42ef6baacd23dddf237a32376bd090e.jpeg

紧随朱鹮在偏僻大山安营扎寨

当年,偶然的机会,张跃明从教育系统岗位调入洋县朱鹮保护岗位,担任基层巡护员期间,全球野生朱鹮数量只有10只左右,全部分布在洋县,保护形势十分严峻。

为保护好每一只朱鹮,张跃明顶烈日、冒风雪,每天陪伴在朱鹮周边,避免朱鹮受到丝毫伤害。在朱鹮繁殖期,紧随鸟儿到海拔1000多米的偏僻大山中安营扎寨。白天坐在观察棚记录朱鹮活动、繁育行为,为朱鹮科学研究积累详实数据;晚上住在巢树下,防止天敌上树危害朱鹮雏鸟,一住就是三个月。“朱鹮与人为邻,我们一般扎两个帐篷,一个是夜间值班棚,一个是监护棚,条件很艰苦。吃饭方面,出一些费用,在老乡家里吃。” 张跃明回忆。

夏天,朱鹮到平川丘陵地带活动,张跃明和同伴们每天骑着自行车奔波在汉江两岸,认真观察记录朱鹮活动习性,最大限度保证朱鹮栖息安全。“看到朱鹮飞走,我们就沿着它飞翔的方向,骑着自行车追。”张跃明说。

到了冬季,朱鹮又回到山区越冬,张跃明的工作重心随之转移。每天人随鸟动,居无定所。经过他和同事们3年的艰苦努力,朱鹮野生种群终于超过20只,大家奋力将朱鹮从濒临灭绝的边缘拯救了回来。

1a028f051a2d533395b5dde08ed47d2d.jpeg

发明了阻止天敌上树的“防护罩”

1995年,张跃明开始担任保护科科长,除参加一线巡护外,他细致研究现有保护措施的优缺点,推陈出新更多科学保护措施。

为了提高朱鹮繁殖率,他果断摒弃一些笨重的保护设施,发明了阻止天敌上树的防护设施“防护罩”,改进了树干防天敌方法——大胆选用质地合适的薄膜、人造革等材料,包裹树干并涂黄油等,一举解决了蛇、鼬等天敌上树危害朱鹮卵、幼鹮问题,不断提高朱鹮成活率,提高大家的工作效率。

面对朱鹮活动面大、专业保护人员不足问题,张跃明及时建议吸收当地村民参与保护,开拓建立了群众巡护员、信息员队伍,为抢救每只病伤朱鹮、保护朱鹮栖息地赢得宝贵时机。

面对村民与朱鹮共同利用稻田所产生的冲突,他深入研究,于2003年发起社区共管多赢项目——朱鹮绿色大米种植。经过与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当地政府部门、粮油加工企业多年合作后,项目非常成功。“这样一来,朱鹮不会受到农药等方面的伤害,村民种植有机大米,收入也得到了增长。”张跃明说。

c21fc3067e35969da629118b8fe394b7.jpeg

与朱鹮结下了深深的感情

长期野外的辛勤工作,让张跃明的身体有些透支,他患有腰疼、神经衰弱、肠胃过敏等多种疾病,不过他没有退缩,依然热情地做好朱鹮保护工作。

“我不想给自己戴高大上的帽子,干了30多年了,就是想着把每一天的工作做好。”张跃明说,他与朱鹮已经结下了深深的感情,看到朱鹮,就是看到“宝贝”,近年有一次,一只朱鹮被风筝线缠住,挂到了一棵树上,“接到消息后我心急如焚地感到现场,看到朱鹮的高度在15米左右。我心急着想把它早点救下来,心想自己小时候上树挺厉害的,就爬上了树,但上到七、八米时,怎么也爬上不去了,身体不允许了。最后是专业人员赶到后把朱鹮救了下来。”

据了解,张跃明参与朱鹮保护科研项目10余项,是朱鹮保护区建立申报、基础建设具体实施者。他先后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项、陕西省科技进步奖4项和优秀共产党员等20多项奖励,2019年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活动中,被授予陕西省林业科技工作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首页
评论
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