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宝鸡信息 宝鸡资讯

宝鸡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讲文明树新风专题 七旬老人甘兴顺流动书屋洒文明

(来源:网站编辑 2024-06-25 03:40)
文章正文


    秋雨刚一歇住脚,傍晚时分,在陇县陇州广场上,一位老人站在电动车改装的报摊前,一边给大家借书,一边讲着党报党刊上的新鲜事。见到老甘又摆起报摊,不少人围了过来。

    “老甘,今天有啥好新闻?”“老甘,这几本书送给你。”

    老甘是谁,为啥广场上的群众对他这么热情?其实,老甘不是啥文化名人,就是一位普通的退休老人,名叫甘兴顺,今年74岁,按说到了散步打拳、颐养天年的时候,可是他的退休生活并不单调,只要身体还扛得住,就在广场上摆报摊,悬挂报纸说新闻,并给人免费借阅杂志书籍。

    六年来,无论严寒酷暑,他都坚守着他的“分外”差事。他的报摊前经常聚拢很多“铁杆粉丝”,成为陇县县城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每当别人夸赞他时,他总是说:“我是老党员,能干多大事就干多大事!”

    近日,记者来到陇州广场的报摊,见到了传说中的老甘。

    坎坷经历  让他十分羡慕文化人

    甘兴顺的童年十分坎坷。他出生在渭南, 3岁时,父亲就被国民党部队抓了壮丁,母亲和姨母拉扯他上了小学。后来,父母离异,母亲改嫁到陇县,嫁给了已有两个孩子的继父。
          
    出生在贫苦人家,甘兴顺比别的孩子更早熟。母亲让他早早识字,再困难也要供他上学,这让他学会了感恩与珍惜。他喜欢上学的日子,尤其喜欢语文课,语文老师写得一手好字,知识广博,令他十分钦佩。

    于是,他一门心思扑在书本上,希望能成为和老师一样有才华的人。他如愿考入陇县师范学院,上了一年半学,如饥似渴地阅读了《牛虻》《苦菜花》等大批文学著作。

    1961年,赶上经济困难时期,学院停办了。甘兴顺只得告别校园,到关山牧场工作,成为一名牧马人。尽管收入微薄,但他丝毫没有放弃对文学的热爱,他拿出一部分工资,订阅了《延河》《收获》等文学刊物并坚持阅读。他始终认为,无论物质多么贫乏,人不能断了精神食粮。

    初试锋芒   从编顺口溜到摆报摊

    甘兴顺有三个儿子, 1996年从关山牧场退休后,他还摆摊卖菜卖水果,补贴家用。到儿子都成家了,他才安享起晚年生活。

    他爱好文学,会拉二胡、吹笛子,很快就成了西城社区自乐班的骨干。别人爱唱现有的歌谱,他则喜欢自编顺口溜,题材从学雷锋、文明公德到邻里互助、家庭和睦,内容丰富,健康向上。他还帮助邮递员给老年人义务送报纸。

    充实的生活也有不少忧虑,老甘脑海中时常闪现出这样的画面:一位穿着时髦的女孩,怀着轻蔑的目光,将报纸揉成团,扔进垃圾桶;崭新的报纸还没翻看,就被收废品的人绑成捆带走;书店里冷冷清清,人群都涌进饭店和KTV;公交车上、马路边,到处都是低头看手机的人……

    老甘想着想着就眉头紧锁,神情沮丧。紧接着,脑海中浮现出无数个问号:现代人都是咋想的,这么好的条件,怎么都不爱读书看报了?  
    
    他没敢往深处想,作为一个有40年党龄的老党员,他懂得思想建设的重要性,不敢想象一些年轻人不尊崇文化、缺乏理想信念的后果。“我必须要做点事。”思虑许久,一天,老甘眼睛一亮,神采奕奕地对老伴说,“我想在广场摆个报摊,把我积攒的杂志带上,把咱家的报纸也挂起来,给大家说新闻。”

    2011年,这个在脑海中酝酿已久的想法开始付诸实践。陇州广场上,从此多了一个清瘦老人忙碌的身影。

    搜集书刊   两箱子书籍“化缘”而来

    在关山牧场干了35年,长期低温潮湿的环境影响了甘兴顺的健康,他身材瘦弱,关节常隐隐作痛,身体在走下坡路。

    老甘钱不多。退休工资每月两千多元,买不起房。他居住的老房子只有 70平方米,老两口和小儿子全家6口三代人,同挤一屋居住。

    摆报摊的第一年,老甘都是骑三轮车去的,来回要 20分钟。炎热的夏日,头顶着一盆“炭火”,他要去摆报摊;寒冷的冬天,手被风吹裂了口子,他还得去。一辆三轮人力车,一把夹子,一条挂绳,一沓报纸,一捆杂志,就是他每天出摊的行头。

    “爱看报的人还是挺多的,看报能让人心静,这比玩手机好!”看到报摊人气越来越旺,老甘的心情一天比一天舒畅。

    渐渐地,他的报摊就有了一大群常客。人们需求各不相同,少量的报刊不能满足需求,他便寻思着找更多报纸、期刊给人们阅读,可又无奈工资有限。

    不知是哪次,老甘无意间表露了心声,被县老龄办一名干部听到了,于是给老甘捐赠了一年的《老年报》,让他给大家看。

    从此,老甘开始大胆向机关单位要报纸和书籍。谁有看完的报纸,他就上前讨要;听说哪里有人卖废品书,他骑车凑过去看一看,问人家要上几本书。

    老甘爱书爱报到了痴迷的境界,就连坐火车也铭记着自己的“事业”和使命。一次,他和老伴回渭南探亲,看到列车员用废旧报纸垫桌子,那是一张《人民铁道报》。老甘诚恳地说,我们县城看不到这报,我想带回去给大家看,人家就给了他。后来,每年坐火车探亲,他都搜寻几份报纸。

    坚持了六年,老甘“化缘”来的图书和期刊,已积攒了两大箱。

传播文明   借阅和说新闻两不误

    “报刊书籍看得人越多,越能发挥价值。”随着书刊数量增多,近两三年,老甘新增了一项业务,借阅书籍。

    别看这小小的报摊,管好要有责任心。接受采访时,老甘很忙碌。刚摆好摊,眼看着就要下雨。他得一边盯着挂好的报纸,担心被吹跑;还得看管期刊书籍,给借书和还书的人做登记。

    晚上 6点半后,天色渐暗,老甘的书报摊前仍是人流涌动。这时有人拿着书赶来,还有人准备坐在老甘带的板凳上看书。“你借书,还是还书呢?”老甘问。有位老人带了三本期刊送给老甘,老甘详细登记。“这老头思想好得很。”听说有记者在现场采访,几人纷纷推荐这个典型。
    图书期刊借阅不收费,老甘只登记姓名、时间等基本信息。二十多页的借阅本上是密密麻麻的人名,“我受过苦,知道来之不易,哪怕一张纸也不能浪费。”老甘说。

    一旁挂起的报纸前,聚集的人更多。主要内容为最新日期的《宝鸡日报》,其中刊登杨佩侃事迹的系列报道、市委领导简介等报纸,被装裱在纸板上,放在显著位置供人阅读。

    “杨佩侃是咱陇县纸沟村人,脱贫攻坚标兵……”看到不少人阅读杨佩侃事迹,老甘就上前讲解几句。“虽然天天看手机,可是上面的信息很短,不深入,看报纸刚好弥补了。”老甘说,只要和宝鸡有贴近性的信息,群众都爱看。《宝鸡日报》上连载的《陕西八大怪》,看的人很多,不少人站着要看十几分钟,连续挂了几个月。

    报纸中间,“党员六做六不做”的红纸很醒目。老甘说,这是他在渭滨区峪泉村看到的,用随身携带的小本记下来,回来找人代写,挂出来让大家学习。

    老甘不仅说新闻,还喜欢给人推介文学作品。说起展出区的散文,他如数家珍。去年,老甘在报纸上阅读了本土作家吕向阳获“冰心散文奖”的著作后钦佩不已,专程去宝鸡市区买了一本书。还找到了这位作家的单位,想与作家交流,可是担心人家工作忙,不忍心打扰,就默默离去了。

各方支持   让他感到幸福和欣慰

    甘兴顺热爱文化、传播文明的行为感动了不少人,县城的人就给他捐书捐报。

    陇县县委宣传部、县委组织部等9个部门和单位热心帮助他,给他订阅了5份报纸,并赠送杂志。有位研究社火的作者赠送了7本绘本,每本价值500多元。

    去年,老甘将捐赠书籍的单位名称用红纸写出来,每次出摊都挂起来。对于给他赠书的人,他总是念叨。遇上读者特别喜欢的书,他从不吝啬再转送给他人。

    老伴很支持老甘,鼓励他说,“只要你开心,你就坚持。你也是在做对社会有益的事。”在摆报摊的第二年,老伴就给他买了辆电动三轮车,两个孙子也常帮忙挂报纸。

    家人的理解,让老甘觉得心里暖暖的。去年他住过院,腿脚不灵便,耳朵也听不清了,社区建议他由每日出摊改为每周二、周三出摊,其余时间他在家属院里宣传。“学到知识,交到朋友,还锻炼身体,一举三得!”老甘说,摆报摊的生活让他老有所为,特别知足和幸福。
 

首页
评论
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