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宝鸡信息 宝鸡资讯

2019年桂林在自治区文明城市测评中排名第一

(来源:网站编辑 2024-11-22 05:45)
文章正文

□本报记者 刘倩

桂林是国家首批历史文化名城,2000多年的悠久历史孕育了桂林璀璨的文化与文明。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市坚持把文明城市创建作为经济社会发展总抓手贯穿全过程,坚持“创城为民、创城惠民”的理念,对照标准,紧扣实际,突出“形神韵”,展现新形象,桂林城市品位不断提升,人居环境进一步改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得到弘扬,市民文明素质不断提高,人民生活幸福指数节节攀升……2018年全国文明城市年度测评桂林位列地级提名城市21名排广西第一;2019年,我市在自治区文明城市测评中排名第一。

坚持科学发展,塑造城市之“形”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是桂林精神文明建设的品牌标杆,也是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建设的重要抓手,更是实现群众对美好生活新期盼的客观要求。我市按照国际化、智慧化、便利化要求,推进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塑造“城在景中、景在城中、城景交融”的山水城市形象。

我市按照“保护漓江,发展临桂,再造一个新桂林”的战略部署,向西拓展发展空间;对照公园城市标准,强化规划刚性约束,严控建筑物高度、密度、容积率,形成错落有致、疏密有序、视廊通畅、显山露水、组团布局的城市形态。

在完善城市功能上,我市坚持老城新区统一规划、联动发展。在老城疏解提升上做减法,完成“北通南畅、东拓西联”工程,实施城市轨道1号线、综合交通枢纽项目,推进塔山、福隆园等十余个片区改造,提升车站码头、停车场等设施;累计拆违1100万平方米,建成“两江四湖”二期和临桂新区水系,新增2个“两江四湖”的游览面积,城市绿化覆盖率达40.81%,品位休闲之都焕发勃勃生机。在新区产城互动上做加法,形成“七纵九横”主干路网和“山环水绕”山水新城格局,建成面积4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5万人,一座激情浪漫新城加速崛起。建设高新区、经开区、高铁园,打造信息、生态食品等八大产业集群,建设万亩华为城、桂林物流中心等重大项目,城市产业支撑全面加强。

此外,我市还通过强化城市治理,推进网格化、数字化、精细化管理,市政设施完好率保持95%,机扫率超80%。实施最严城市管理绩效考评,有效治理城市乱象,山清水秀环境美成为常态。

坚持共享发展,铸就城市之“神”

在持之以恒的创城中,我市坚持“创城为民、创城惠民”,滋养城市“精气神”,形成“爱国爱家爱桂林,讲德讲孝讲文明”的城市人文精神。

我市把创城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摆在突出位置,层层传导压力,层层压实责任,做到责任全覆盖、创建无死角、管理无盲区。各级领导带头参加志愿活动,机关干部积极参与创城,带动全社会共建美丽家园,创城“金点子”征集到意见建议上万条。志愿者注册人数超过常住人口的15%,活跃度达65.90%,居全区第一,涌现出“周末爱心妈妈”等优秀志愿组织和一批全国优秀志愿者。

文明素质在创城中进步,大爱在创城中闪光。我市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等20多类模范评选活动,涌现出全国十大“最美乡村医生”谢序忠、谢本合父子,感动中国年度人物何玥,全国“诚实守信道德模范”刘萌刚等一大批模范人物。推进“讲文明、树新风”主题教育实践活动,诚信友善深入人心,文明和谐蔚然成风。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我市率先为湖北籍游客开放定点宾馆,市民纷纷为游客献爱心,社会各界自发向湖北捐款捐物,展现了良好的文明素养。

坚持融合发展,涵养城市之“韵”

优秀文化提升城市自信,文明创建增加城市软实力。我市坚持把创城与传承文化、保护山水结合起来,推动文化生态旅游深度融合,全面彰显“一城文化满城绿”的桂林风韵。

近年来,我市持续推进“寻找桂林文化的力量,挖掘桂林文化的价值”工程,打造桂林逍遥楼、东西巷、桂林歌剧院等一批文化新地标,修复开放甑皮岩、飞虎队等一批遗址公园;湘江战役纪念设施列入国家长征文化公园,长征精神在桂北大地传承发扬。

同时,我市还以良好生态优化城市环境,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一定要保护好桂林山水”的殷切嘱托,坚持生态立市,推进漓江生态与保护提升工程,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全市森林覆盖率提高到71.58%,市区空气质量优良率达88.5%,主要河流水质达标率保持100%。

文明让人们的生活更美好,文明让我们的城市更美丽。如今的桂林,城乡文明程度步步提升,市民素质得到显著提高,环境整洁,人民安居乐业,整座城市文明蔚然成风。文明已成为桂林一张闪亮的名片,彰显着桂林除山水之外的人和之美。我市将继续坚持不懈抓创建,永不松劲促文明,让文明之花在桂林山水间长开。

首页
评论
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