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么一个村,村强、民富、景美、风正、人和,每家每户都住着两层的别墅,人均年收入在两万元以上,村民享有充分的自由,如生活在桃花源中。
有这么一个支部,带领着村民牢牢把握改革开放的历史机遇,实现了农业发家、工业富家、旅游旺家的三次重大转型,不仅富了村民的口袋,还富了脑袋。
有这么一个人,44年如一日顺民意、解民忧、惠民生,不仅改变了一个村的命运,更以自己独特的人性光辉感染了成千上万的人。
这个村就是江苏省常熟市蒋巷村,这个人就是蒋巷村支书常德盛。
昔日与百姓共苦
“蒋巷泽坞锅底塘,十年九涝一旱荒,泥堵围墙茅草房,树皮草根拌青糠”,这是当年在蒋巷村颇为流行的童谣。村子穷到什么程度?35岁以上仍讨不到老婆的超过一半。
蒋巷村的历史因为一个人而改变。1966年,年仅22岁的常德盛面对全县最落后的穷村恶水,喊出了“穷不会生根,富不是天生。天不能改,地一定要换”的响亮宣言。
四组村民邹阿元至今还记得,有一年大年初一,天刚蒙蒙亮,村民们看见地里有个人影在晃。走近一看,竟是常德盛脱得只剩一件衬衣,在默默挑土填河。望着书记瘦得仅剩90来斤的身影,村民们的心震颤了,他们扭头回家叫醒左邻右舍,拿着工具和书记一起干起来。凭着这种愚公移山的精神,蒋巷村的四百多条汉子硬是将千亩低洼地填高了1米多。
土地填高后,蒋巷从一个十年九涝的低洼地变成了出名的粮食高产区,但常德盛没有止步。1983年,趁着改革开放的东风,蒋巷开始了工业化征程。
为拓展市场,常德盛昼夜兼程奔波大江南北。“为了在上班前赶到别人办公室谈事,常书记经常是凌晨三点把车装满货,出发赶路。”常盛新型建材有限公司董事长平永泉说,有一次,也是在匆匆赶路途中,载货的面包车与摩托车相撞,坐在副驾驶位上的常德盛牙床错位,一只左眼被撞瘪,如今视力仅0.2。
凭着一群“庄稼汉”的质朴和韧劲,加上过硬的产品质量,“常盛”轻型建材很快成了用户青睐的名牌产品。北京奥运场馆、上海世博会、京沪高速铁路等国家重点工程建设项目,都有“常盛”产品的身影。
回顾过去,常德盛感慨万千,他说,基层党组织要想凝人心、聚人气,必须首先坚持发展经济不动摇。如今,常德盛又创造性地提出了三产兴村的新思路,带领了村民搞起了农村生态旅游,每年吸引游客10多万人次。只有186户的蒋巷村,经济总量达12亿元,人均收入超过了2万元。
贫穷不是共产主义,发展才是第一要务。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共产党员的价值追求,也是农村基层党组织首先要解决的问题。44年来,常德盛始终把蒋巷村的发展作为自己的第一价值追求,在农村大地谱写了一曲慷慨激昂的奋斗之歌。
今朝与百姓同甘
光看收入,蒋巷人不是最富的,但蒋巷人是最幸福的。因为,他们在党组织的带领下不仅富了口袋,更富了脑袋。
在蒋巷村,每户农民家中都有一个读书学习笔记本,有的农民一年里竟写了几百篇读书笔记。原来,村党委每年花钱为村民订报刊,但认真看的人不多。2000年起,村里对写得又多又好的村民进行重奖,十年来,村民的读书热情被不断激发。去年,受表彰家庭达169户,表彰率超过90%,奖励金额超过10万元。
精神文明建设制度是保障。在蒋巷民俗博物馆,记者看到一份蒋巷村村民委员会早在1985年就订立的《村规民约》:“凡设立赌坊或聚赌的每次罚款20至100元”,“凡出口伤人、骂人引起争吵者,罚款5至10元”……随着时代变迁,蒋巷村又科学地提出了“以奖代罚”,出台了《蒋巷村村规民约奖励制度》、《蒋巷村文明村民公约》等一系列制度。
在蒋巷村,精神文明活动深入人心:村委会先后投资3000余万元建起健身乐园、医疗服务中心、村史荣誉展览室、民俗风情馆、根雕农艺馆等;村里长期坚持办好广播电视信息窗栏目,图书馆每天免费开放;每年举办以实用技术、农艺科技等为主题的各类培训30多场,培训人数超过2000人次……
春风化雨,浸润着每一位村民的心灵。
83岁的村民朱小梅主动提出将自己的遗体捐献给医疗事业; 村民张春家里有两位病人,经济条件在村里算是中下水平,但他却连续六年资助湖南长沙一位身患先天性肌肉营养不良症却依然自强不息的孩子,先后共寄去了现金约一万元。
仅有物质的富足不是共产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的一个基本特征是每个人都能全面发展,尤其是人的精神要达到一定的境界。在蒋巷村,生态、精神、政治文明全面开花,孩子喜笑颜,老人乐开怀,邻里之间互帮互助,干群之间其乐融融。对比某些富裕村“显赫几年就衰落”的悲剧,蒋巷村的发展给了人们一个重要启示:口袋要富,脑袋要富,心灵更要富。
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在哪儿
在经济社会的转型期,城市化快速发展,各种社会矛盾凸显。如何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和执政能力建设,常德盛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生动形象的基层党员干部的范本。
“我懂得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让干部一味奉献没有回报是不现实的。但是,钻在钱眼里的干部是没有前途的。我主张干部与职工的收入差距要缩小。”常德盛说。
村里人给常德盛算了一笔“清廉账”。在常盛集团公司改制时,他把本可以自己持有的数千万元股份,全部留给了蒋巷全体村民。村民都住进了别墅、老年公寓,可他却仍住在平房里;企业要出资100万元为他配一辆专车,他没有答应,仍然坚持搭车外出,并且还是与四五个同志挤在一起办公。
有人说他傻,到手的钱都不要,他却说,“我要是要了,就失去了向心力、凝聚力和号召力,我不是什么都不要,我要的是村民过上好日子,要的是乡亲们都说改革开放好、社会主义好、共产党好。”
蒋巷村不仅按“劳”分配,还实施按“老”分配。男58虚岁、女55虚岁,每月都可领取300至600元养老金;身患重病者,每月补贴400元;全村义务教育阶段全免费,大学生年补助3000元,研究生年补助5000元;今年,村里股份分红达每人5000元。
在记者采访中,几乎每位村民都能说上两三件常书记帮助他们渡过难关的事情,村民们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三组的蒋桃英用朴实的语言表达自己的幸福感:“我出生在逃荒的船上,取名叫蒋逃婴,日子一天天好起来,我就把名字改成了桃花的桃、英雄的英。在常书记的带领下,现在的生活开心得不得了,下雨天都可以穿皮鞋,车子开到家门口,我活得很有面子。”
作家梁衡参观完蒋巷村后十分感慨,“在蒋巷村我又重读了一遍共产主义的猜想。”
贫富差距过大绝不是共产主义,因为共产主义就是要让每一个人都能享受到发展带来的成果。不少地方富裕以后,反而干群关系疏远,许多干部能与百姓共苦却不能同甘,致使部分老百姓“端起碗吃肉,放下筷子骂娘”,而在蒋巷村,不仅常德盛的收入比群众低,许多普通干部的收入也没有普通群众高,村学村,户学户,群众学党员,党员学干部,这就是基层党组织凝聚力的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