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清水秀,风景如画,见证承德保护生态、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坚定决心。
物阜民丰,宜居宜业,书写承德高质量发展成果惠及人民群众的生动实践。
砥砺奋进70年,书写壮丽新篇章。新中国成立以来,承德人民砥砺前行、艰苦奋斗,实现了由一穷二白、贫困落后到繁荣发展、人民幸福的历史性跨越,昂首阔步进入新时代。
2014年2月,党中央对承德作出“定位于建设京津冀水源涵养功能区,同步考虑解决京津周边贫困问题”的重要指示;2017年,党中央对塞罕坝林场建设者感人事迹作出重要指示,赞其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生动范例”;2019年5月,国务院批复同意承德市以“城市群水源涵养功能区可持续发展”为主题,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
牢记嘱托,不负使命。承德大力弘扬塞罕坝精神,坚定地走出了一条绿色发展、跨越提升的道路。
牢记嘱托保生态 绿水青山展新颜
承德全市林地面积3442万亩,森林覆盖率达58.1%;境内年自生水量37.6亿立方米,年均为京津供水22亿立方米,出境水质达标率常年保持100%;市区PM2.5平均浓度近年均在35微克以下。这一个个数据是对承德绿水青山的注解,见证着承德生态保护的显著成效。
谁能想到,新中国成立之初,承德森林覆盖率仅为5.8%,昔日的皇家猎苑变成“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因此,一场生态修复和保卫之战在承德坝上地区打响,勤劳的塞罕坝人创造了“从一棵树到百万亩林海”的人间奇迹,铸就了“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
50多年来,在塞罕坝精神的鼓舞下,承德广大干部群众接续奋斗、久久为功,实施了京津风沙源治理、京津冀水源林建设、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等一系列重点生态工程,森林覆盖率比新中国成立初期增长了10倍,水源涵养能力提高了30倍,构筑起拱卫京津生态的“绿色长城”。
党的十八大以来,承德深入开展大气污染防治、水环境和土壤环境整治,持续推进国家绿色矿业发展示范区建设,制定实施了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等一系列环境保护机制,坚决扛起京津冀水源涵养功能区的重任,让绿水青山展露新颜。
产业升级结构优 全域旅游发展旺
承德三次产业结构由1952年的86.2:4.2:9.6优化为2018年的18.0:36.3:45.7;第三产业增加值自1978年以来年均增长11.8%,服务业对GDP增长贡献率达到70%;绿色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39%,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速高出工业13.9个百分点。这组数据见证的是承德绿色主导产业的加速崛起。
改革开放以来,承德凭借厚重的历史文化,推进以文化旅游业为代表的第三产业迅猛发展。为适应形势发展和环境保护的需求,承德优化产业结构的步伐从未停歇。
党的十八大以来,承德认真践行新发展理念,着力构建以文化旅游、钒钛新材料及制品、清洁能源、大数据等为重点的“3+3”绿色主导产业体系,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加快构建“一核、两带、五大板块、六大旅游度假区”的全域旅游发展新格局,打造推出“一号风景大道”、满韵骑风实景演出等特色旅游产品。承德,从“山庄时代”向全域旅游时代迈进。
2018年,承德全市GDP和人均GDP分别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1031倍和451倍,全部财政收入增长了6000多倍。
城乡面貌生巨变 人民生活大改观
新中国成立以来,承德中心城区面积从6平方公里到建成区面积78平方公里,城区人口从6.8万增长到60万;全市公路通车里程2.29万公里,是1949年的63倍,并实现了村村通公路、县县通高速。城乡面貌发生巨大变化。
承德持续实施“一带三区”发展战略,加快推进滦河72公里综合整治、机场临空经济区、高铁商圈等一批重大项目建设,中心城市框架全面拉开。同时,承德公共服务体系日臻完备,一批地标性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陆续建成投用,并成功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和国家森林城市。
如今的承德,航空、铁路、公路组成的综合立体交通网络初步形成,全面融入京津冀1小时交通圈,成为京津冀城市群重要节点城市。
与城乡面貌同步改变的是人民群众的生活。承德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增进民生福祉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改善民生,就业、医疗、教育、住房、养老等得到明显改善。
党的十八大以来,承德聚焦“两不愁、三保障”,靶向施策,精准发力,打好脱贫攻坚八措并举“组合拳”。2018年,承德贫困人口减少至6.67万人,贫困发生率下降到2.52%。今年,全市所有的贫困县、贫困村计划全部摘帽出列,实现整体脱贫,全面完成脱贫攻坚历史性任务。
进入新时代、迈上新征程,承德将继续弘扬塞罕坝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全力推进新时代生态强市、魅力承德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