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宝鸡信息 宝鸡资讯

2023年,中国大学生最多的30座城市

(来源:网站编辑 2024-07-09 21:33)
文章正文

抢人,就是抢未来。

2023年,全国高考报考人数高达1291万人,高校毕业生达1158万人,双双创下历史新高。

这些大学生,正是各地抢人大战的目标所向。

大学犹如人才港。虽然不是每个城市都能留住大学生,但高校及在校大学生的多少,仍旧决定了各地在抢人大战中的先发优势。

谁是全国大学生最多的城市?

01

每10个人中,就有一个在校大学生。

不计港澳台地区,广州、郑州、武汉、重庆、成都、北京、西安7城在校大学生破百万。

值得注意的是,这里的在校大学生,包括本科生、专科生以及研究生,为广义上的大学生,一些城市靠着专科高校的支撑稳居前列。

作为TOP3城市,广州、郑州、武汉的在校大学生分别达到165.1万、139.6万、133.3万,与各自常住人口相比,几乎每10个人中就有一个在校大学生。

在TOP20城市中,出现了石家庄、南昌、昆明、兰州、太原等省会城市的身影,大学生排名远远高于其GDP排名。

与之对比,万亿级经济强市深圳、苏州、宁波、佛山、南通、东莞却处于垫底位置,不仅远低于同能级城市,甚至不及石家庄等普通省会。

其中,深圳最为典型。

目前深圳仅有15所高校,2022年在校大学生约为19万人。

与之对比,作为省会,广州坐拥60多所高校,在校大学生165万人,分别是深圳的4倍和8倍。

这背后,正是省会相对于经济强市的优势所在,也是各地力图做大“强省会”的原因之一。

作为一省中心,省会往往聚集了全省的教科文卫资源,即使GDP或制造业被经济强市超越,但在教育及医疗上的领先优势,却非一时所能赶超。

不过,凭借雄厚的财力,以深圳为代表的经济强市,正在拼命建大学,不断拉近与省会之间的距离。

02

大学生众多,只能说明高校规模之大,难以说明综合实力之强。

由于数据的可得性,各大城市只笼统公布了本专科学生数量,未将本科生单列,但多数城市都披露了研究生数量。

硕士博士设立门槛更高、招生标准更高,不是每个学校都有研究生培养资格。

因此,在学研究生数量,可作为衡量大学质量的参考指标。

目前,全国共有3013所普通高校,其中本科院校1239所,但有硕士点的仅有600多所,而拥有一级博士点更是凤毛麟角。

以在学研究生来看,超过10万人的城市共有9个:北京、上海、武汉、南京、西安、广州、成都、杭州、重庆。

与在校大学生总量排行榜相比,北京遥遥领先,上海、南京、西安则力压成都、重庆位居前列,武汉和广州双双居前,而位列TOP10的郑州、石家庄不见了踪影。

北京是无冕之王。虽然大学生总量不及广州、武汉和郑州,但在学研究生数量却形成断层式的领先态势。

不仅如此,北京的硕博毕业生人数,首次超过了本科生。这座拥有34所双一流高校、众多科研机构的“首善之区”,生动诠释了“硕士博士遍地走”的场景。

从在学研究生来看,武汉超过广州,但广州依旧不弱,而作为大学生第三城的郑州却滑落到15名开外,而位列大学生十强的石家庄则排到了20名之外。

郑州的在学大学生比武汉犹有过之,但在学研究生仅有6.55万人,仅为武汉19.66万人的1/3左右。

石家庄在校大学生总量与南京不相上下, 但在学研究生仅有2.8万人,相当于南京(19万人)的1/6。

与之相似,昆明、南昌等省会也是如此。

高校层次的差异,双一流高校的多少,高等教育质量的悬殊,正是关键所在。

03

哪些城市高学历人才最多?

在校大学生,只是一个城市的人才蓄水池。而人往高处走,一些城市即使空有百万大学生,最终却成了别人的嫁衣裳。

所以,大学本科及以上文化程度人口,才是一个城市高学历人才的终极衡量指标,这在历次人口普查中均有体现。

国民经略梳理了大学本科文化程度人口最多的城市,北京、上海、成都、深圳、广州、武汉、重庆、天津、西安、杭州位居十强之列。

值得注意的是,这里的高学历人才,包括了在校大学生,教育大市相对占有优势。

对于单核城市来说,全省的教科文卫以及高端服务业资源都向省会聚集,这些岗位多数都是本科学历起步,这在强省会上体现得尤为明显,成都、郑州等地均属此类。

深圳是少有的例外。高等教育相当薄弱的深圳,大学本科学历人口规模却超过了广州,体现了城市对于高学历人才的巨大吸引力。

但是,即使是同为一线的广深,高学历人才,也与京沪之间有着相当大的悬殊,这与产业结构不无关系。

广深有大量制造企业,多数不需要高学历工人,而京沪以金融业、互联网业、科学研究等高端服务业为支柱产业,对高学历人才的需求更为旺盛。

这一因素,对于苏州、宁波、佛山、东莞、泉州等制造业大市也相对适用。

这些城市人口普遍在千万左右,但只有苏州高学历人才总量超过100万。

与之对比,宁波、佛山、东莞、泉州的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人口,分别为84.5万、60.8万、57.4万、43万人,远远低于经济实力更逊一筹的中西部省会。

而东北地区,虽然面临人才流失之困,但无论是在校大学生还是大学文化人口,都超过了沿海经济强市。

可以看到,沈阳、长春、哈尔滨的大学及以上学历人口分别高达137万、121.5万、115万。

这是东北的底蕴所在,即使经济产业不复以往风光,但当年的底子还在,高等教育的基础还在,风云际遇之下,未来未必没有再次崛起的可能。

04

谁是大学生争夺战的最大赢家?

只有经济实力强,即使没有多少高校,也挡不住孔雀东南飞。

从第六次和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的变迁来看,谁是高学历人才增长最猛的地方?

从大学及以上文化程度人口增长的20个城市来看,深圳、郑州、合肥、成都、杭州、长沙、苏州等地增长最猛。

不难看出,这些城市,都是过去10年经济发展最猛的地方,也是产业层级得以不断跃升之地,对于人才的吸引力有增无减。

当然,部分城市大学人口增长迅猛,既与本身高校招生膨胀不无关系,也与强省会效应之下,部分人才回流到省会有关,但更多还是产业竞争力提升的体现。

过去10年,深圳的高学历人才,从83.3万增长到258.1万人,而其中来自大学扩招的贡献微乎其微,几乎都是外来流入人口。

在深圳的外来人才中,来自中西部乃至东北双一流高校的毕业生尤多。

根据高校毕业生去向来看,包括华中科技大学、中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的毕业生,超过1/5都来到了广东,而深圳是主要目的地所在。

面对这一局面,有的城市在拼命抢人,有的城市要拼命留人。

早在5年前,武汉提出“留住百万大学生”的宏大规划,取得一定成果。官方表示,2016年,武汉高校大学毕业生留汉比例从42.18%逐年上升至目前的65.12%。

同样产生危机感的还有长沙。日前,长沙出台促进毕业生留长就业相关规定,对于留在本地就业率居前的高校,最高给予每年100万元奖励。

所以,随着人口大盘见顶,未来城市之间的抢人大战更加白热化。而当高速增长不复存在,面对高质量发展的需求,大学生争夺战将会如火如荼。

首页
评论
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