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党柏峰 赵梓涵 见习记者马伟 高越
“秦岭南北猕猴桃产业带,面积、产量占全国的三分之一。关中奶山羊产业带,存栏、产奶量和加工能力稳居全国第一。陕南茶叶板块,面积全国第9位、产量全国第11位。”9月5日,记者在“高质量发展调研行”陕西主题采访情况介绍会上了解到,近年来,陕西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视察系列讲话批示精神,省委、省政府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特色定位,做大“土特产”文章,陕西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呈现出“稳、优、活”鲜明特色。
粮食生产“稳”字保增产
据了解,为全力稳定粮食生产,陕西省委、省政府出台加强耕地保护提高粮食产能《实施意见》,良田、良种、良机、良法、良策“五良”协同发力。粮食播种面积从2020年实现恢复性增长,牢牢稳定在4500万亩以上。总产、单产逐年提升,2022年达到1297.9万吨、286.7公斤,分别为本世纪最高和历史最高,去年增量占全国的7.5%,增幅位列全国前10。上半年,面对历史罕见“烂场雨”,打响为期20天的“双抢”大会战,虽然产量较上年略减,但总产和单产分别较过去五年平均水平提高12万吨和11.2公斤。
目前,陕西抢抓国家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机遇,正在谋划300亿斤粮食产能提升工程,计划以关中灌区为重点打造1000万亩“吨粮田”,挖掘陕北和渭北的旱地潜力,建设1000万亩旱作节水高产田,通过8-10年实现全省粮食产能300亿斤。
特色产业“优”字喜民心
近年来,结合地域特点,陕西省委、省政府出台扎实推进特色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整合资源打造苹果、蔬菜、茶叶、畜禽肉类、中药材5个千亿级和乳制品、食用菌、猕猴桃3个300-500亿级产业链,特色产业不仅发挥了特色地域优势,而且按照农业生产“三品一标”,实现了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全产业链做法成为主题教育中央指导组重点推荐案例。诸如渭北陕北苹果产业带,产量占全国的四分之一;陕南食用菌、陕北小杂粮、秦巴富硒农产品、富平柿饼等优势特色产业50多个;国家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12个……习近平总书记称赞陕西扎实推进特色现代农业建设富有成效,把小木耳做成了大产业,大力发展苹果种植业可谓天时地利人和,大有前途。
为了深入推动三产融合,陕西统筹开展国家、省、市、县现代农业产业园“四级联创”,累计打造了7个产业集群、84个中省产业发展示范园、28个省级农产品加工园、59个中省产业强镇,成功创建了20个全产业链典型县,基本实现集群覆盖产业链、园区覆盖典型县,拉动农资、电商等业态围绕链群布局。同时创新构建了一套联农带农的机制,组建438家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初步建成龙头企业为引领、合作联合为纽带、家庭经营为基础的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将410万人“嵌入”现代农业产业链。
特色产业呈现出向更深领域、更高层次发展的强劲态势。
农村改革“活”字促发展
近年来,陕西省立足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以“三变”改革为抓手,全面实施集体经济“清零消薄”行动。2022年全省“空壳村”全面清零,“薄弱村”占比下降至25.5%,31.2%的村实现分红,分红总额达到12.01亿元。
为了切实将这一富民举措落实好,陕西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亲自部署,分管领导分季度、分片区召开现场会,同时省委、省政府出台发展壮大集体经济《若干措施》,中省直接投入14.75亿元,建立集体经济绩效评估机制,形成“五级书记共抓集体经济,部门联手清零消薄”的工作格局,有效推动了集体经济的快速起步。
按照“试点先行、由点及面、全面推开”的思路,开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整省试点,提前一年完成改革任务。推动改革成果信息化管理,全省2969.34万成员纳入平台管理。搭建以县级产权交易中心为重点、乡镇交易服务站为补充的产权交易体系,2022年入场交易6847宗,成交金额10.8亿元。推出农村产权信贷产品,17个县区开展抵押贷款业务,贷款余额7.1亿元……
陕西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陈文表示,下一步,陕西将围绕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出台的《若干措施》,不断巩固“清零”成果,接续实施“消薄培强”行动,深改革、强基础、优模式、活要素,不断提高集体经济发展动力和活力,力争年底“薄弱村”降至25%以下,50万元以上的集体经济强村达到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