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潮新闻《读端》栏目,邀请专家学者、党政干部、企业家等各行各业人士点评新闻报道,虽寥寥数百字,但这些独到的短评,可以更好地帮助我们理解或换个角度看新闻。我们将这些散落的珍珠收集起来,串联成链,供更多人品读。也欢迎大家参与“读端”讨论。
2023年新一线城市名单近期正式宣布,15个新一线城市,依次是成都、重庆、杭州、武汉、苏州、西安、南京、长沙、天津、郑州、东莞、青岛、昆明、宁波、合肥。
毫不意外,这些城市及排名再次挑动起人们的神经,就像每次年终考试后的座次排名。尽管不少人对新一线城市这个概念存疑,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将此作为探察城市成长的窗口。
10年间,新一线城市还是那些熟悉的名字吗?它们跟一线城市之间的距离远了还是近了?
详情点击>>
涌金楼丨新一线城市,来了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社长、党委书记姜军: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米其林榜单的热闹刚刚平静下来,又一张榜单新鲜出炉了:新一线城市榜单。这个榜单准确地说是“城市商业魅力排行榜”。
在我们常人看来,所谓的新一线城市,其实就是二线城市里那些紧跟一线城市又够不上一线城市的城市。
一线城市不是评出来的,而是约定成俗,自然形成的,核心就是综合实力,城市规模,人口活力,治理能力以及国际化程度。目前够得上一线城市名号的只有北上广深。
二线城市与一线城市的距离有多大呢?有时候就是一块电熨板的距离,一线城市酒店的每个房间都有电熨斗与电熨板,方便住店客人随时熨烫衣服,体面地出席各种会议与活动。酒店及公共场合的温度恰好也是穿着西服比较舒适的。
那次去上海会展中心考察学习,一位工作人员谦逊而又底气十足地给我们介绍:着眼全球的会展定位,会展门类的设置,国际客商的招引,会展活动的策划,乃至重要嘉宾的接待,会展之后的跟踪,会展项目的运营等等,我们听得一愣一愣的。看来我们与一线城市的差距不是一点点。
新一线城市的榜单据说不是以GDP论英雄的,但是如果我们离开了综合经济实力,那么商业资源集聚度是从哪里来的呢?城市人活跃度又是怎么产生的呢?生活方式多样性与未来可塑性的评价又是怎么做到客观的呢?
其实进入一线城市最大的利好是房地产,但是“房子是拿来住的,不是拿来炒的”,对于居住在城市里的大多数人来说,或许不会太在意自己所在的城市是几线城市,在乎的是城市教育、就业的机会,是生活成本与舒适度,是出行的便捷与发展的空间。
古希腊哲人亚里士多德说过:“人们为了生活而聚集到城市,为了生活得更美好而居留于城市”。上海世博会的slogan说得挺好: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欢迎大家转发并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