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等奖
中国气象报
编者按
天气预报看似简单,实际是一个浩大的系统工程。每个环节都存在某些不确定性,每一次预报结果不可能都与实际一致,始终存在误报、漏报的情况。提高天气预报的准确率,现在仍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本报从今日起,从多方面探寻制约天气预报准确率提升的关键性因素。
① 突破技术瓶颈有多难?
在网上曾经流行一个句式:我再不相信……
当时最流行的两句话是“我再不相信爱情了”和“我再也不相信天气预报了”。第一句话并没有使我们逃避爱情,第二句话也没有让我们放弃天气预报。
可以说这是一个“天有不测风云”与“天有可测风云”并存的年代,在这个年代,大家一面抱怨预报不准,一面又越来越依赖它。
有这么一句话:“天气预报就是八分把握加两分冒险,等于十分精彩或者十分可笑。”那八分把握从何说起?两分冒险又源于什么?
大气运动复杂多变
一只在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可以在两周以后引起美国得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这是大家所熟知的“蝴蝶效应”,是关于混沌学的一个比喻,最初由美国气象学家爱德华?罗伦兹提出。“大气运动本身是复杂多变的。混沌现象就是当人们从大气运动的初始状态出发计算未来大气状况时,初始状态微小差异会使后来的演变结果大相径庭。这种现象可以称之为大气的内在随机性。”中国科学院院士叶笃正解释道。内在随机性使得人们对于未来大气运动的描述不可能做到精雕细刻。
“天气气候预测不确定性的最基本原因是系统的混沌行为。混沌意味着,差异极小的两个初始场可以发展成大相径庭的状态。天气预测中初始状态来自观测,总是会有某些误差,哪怕是很小的误差。”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周家斌持相同意见。
除了自身的随机性,大气运动受到各种因素的外在干扰,如城市热岛、温室效应以及错综复杂的地形地貌特征。这些都是影响大气运动的外在随机性,成为“无数扇动的蝴蝶翅膀”。“开始是失之毫厘,后面就是差之千里。内在和外在随机性同时影响预报的精度,当然预报的难度就增大了很多。”周家斌介绍说。
在随机性的多重影响下,预测结果往往不是也不应该是单一的值,而是一系列结果的集合或分布。理论上的某种“最佳”结果或者是概率最大结果,并不表示未来状态一定如此。应用任何一种预测结果,都是要担风险的
“这是因为大气运动包含着各种尺度的运动,同时各种运动间相互作用。人们对大气的认识是不断加深的,也是永无止境的。”北京中心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孙继松感慨道。
天气气候预测水平近年来已有很大提高,但预测总还有一定的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一部分原因是大气运动的混沌多变,另一个原因是人们对于天气气候系统及其影响因子的认识不够全面。“天气变化涉及到复杂的物理、化学和生态过程,而目前人们对这些过程的了解还很不深入,又难以全用数学物理方法加以描述。目前人们使用的数学物理方程,还难以全面反映大气运动的规律。”叶笃正说。
正是由于人们还难以完全掌握大气运动的发展规律,在用来描述大气运动的方程中,也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天气预报技术还很年轻
在科技还未发达的古代,人们通过观察天象、寻找规律,有了诸多预测天气的经验,至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但是,建立在现代科学基础上的天气预报只有百余年的历史,特别是以数值预报为代表的现代天气预测方法的建立只有几十年时间。“在短暂的时间里,人们对于很多天气现象发生、演变的内在机理和规律并未完全掌握。今后需要加大科研力度。”西藏自治区气象台台长假拉告诉记者。
中国工程院院士李泽椿认为:“探讨预报准确率可以围绕数值预报展开。因为天气预报的核心工具就是数值天气预报。”如今的天气预报技术已由单一的天气图经验预报转变为以数值预报产品为基础、多种观测资料综合应用的现代技术。
周家斌说:“翻看数值预报的发展历史,你会发现一个规律——依靠科学家的创新,每一次方程的改变都会带来预报准确率的提升。”
数值天气预报是以气象观测资料为初值条件,通过巨型计算机进行数值计算,再用流体力学和热力学的方程组进行求解,进而预测未来一定时段的大气运动状态。“我们对大气运动中的规律尚未全然知晓,设计的任何方程只能求近似值。初始的观测数据除了不完全准确外,还有不完整的问题,例如青藏高原的观测资料很少。”李泽椿打了这样的比方:将数值预报计算网格缩小一半,即对更小尺度进行运算,计算量约增加16倍。但在运算中,一些类似于地形等的信息依然难以充分表达,大气运动的物理过程细节不能很好表现,必须依靠天气预报员再次订正。所以说数值预报并不是万能的。
“数值预报的应用与发展带动了天气预报准确率的大幅提升,然而我国数值预报产品对国外依赖性大。所以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我国天气预报准确率还是有差距的。”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副院长赵平说。
降水预报一直是预报技术的薄弱项目。即使天气预报员准确捕捉到一轮降水过程,但某些地区还是可能会出现漏报或空报的情况。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马学款说,这是因为大气系统里的降水是不均匀的。他把降水过程比喻成一盆往外泼的水,通常泼出去的水都是不均匀地落在地面上,会有被淋湿的地方,也会有没被淋到的地方,实际的落区也会与预计的落区有所差异。这就是出现大范围降水过程中局地可能会出现漏报与空报的原因。预报员想判断哪几个点是最大的落水点,会难上加难。
马学款说:“预报员不能做数值预报的奴隶,要在数值预报基础上做加法。”
提高准确率是世界性难题
每年春末夏初是美国龙卷风集中暴发期,前不久接连出现的龙卷风造成多人死亡,所到之处满目疮痍。目前,美国对龙卷风平均提前13分钟发出预警,如果能够提前20分钟预报,便是很难得的。若想达到提前24小时发出龙卷风预警,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世界各地由于气候条件、地理位置、地形地貌等种种差异,天气预报的难易程度是不同的。“我国属于季风气候地区,冬季、夏季季节明显,出现极端性天气的可能性大。与美国相比,在预报降水上,我国的难度要大,我国的暴雨预报准确率比美国要低5%左右;但是从预报龙卷风来看,美国的难度要大。”中央气象台台长毕宝贵举例告诉记者,各国预报的“国情”是不同的。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大气与海洋科学系教授张庆红为记者提供了一组有关2012年台风路径准确率的对比图。可以清晰地看到,美国是2012年预报台风路径准确率最高的国家,中国与美国相差不多,比日本要高很多。
“天气预报看似简单,实际是一个浩大的系统工程。每个环节都存在某些不确定性,每一次预报结果不可能都与实际一致。提高天气预报的准确率,现在仍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毕宝贵说。
“未来天气预报准确率达到100%是不现实的。”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段安民坦言。
“我认为不能简单回答预报准确率是多少。”李泽椿提出自己的观点,“我们做预报追求的是三个方面,一是准确,二是及时,三是应用好预报。我国在提供专业气象服务、做好重大天气过程和重大活动气象保障服务等方面有着自己的特色,下了很多工夫,这是国外所不及的。我们所有预报都是着眼于满足群众的需要,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这非常重要。”
“预报后的跟踪服务很重要,可以弥补预报的缺憾。”赵平说。
“为使天气气候预测成为有效的决策基础,一方面必须加强对天气和气候系统本身的研究,使得预测所赖以进行的理论基础更加完善。另一方面则需要气象台和用户进行协作,对各种可能的天气气候变化的风险及其应对措施进行评估,针对不同用户做出不同的预测报告。”叶笃正对未来的天气气候预测体系提出了自己的设想。
大气神秘不可测,人们对大气运动机理的认识有限;数值预报还很年轻;观测网络还做不到“疏而不漏”;预报员水平有差异……这些都会造成天气预报不准确。其中,技术始终是制约天气预报准确率提高的瓶颈。人类需要不断用先进的技术擦亮双眼,揭开大气的面纱,一探其真面目。
② 地形对精准预报影响有多大?
“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一座山的天气气候差别真有那么大吗?我国横断山脉的东西部气候差异就非常典型,西部受西南季风影响多地形雨,山脉西侧缅甸密支那平原上年降雨量1600毫米左右,但山脉东侧金沙江河谷中的奔子栏降雨量却仅有245毫米,相当于沙漠地区的降雨量。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林之光将气流在迎风坡上降下的雨量形象地称为自然界收的“降雨税”。他表示,当气流越过山脊在背风坡下降时,由于交了“重税”,所以雨量极度减少,高大山脉背风坡山麓往往会出现“焚风”现象和沙漠景观。
这表明,复杂地形会对天气气候产生较大影响,同时也让天气预报的难度不断提升。中国气象局副局长宇如聪表示,中国国土面积大,地形也比较复杂,天气不好预测,难度很大。
世界脊梁“身高”,改变全球天气气候
6月9日,重庆遭遇62年来单日最大暴雨袭击。在璧山石堰雨量站监测到最大降雨量为231.3毫米,接近特大暴雨标准。
“暴雨来势凶猛是由于高原槽东移,致使冷空气进入四川盆地,同时四川盆地东部热力不稳定能量累积,加上中低层偏南水汽输送充足,上湿下干的条件有利于强对流天气的发生。”这是重庆市气象台预报员蒋镇的解释。
然而,“高原槽东移”“四川盆地热力不稳定能量”等术语,对于公众而言十分陌生。其实,这些术语可以简单地解释为:大气运动在遭遇青藏高原和四川盆地这两个大的地形时,形成了有利于强对流天气发生的气象条件。
“6•9”重庆单日最大暴雨受高原天气系统影响并非孤例。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副院长赵平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高原天气系统常对我国中东部地区造成影响,比如6月7日至8日,中东部地区出现的强对流天气也与西南低涡有关,而西南低涡就是西南季风绕过青藏高原,在高原特有的热力和动力作用下形成的。
青藏高原位于我国西部,占我国陆地面积四分之一,平均高度可达对流层中层,被称为“世界屋脊”。其独特而复杂的地形特征使其在全球大气环流、能量循环和水分循环中具有非常重要而特殊作用,会对我国大部地区乃至区域和全球天气气候产生重要影响。
“青藏高原由于其地形比较突出,加上我国处于西风带,因此,它既是高原天气系统形成的热力源,又是动力源。”中国气象局气象干部培训学院教授俞小鼎说,由于地势较高,青藏高原受到太阳辐射后温度上升,尤其是在夏天,温度较高的青藏高原便成为高空大气环流的热力源;而动力源主要是指当气流经过青藏高原时,要么从上面越过并被加热,要么从旁边绕流过去形成天气系统如西南涡等。这些都造成整个大气环流形势十分复杂。
“青藏高原上面还有昆仑山、珠穆朗玛峰和横断山等,这也会对青藏高原上的天气系统产生影响。”俞小鼎说。这也意味着青藏高原不仅以其“挺拔的身高”对我国其他区域的大气环流形势造成影响,而且高原上的天气系统也十分复杂。
目前,天气预报技术的核心是数值预报。但赵平表示,以现在数值预报模式的水平,很难处理像青藏高原这样的大地形。“数值预报取决于对大气物理过程的认识水平。同样是离地面5公里高的位置,长江中下游地面上空5公里高度的大气温度比高原要低很多。这是由于高原的平均高度在4公里左右,在太阳辐射影响下表面温度要高于平原上空同高度的温度,由此形成高原一系列独特的物理过程现象。因此,在平原上数值预报模式可以报的较准,但拿到高原上便失效了。”赵平说。
局部地形,让风云变幻更诡秘
2012年,北京“7•21”特大暴雨给人们留下伤痛的回忆。为何此次暴雨如此凶猛?面对媒体采访,北京市气象台台长乔林给出的解释是:“北方南下的冷空气和强盛的西南暖湿气流在华北一带剧烈交汇,从而产生了强降雨。”同时,他提出,特殊地形对这次天气过程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西部和北部环山的地形,使被堵截的气流更加“勤奋”地做抬升运动。在这种情形下,一遇到冷空气活动,对流云团就即刻得到强烈发展。
山地为什么会令天气过程更加复杂?“其实古人早就给出了答案。荀子说:‘积土为山,风雨兴焉。’有山的地方,大气环流变化就会十分复杂,天气预报的难度也会增加。”北京市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孙继松说。
“大气是流动的,遇到山地地形时,气流不可能钻到地里面去,便很有可能爬升,随之凝结,然后会发生对流天气;而当气流下山的时候,气团被拉升后,温度也可能发生变化。一般来说,对平原进行天气预报难度稍小,山地相对更加复杂。”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大气科学系教授张庆红表示。
而除了山地会对天气预报产生影响外,其他复杂地形的影响也不容轻视。
每到冬天,新疆乌鲁木齐的上空总会被浓雾笼罩,而且每年冬季出现浓雾的平均日数均在10天左右,会对交通和市民生活带来不利影响。大雾为何对乌鲁木齐“情有独钟”?原新疆气象科学研究所所长张学文表示,这与准格尔盆地地形密不可分。冬季,当准格尔盆地受到外来天气系统影响出现降雪天气时,盆地内的积雪反射太阳光,加速了盆地冬季稳定逆温层的形成,使得积雪盆地的温度明显低于周围地区,从而形成了准格尔盆地持续的冬雾。
张学文说,发源于西方的天气学最早启示的是天气系统的移动性,例如,气旋、锋面、台风等。但我国西部多山,在周围山体的影响下,移动性明显的天气系统在盆地受到限制,而盆地本身又形成了自己特有的天气气候特色,对于预报来说,仍存在一定难度。如果要准确预报盆地天气,则需要淡化天气系统移动性的主导地位,不断提炼和研究盆地气象特征。
与山地和盆地等地形相比,对平原地区的预报相对容易,但仍有许多预报人员未破解这道“难题”。今年5月20日,造成美国俄克拉荷马州穆尔市24人丧命、120人受伤的龙卷风,其发生便与该地的平原地形相关。俞小鼎表示,龙卷风的形成既需要有冷暖空气交汇提供对流条件,又要求高空和低空都有强风,还需要有较平坦的地形。而美国平原区域多、地势平坦,特殊的地理环境容易满足龙卷风得形成条件。
在美国,龙卷风警报平均时间为13分钟左右。“尽管龙卷风的预报预警水平明显提高,仍能够引发较大伤亡,这与预报‘虚警率’较高有关。”俞小鼎说。由于龙卷风影响路径比较狭窄,而预警信息是对某一块区域进行预报,即使预报区域十分准确,但龙卷风碰到某栋房子的几率比较低,受影响的可能只有5%或10%的人。因此,目前要完全实现天气预报的定时、定点、定量还有困难。
此外,特殊地形还让暴雨预报更加困难。在天气预报中,暴雨预报是世界性难题,即使是在美国等发达国家,暴雨预报的准确率也仅达22%-23%。“特殊地形常常使暴雨不按常理出牌,突发局地暴雨自然让人猝不及防。不要说准确预报暴雨,即使‘事后诸葛亮’,对一些罕见大暴雨还是无法解释其形成原因。这就是暴雨预报遭遇的现实尴尬和无奈。”中山大学大气科学系教授粱必骐说。
靠什么走出“困境”
数值天气预报,被称为科学与技术的完美结合和伟大创新。然而,“全球数值预报模式在预报青藏高原地区的天气时,都会出现报不准的情况,这也表明青藏高原的预报是世界性难题。”中央气象台台长毕宝贵说。
赵平认为,预报难度大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青藏高原气象观测资料的缺乏、数值预报模式中大地形难以很好地处理以及高原上天气物理过程具有的特殊性。
如果没有观测资料,数值预报所需要的“原材料”便无法满足,这好比“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而由于自然条件艰苦,据不完全统计,在青藏高原西部地区国家级地面观测站密度为每万平方公里0.6个,全国是2.52个;区域自动观测站密度是每万平方公里1.76个,而全国是32.85个。
西藏自治区气象台台长假拉称:“西藏所占面积大约120万平方公里,但全区气象自动观测站却只有150多个,我国中东部地区的一个省可能都会有2000多个自动站。”这意味着西藏地区的气象观测能力比中东部地区薄弱许多。
目前,第三次青藏高原大气科学试验即将启动。作为该试验项目首席科学家,赵平表示:“青藏高原试验将提高高原气象资料加工处理水平,推动高原地区物理过程模式研发,深入认识青藏高原影响东亚灾害性天气和极端气候事件机理,以提高我国灾害性天气和极端气候事件预报预测能力。”这次试验还将构建高原及周边区域三维点—面结合的综合观测系统,改善高原观测资料不足的现状。“中国天气预报中地形问题、在中国发生的天气系统物理过程问题、复杂地形资料同化问题以及当地预报员经验积累问题较为难解。如果能够解决这四个问题,我国天气预报会更准确。”中国工程院院士李泽椿说,尤其是精细化预报,需要依靠当地预报员的经验。
对此,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周家斌持相同意见:“地形复杂不仅仅存在于中国,每个国家都有。但中国的地形问题还是应该由我们自己来研究,比如北京燕山地形对天气预报的影响,直接照搬国外的预报模式是很难‘对症下药’的。”
③ 预报员,你的压力有多大?
预报有雷雨,结果雷也不见雨也不见;说上午有暴雨,结果天快黑了雨还没下来;看电视说东边有雨西边没雨,可东边没下西边下了……相应之,怨声、骂声四起——你们就知道瞎说!你们行不行,不行我来报!
每当预报失准,面对质疑和批评,天气预报员只能选择——或寻找下一次暴风雨来临前的“蛛丝马迹”;或查阅大量资料,花费大量时间,及时总结,把基本的原理、理论弄清楚、搞明白,再思考和再分析。
尽管在这一番努力后的结果可能是——“辛辛苦苦看一堆图表和数据,甚至彻夜难眠都在琢磨未来天气形势如何,结果你预报错了,有百姓随口一说结果却说对了”。事实上,预报员像医生一样,今天你能“妙手回春”,但明天你可能会“失手”出现“误诊”。
你预报对了,那是你应该的,很少有人记得你;你预报错了,大家都会嘲讽你,记住你——这便是预报员不得不面对的现实。但是,不管怎样,必须承认的是:预报员在准确预报中的作用是巨大的,且难以被取代。
不做“奴隶”做“主人”
在当今,预报员是以数值预报产品为基础,综合运用各种信息提出预报结果,数值预报优势颇为明显。因此,一些预报员在做预报时,优秀的数值预报模式对一些常规性天气也能预报出来。渐渐地,他们成了数值预报的“奴隶”,一旦离开数值预报一筹莫展。
类似的现象,不只在中国常见,世界上其他国家也司空见惯。但是,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盲目地依赖和使用数值预报产品是气象界的“癌症”。中国气象局副局长矫梅燕称,预报员跟着数值预报跑,那么其自然无法超越数值预报。“预报员要做数值预报模式的主人,而不是数值预报模式的奴隶。”吉林省气象台首席预报员王晓明认为,在以数值预报模式为核心的现代技术快速发展的形式下,预报员在提高预报准确率和精细化水平中的关键性作用非但未被弱化,反而显得更加重要。“在天气预报中,人的因素和数值模式都很重要。只有优秀的预报员和优秀的模式相互结合,才能有最好的预报结果。”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杨贵名说,在美国,有这样一句话,“你也许没有30年的预报经验,但是你应该有一年30次的经历。”这就告诉大家,经验在天气预报中是非常重要的。
数值预报无论如何发展,也代替不了预报员,预报员在天气预报预测中的作用依然不容忽视。哪怕是世界上最先进的数值预报,都有这样那样的缺陷和不足。而要弥补这种缺陷和不足,就需要高水平的预报员。预报员的压力并没有因为有数值预报而减少,相反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而增大。
中国科学院院士周秀骥称,“数值预报在高水平预报员手中才能如虎添翼。”这只“虎”要在数值预报的基础上做“加法”。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马学款称,要做好这个“加法”,必须有扎实的理论做支撑,对模式有深入了解,预报员才能判断模式优劣、合理释用模式、弥补模式不足,做到“知己知彼,有的放矢”。他认为,这样的预报员必须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应用能力,较高综合分析和诊断能力,敏锐识别灾害天气和重要天气能力,较强科研总结、提炼科学问题能力,以及对天气系统四维结构认识能力。
不过,目前预报员前端基础教育相对滞后。中央气象台台长毕宝贵坦言,“学习天气预报专业的毕业生不多,而学习数值预报的毕业生少之又少。此外,预报员入职后可以接受到的高层次的预报培训依然有限。这会制约预报员的发展和预报精准度的提高。”
不怕指责怕干扰
“最近想跟同事翘个班。可郁闷的是,没人跟我翘班。”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南方某省的预报员告诉记者。他工作不到三年,遇上复杂天气心里异常烦躁,最近他所在的地方强对流天气多发,“这类天气非常难缠”,担心预报错了丢脸。
因此,他想和同事翘班,不是因为他家里有事,而是胆怯,想避开这个特殊时期。
有20多年预报经验的北京市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孙继松认为,类似的翘班现象并不多,只是出现在少数年轻预报员身上。在大多数情况下,预报员都十分敬业,具有担当精神。
一些年轻预报员对于复杂天气预报发怵的深层次原因是什么呢? 孙继松认为,每次预报都像是高考。高考考生最多考三天,考完可以放松;但预报员每天都在高考,明知在天气平稳时考不了满分,在天气复杂时考不及格。而每次考试阅卷人都不是一个,可能是全国人民,包括各级政府、各个行业和部门以及普通百姓。
每个阅卷人水平都不同。有人认为对,有人认为错,有人认为乱七八糟,有人认为错误可以理解,有人认为结果错误但过程正确,有人认为不管过程如何只要结果错误都只能得零分。因此,每个阅卷人给出的分数都不一样。但不管如何,预报员必须每天接受考试。
“公众反馈会影响到预报员的判断。”著名气象主持人宋英杰认为,宁空勿漏,拿不准时多报点,不让它漏掉;如果漏掉,骂声更多,预报员会更狼狈。骂声在不同地方,反感程度、抱怨程度不一,会对预报员心理造成影响。台湾气象学者俞家忠曾用打油诗回顾自己的职业生涯:“昨天暴雨今日晴,预报错了得骂名。可怜天气预报员,一生被骂上天庭。”
对此,北京大学大气科学系教授张庆红持相同意见。她说,台风即将登陆,预报员空报会造成不必要的浪费,人员撤离时要耗费财力。公众骂声太多会影响预报员心理。“准确预报是相对的,预报偏差是绝对的。应该理性地看待百姓对天气预报准确率和预报员的指责和谩骂。特别是从心理上不能有太多畏惧和胆怯,在做预报前不要去想预报失败的后果是什么。”孙继松说,这就像学生考试一样,有的学生平时考试都名列前茅,遇上高考就考得乱七八糟,原因在于心理负担过重。
没有若干年的磨炼,没有身经百战,没有高超的技术水平、过硬的心理素质和优良的工作作风,难以成为一个素质高的合格预报员。在孙继松看来,一个优秀预报员在复杂天气来临前技术不走形,在突发性、极端性天气来临前应该预判这次天气是什么样的、影响有多大;同时,要对别人的评价“不关心”,即公众对你的评价不会影响到应有的科学判断。
在采访中,许多预报员并不害怕因为错报空报而受人指责,怕的是预报受到干扰。一位预报员对记者说,有时会议太多,有时还要接受记者采访,有时还要承担其他任务,这些在无形中让预报员受到干扰。到过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交流学习的中国预报员对那里安静、不受干扰的工作环境赞叹不已。在那儿,即使有新闻采访,记者都非常注意不去打扰预报员,因为有专人负责接待,记者只需拍摄画面。
不要背“包袱”要自揭“伤疤”
“预报错了,尽管领导不批评,但总过不了自己心里的这道坎儿,要难过很长时间。”江西省气象台首席预报员许爱华的话,道出许多预报员的心声。当预报失败时,大多数预报员会通过作总结分析“伤疤”“疗伤”,来 以避免今后犯同样的错误。
要不犯同样的错,谈何容易!中国工程院院士李泽椿说,预报员既要会看常见病,又要会看疑难病,有“疑难杂症”病例档案。“对要对得清楚,错要错得明白。”孙继松坦言,报错了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知道错在哪儿。实实在在地总结预报失败的教训有利于提高预报的精准度。但是,如果只是走形式地总结预报失败的教训,看不清问题的症结,再花哨的总结都毫无意义。“预报员应该学会‘自揭伤疤’,自发地总结预报失败个例。”孙继松认为,有时这样的总结不是一两天可以解决,可能需要更长时间,一年甚至好多年。但必须清楚的是:不是每一次天气过程都值得总结,也不是灾害重的天气才值得预报员总结。
现今预报员已不可能成为天气预报的全才,正如医院里的一位医生不可能诊断和医治所有的病症,必须设立专科门诊,建立能够承担专家“门诊”的预报专家队伍。毕宝贵称,中央气象台和各地气象台已逐步建立专业预报团队,如暴雨、强对流、沙尘暴预报团队等。
当这些预报团队或者其他成员预报失准时,毕宝贵选择的是“不批评,以鼓励为主”。他解释说,预报员一旦报错,常常会自责。在每一次复杂天气来临前,要尽可能少的给预报员一种如临大敌的感觉。他们只有在轻松的情况下才能最大限度发挥潜能。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周家斌说,必须卸下沉重的思想包袱,百姓对预报的需求无限,要卸下这个包袱自然很难。有预报员提议“多讲讲老一辈预报员的光荣传统”,“在精神上多鼓励,在工作生活条件上多照顾,在预报服务中多信任”,“要逐步改变将预报做得好的预报员提拔当行政领导的做法”……
这些方法是否奏效,谁也不好说。有预报员说:“关键还在于预报员自己,实际上不只是预报员,其实岗位不同压力不同。”但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听到的更多的是这样的故事:预报有雨时,预报员坐在屋外静静地等着;雨开始下,预报员的压力一下子释放出来,而一旦超过预报的量级,则又会变得紧张、沉默、郁闷。
④ 能否对预报失误多些宽容与理解?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虽然天气预报的准确率不断提升,但也不可能达到100%,空报、漏报现象还时有发生。“我们预报对了99次过程,没有人记得,但只要有一次预报错了,没有人会忘记!”接受记者采访的预报员不约而同地说,言语中透着些许无奈,还有丝许的尴尬。他们期望公众能够对天气预报多了解一些,降低对预报准确率的期望值,对预报员多一些理解和宽容。
精准预报有赖于科技水平提高
可以毫不讳言地讲,目前最完备的预测理论是天气预报理论。”北京市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孙继松说。但他也坦言,预报要做到100%的准确,这几乎不可能。“从理论上看,天气预报如同玩拼图,如果只有8个板块,可以拼出来的人很多,800块可以拼出来的人很少,但如果是8千万块,甚至更多,就算是神人也无法拼出来了。”孙继松说,“预报本身无法完全真实模拟大气运动。”
在预报技术方面,数值天气预报是核心工具。“由于我们对大气运动中的规律尚未全然知晓,数值预报模式中设计的任何方程只能是求得近似值。”中国工程院院士李泽椿说。此外,在数值预报模式中,一些类似于地形等的信息依然难以充分表达。
在天气预报制作方面,“制作中的‘原料’、‘加工场’和‘产品检测包装’三道工序也决定了预报很难达到准确。”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大气科学系教授张庆红称,构成“原料”的气象观测数据,由于观测仪器的误差可能导致数据不准确;将观测数据放入预报模式这个“加工厂”进行计算时,要用差分的方法,这也会引起计算的误差;最后进行“产品检测包装”的是预报员,但预报员还有人工分析在里面,也不能做到完全客观。“我认为,要客观看待天气预报的准与不准。”黑龙江北安市赵光农场副场长苏兴俊说。他举了一个例子:去年夏天,农场利用喷灌设备浇地,正浇了一半,天气预报称明天农场所在的乡镇有雨。为利用雨水节省浇灌成本,农场的工作人员停止了对另一半地的浇灌。俗话说“夏雨隔牛背”,这雨偏偏下在了已经浇过水的地里,没浇水的那块地一滴雨水也没有。“遇到这种情况,我们能说预报不准吗?主要因为预报水平还没有达到精细到某一亩地的水平。”苏兴俊说,“精准农业必须依靠精细化气象预报,而精细化预报还有赖于科技水平的提高。”“尽管从科学上讲,天气预报不可能完全准确。但是我们不断努力朝着准确的方向走。”张庆红说。
绝对准确”与“相对准确”
6月22日,北京市民赵璐趁周末去园博会游玩,出门前她特地查询天气预报,预报称“会有阵雨”。赵璐认为,阵雨不会持续太久,所以不用带雨伞。结果到了中午,雨哗哗地浇下来,把她全身都淋湿了。“预报太不准了,这明明是‘大雨’,怎么能报阵雨呢?”赵璐对预报产生质疑。
从北京市气象台监测看,22日3时至14时降水量为:西南部较大,平均8.4毫米,最大雨量出现在房山白草畔,为15毫米,东南部平均5.9毫米,城区5.3毫米,全市5.1毫米;14时至20时降水量为:东南部平均0.4毫米,西南部平均0.2毫米,最大雨量出现在房山白草畔,为3毫米。从实况看,“阵雨”的预报结论是准确的,而大雨级别是指24小时内出现的25至49毫米的降水。因此,赵璐认为的“大雨”级别并不准确。
为什么公众觉得预报不准?其中一方面的原因是公众的理解和气象部门的标准不同,公众以生活经验衡量天气预报,而气象工作者则以科学和专业标准为准绳,一旦沟通不当,便容易引起预报“不准”的误会。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副院长赵平认为:“准确应该分为绝对准确和相对准确。绝对准确目前是无法实现的,但相对准确的定义又该如何理解,还值得人们思考。”“比如,天气预报称下午5点有雨,一个人下午3点出门,结果雨在3点20分开始下了,他会认为预报说得不准;但另一个人因为家里有事没有出门,在下午5点的时候发现下雨了,他会认为预报非常准。”赵平说。因此,准与不准主要在于公众需求。
哪怕一万年后,天气预报也不一定能报准。”天气预报主持人宋英杰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曾表达相同看法。“因为准的标准在水涨船高。观众在20年前只要求知道‘明天下雨吗’,现在即便把时间、区域和量级具体到‘下班前后海淀区将有今年以来最大降雨’,也没有人说你准,因为大家会接着问,那什么时候停呢,哪里下得最大呢?”“预报准确率不能笼统地提出,否则是不科学的。”李泽椿称,不同天气要素的预报能力存在较大差异,比如对于晴雨、降水、温度、冰雹等要素预报,温度由于是连续变化的要素,预报总有3℃至4℃的误差,很难报准;而晴雨预报也分地方,比如北京的冬天,如果天天预报晴天,准确率也许可以达到90%,而我国南方就不会有这么高。
其实,我国的天气预报准确率一直都在艰难提升:2012年,我国台风路径预报误差首次低于100公里,达到近5年来误差最小;24小时晴雨预报准确率为86.5%,连续五年高于85%,最高气温24小时预报准确率为74.1%,最低气温预报准确率为80.1%,均为历史最好水平。“对于这些要素的预报,简而言之,八成还是准确的。”宋英杰说。
理解与宽容比准与不准更重要
5月15日至16日,广西恭城瑶族自治县遭受暴雨袭击。15日22时,县气象局及时将暴雨橙色预警升级为红色预警。该局局长邓树荣在预警信息发出后直接拨打该县最可能出现大暴雨的龙虎乡乡长许小燕的电话。许小燕得到通知后,毫不犹豫地做出撤离群众的决定。“我的房子被冲掉了大半,好险,如果乡里干部迟一分钟通知撤离,我这条命就完了。”龙虎乡龙虎街一居民庆幸地说。
尽管天气预报达不到100%准确,当灾害性天气来临时,可能导致社会应急做无用功,耗费人力财力,还容易引起公众“白防了”的抱怨。但“防患于未然”的思想却十分必要,因为即便空防也不会白防。对于公众来说,每一次防范,都是一次应对灾害的演练。
如何看待天气预报准与不准,这既需要气象部门以真诚的态度面对预报不准的问题,又需要公众能宽容和理解预报的失误。
6月26日,河北省气象局官方微博发布一条《老天爷请你给我道歉》的信息:“大家好,我是每天预报老天爷脾气的小北。今天我想通过这平台,让老天爷给我道歉,亲口告诉我没有100%报对的希望,我不想把自己耗下去。因为老天爷一直没有答应或否认我,让我一直心存希望,可做预报几十年了,至今没有100%准过,我都没勇气预报下去了,老天爷你要对我的青春埋单。”
有网友回复:“我们该唠叨你们还是要唠叨的,你们该报还是要报。起码你们也准过,就是不准也八九不离十嘛。”
对公众而言,还存在如何利用天气预报信息的问题。我国3天以内的天气预报准确率较高。“十来天到一个月的天气预报最困难,超过15天就没有预报基础了。”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所研究员段安民称。
许多人只注意到前期的预报,往往忽略气象台在后期发布的滚动预报。宋英杰表示,比如在短时临近精细化的预报中,使用的地球同步轨道卫星云图,可以实现15分钟更新一次结果。公众通过网络、手机短信、微博等新渠道滚动获取气象信息也十分重要。
从某方面来说,公众对预报不准的宽容是推动预报研究的动力,因为科学的进步离不开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支持。如果因为不准确,天气预报便成为大家指责的“众矢之的”,可能会让预报员产生“寒蝉效应”,为了避免“因言获罪”而不愿意继续冒险探索。因此,公众应该以“科学精神”看待预报不准的问题。
(责任编辑:唐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