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宝鸡信息 宝鸡资讯

老祖宗的殉葬制度,是什么时候才彻底废止的?

(来源:网站编辑 2023-12-27 01:42)
文章正文

中国古代统治者权力极大,这个权力不仅仅表现在他们活着的时候,死后也要彰显出自己的权力。这就诞生了中国古代一项非常残酷的制度——殉葬。

殉葬制度区别于陪葬制度,陪葬往往是用活人生前喜欢的物品,要么就是活人生前最喜欢的某些人,等这些人死了再陪葬。比如说张廷玉,雍正皇帝喜欢他,就让他死后配享太庙,其实就是一种陪葬制度的延伸。今天,主要聊聊这个殉葬制度。

◇ 河南安阳殷墟出土的殉葬头骨

中国古代的殉葬制度由来已久,早在部落社会,比如良渚文化、二里头文化的考古发掘中,就发现了不少殉葬坑。

到了商代,殉葬已经普遍存在了。商代贵族死后,往往都会有殉葬的安排。殉葬的人不光是奴隶,就连贵族的亲属卫队也在其中。而且不少研究者发现,这些亲属卫队相比于奴隶来说,很多都是自愿的。因为在他们的尸骨上,没发现外伤或者挣扎的痕迹。

根据出土的甲骨文统计得出,商代至少有一万三千人被殉葬,其中四分之三发生在武丁时期。武丁的陵墓,也就是著名的殷墟大墓,殉葬者有一百多人。不过武丁之后,商代殉葬数量和人数都大幅度减少,毕竟那会儿人口有限,都殉葬了没人干活了。

到了周代,随着政局稳定,人口增加,殉葬又开始兴起了,甚至还出现了相关制度。首先来说,周朝规定,只有贵族有权利享受殉葬,平民百姓再有钱也不行。其次,对殉葬人数有了规定。《墨子·节葬下》里说:天子杀殉,众者数百,寡者数十;将军、大夫杀殉,众者数十,寡者数人。也就是说,天子死后,殉葬人数几十到几百都行,将军贵族死后,殉葬人数几个到几十,不能超过这个范围。而且在西周时期,殉葬也是门学问,不能谁想陪先王走都行,你得有身份,至少得是个大王生前器重的人才行。

正是这种制度的流行,导致在春秋时期,殉葬成为主流思想,要是哪个国家不殉葬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文明国家。

◇ 图为秦公一号大墓复原图,此墓位于今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区南指挥村,是迄今为止中国发掘的先秦时期最大的古墓。该墓有186具殉人,其中三层台上环椁室置殉人166具,填土中埋人牲20具。

比如秦武公在位时期,秦国还没后来统一六国那么强,秦国也经常被其他中原国家说是蛮夷。秦武公为了扭转这种局面,就下令,自己死后,也要学其他国家,进行殉葬。果然,武公死后,就找了66个人给自己殉葬。秦国还很开心的表示,自己也算是文明国家了。

从此之后,秦国开始流行殉葬文化。秦武公的第八代接班人秦景公,死后有将近200人给自己殉葬,秦国殉葬也达到顶峰。秦景公的墓葬后来也被发现了,叫秦公第一大墓,规模相当大。一个公,享受这么大的墓葬,说明当时已经礼崩乐坏,没人把礼当回事儿了。

随着三家分晋,时间来到战国时期。各个国家连年征伐,人又成了宝贵的资源。各个国家也都开始抵制殉葬文化,看到秦国还在殉葬,又跳出来表示秦国实在太野蛮了。于是乎到了战国中期,秦献公在位时,又废除了殉葬制度。而且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为后来儿子秦孝公进行商鞅变法打下坚实基础,当然这是另一个话题了。

◇ 图为广西罗泊湾大坡岭汉墓的殉葬者尸骨

至此,活人殉葬这件事儿,就不再是个制度化的东西了,不见得每个贵族死了都要殉葬。不过零星的殉葬事件仍然有。像是西汉初年,虽然高祖刘邦公开反对殉葬,但也架不住他的子孙,比如说景帝武帝,死后都有殉葬的事儿。在汉武帝的茂陵,发现了好几百人的殉葬坑,里面很多人都是被腰斩之后扔进去的,有可能是囚犯或者奴隶什么的。当然了,说起来残忍,但武帝时期的殉葬,也就这一例,还因为他是皇上。

后汉三国时期,吴国有个大将叫陈武,早年陪着孙策一起南征北战。孙策死后,对孙权也是忠心耿耿。公元215年,孙权非要打合肥,被张辽击败,陈武也战死了。孙权特别伤心,就让陈武生前最喜欢的爱妾给他殉葬。被几乎所有人批评,爱将因你而死,你要是真心对他好,就应该自己陪他走,而不是干这么惨无人道的事儿。甭管孙权怎么被批评,这件事儿至少说明,这个时期搞殉葬也不能大张旗鼓,杀那么多人了。

总而言之,从汉朝到宋朝,殉葬属于被人唾弃的行为,没人再大张旗鼓的搞这种事儿,直到蒙古人入主中原。有一种说法,说成吉思汗死后,有至少两千人为他殉葬,还有40多个贵族女人陪他一起死。但最近我看到不少反对声音,质疑这种说法。无论成吉思汗死后有没有这么多人殉葬,至少蒙古国改名大元之后,就看不到蒙古人自己玩殉葬这种事儿了。

◇ 伴君如伴虎,生活在朱元璋时代,是每个人的不幸 图为《洪武朝诸妃嫔之死因和卒时一览表》源于明《佥都督李公神道碑》与李淑妃殉葬-邓闳旸

明朝建立之后,泥腿子出身的朱元璋,对殉葬的事儿特感兴趣。有人说他这是学蒙古人,其实在学术界也有争论。甭管他学谁,至少他是真的恢复了殉葬这件事儿。朱元璋死后,后宫之中殉葬的女人有三十多位。

建文帝登基之后,还特意下旨,把这些殉葬女人的家属封了官,世袭罔替,以表彰他们家人为自己爷爷殉葬。到了明成祖朱棣在位时,殉葬就更加被推崇了。当年朱棣篡权,不少建文帝时期的官员都被杀。这时有人说要不要把这些因为女人殉葬而封官的家族给取消了。

朱棣居然表示反对,并且说:这些家人干的特别对,给我爹殉葬是件好事儿,让他们接着干吧。这件保留建文朝的官员事儿,在朱棣朝是孤例,毕竟朱棣曾经下旨,删除了建文帝的年号。可见朱棣本人对殉葬这事儿的态度。

朱棣比较残暴,也对殉葬感兴趣,那他的后宫可就热闹了,所有后妃都在祈求朱棣别死,或者让自己死在朱棣前面。这么做是有意义的,因为在朱棣死后,除了皇后外,十六个妃子和没啥名分的侍女都给朱棣殉葬。

◇ 大概是这个样子

《李氏朝鲜实录》里还记载了当时的惨状。这些女人被带到一个宫殿里,然后让她们站在凳子上,脖子上绑着绳子。所有人知道自己要殉葬,都在放声痛哭,场面特别凄惨。之后进来一堆锦衣卫,挨个踹开凳子,哭声渐渐消失,所有人都死了。

朱棣子孙自然继承了这套制度,就连所谓仁宗皇帝死后,都有殉葬的。直到明英宗时,才有了改变。别看英宗朝有王振作乱,土木堡英宗还被瓦剌抓了。但英宗皇帝在废除殉葬这件事儿上,还是很值得称赞的。他命令禁止殉葬,死后也没让人殉葬。明代文学家王世贞对此都赞不绝口,说“此诚千古帝王之盛节。”

之后一百多年,大明官方也不支持殉葬。直到大清入关。女真人是少数民族,本身就有殉葬的传统,顺治时期,大清刚入关,还没那么汉化,殉葬的事儿也有发生。比如说顺治的爱妃董鄂妃死了,顺治就让30多名宫女殉葬。

◇ 影视剧中顺治帝与董鄂妃形象

说到这多说一句,当年董鄂妃是顺治最宠爱的妃子,甚至为了她废掉自己皇后博尔济吉特氏。这一下得罪了顺治他妈,也就是后来的孝庄太皇太后,因为孝庄也是博尔济吉特氏。可以说因为董鄂妃,董鄂氏与博尔济吉特氏算是结了梁子。后来顺治去世,董鄂妃的妹妹,董鄂贞妃,主动为顺治殉葬。这么做,一方面是知道自己姐姐靠山死了,自己肯定没好下场,同时,也是为了缓和董鄂氏跟博尔济吉特氏的矛盾。

顺治死后,康熙登基,下圣旨彻底禁止殉葬。但殉葬这种行为并没有消失,在民间仍然有殉葬发生。甚至大清王朝被推翻,北洋政府统治时期的1914年。北洋政府特意出台褒奖令,第二条就是奖励那些守寡甚至殉葬的妇女。

此事一出,瞬间在社会上掀起轩然大波。绝大部分人对此表示坚决反对,国家怎么能鼓励殉葬呢?胡适就曾经评价过,说这都是野蛮的法律,这种法律,在今日没有存在的地位。由于胡适等知识分子的影响力,1928年,南京民国政府上台后,就废除了北洋政府奖励殉葬的法律。殉葬终于在咱们国家消失了。

讲完古代殉葬制度,不难发现。这种制度只有原始社会,人们才普遍认为把死者生前喜欢的人或东西陪葬,这些人或东西可以在另一个世界继续为死者效力,才能得到死者的庇护。

万幸没生在那种年代,万一有谁喜欢听我讲故事,让我去陪他,那就完蛋了。

首页
评论
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