糜谷种植面积2万余亩,粮食产量创历史新高,农业总产值增速全县领先,农高会上成功签订项目5.98亿元,镇经济联合总社3次获得市、县两级表彰奖励,10个村集体经济收益率先突破10万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续提高……一张张耀眼的成绩单,为府谷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提供了“木瓜实践”。
近年来,榆林市府谷县木瓜镇坚持把产业振兴摆在突出位置,落细落小“土特产”要求,贯通产加销、融合农文旅、对接科工贸,推进乡土资源转化创造、产业链条延伸锻造,构建优势特色鲜明、产品品质优良、产业链条完整、综合效益突出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成功探索出集体、企业、农民共赢的农业产业强镇之路。
做足“土”文章 打好有机旱作牌
木瓜镇是典型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非常适宜糜谷生长,但地块细碎、道路不畅、灌溉不便、生产效率低等一直制约着当地的粮食生产。
近年来,木瓜镇严格按照“山顶平地、山坡植绿、山沟打坝”发展思路,聚焦“深加工、广产粮、创品牌,农业还看木瓜堡”的发展定位,紧紧围绕原产地、原生态、原工艺,持续开发具有地域特色、保留乡风乡韵、体现当地风情的黄米产品。
木瓜镇在“土”上做文章,抢抓政策机遇,积极争取中省项目资金,持续稳步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土地流转规模、旱作节水农业发展,农业机械化程度前所未有,农业发展发生了转折性、突破性、标志性变化,农业产业发展基础得到进一步夯实,保障了农民收益,稳住了农业基本盘。
该镇大力推广“一户一田+软体集雨窖+水旱轮作+集体经营+种养循环”等建设模式,累计投资5000多万元,实施完成产业发展、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人居环境整治等100余个农业民生项目,为全镇农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共新建拦沙坝15座、集雨灌溉设施40处和高标准农田1.26万亩。目前,全镇高标准农田数量达3.5万亩,完成旱作集成技术推广项目2050亩,通过田块归并,窄幅梯田变宽幅梯田,有效实现保土、保水、保肥“三保田”,全面缓解了传统农业“靠天吃饭”的被动局面,为加快黄米产业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目前,该镇已建成全县第一个万亩有机糜谷基地、全县第一个快特销黄米加工厂、全县第一个最大的储粮仓库,农业项目投资和招商引资创历史新高。
抓细“特”定位 打好特色优势牌
在木瓜镇尧坬坡村村委会院外,有4个大小统一的圆形筒仓,这是木瓜镇建成的全县第一个“小杂粮仓储烘干设备”。“有了这条生产线,小杂粮仓储、烘干、冷链、包装都可以在这里完成,基本能满足周边乡镇10万亩左右糜谷仓储烘干,为发展黄米产业提供了极大方便,仓储项目还能为我们村每年带来15万元的收益。”尧坬坡经济联合社负责人刘兴旺说。
做好“土特产”文章,产品过硬是前提,做强特色是关键。
近年来,木瓜镇一方面摸清家底,深入分析糜谷优势、潜力、可培育性,在产品上追求“好中优”,在品质上追求“独一份”,在品种上追求“特别特”,集中资源力量做出特色。另一方面,积极借鉴周边和全国小杂粮发展布局、经验做法、取得成效,持续强化黄米产业的宣传推广,积极注册黄米商标,打造绿色品牌,以品牌效应释放发展活力,切实提升黄米产品知名度。
在研究制定黄米产业发展规划的同时,木瓜镇全力抓细“特”的发展定位,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采取引进和培育相结合的方式,依托龙头企业和镇经济联合总社,大力发展万亩有机糜谷基地、初深精加工生产线、市场品牌营销等措施。按照“龙头企业+镇联合总社+村联合社+农户”的模式,企业负责种植、采收、包装、保鲜、销售,村集体和群众享受分红,并为周边群众提供就业岗位,有效增加群众收入,通过将支部建在产业链、党员聚在产业链、群众富在产业链上的发展模式,让更多农民得实惠、有钱挣、能致富,蹚出了一条“党建+产业链”赋能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
与此同时,该镇加快建设彰显木瓜风韵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充分用好、用活乡村振兴项目,精准定位、量力而行、循序渐进推进“庭院经济+”,积极盘活农户房前屋后及院落闲散空间资源,先后培育了设施蔬菜等种植基地,为乡村产业发展和人居环境整治注入活力。
延长“产”链条 打好加工转化牌
在府谷县2023年中国农民丰收节,一款款黄米产品引人注目。这些来自木瓜镇的黄米深加工农产品正式在黄土高原上安了家,并发展成全县特色优势产业。
“我们研发的黄米产品品种多样,易于消化,非常适合年轻人和孩子食用。”府谷县儒颐农产品有限公司负责人刘美玉说,他们不仅生产黄米、小米原粮,还生产米小酥、黄米脆片、黄米汤圆等产品,目前正在研制黄米与海红果相结合的“谷小红”产品,预计明年上市。
农产品加工是实现“粮头食尾”的关键环节。木瓜镇坚持做好“米文章”,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牵引作用,大力发展黄米农产品精深加工、产地初加工,通过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创品牌,将产业链延伸至加工分选、仓储保鲜、包装运输、品牌运营、电商销售等多个环节,推动黄米产业全链条升级。
该镇通过统一标准、统一生产、统一销售,推动由粗放型粮食生产、销售模式向精深加工转变,全面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实现由卖“原字号”更多向卖制成品转变,推动产品增值、产业增效,促进联农带农、共同富裕。
同时,该镇积极培育乡土人才资源,强化“互联网+”深度融合,全面实施“互联网+产业品牌”战略,通过建设品牌授权直营店、黄米产品体验中心,在商超设立专柜,与省级龙头企业签订合作协议,建设电商孵化基地等线上线下营销平台,向陕北民歌手、知名网红发放营销聘书,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动力。邀请知名网红直播带货,开展黄米产品上市发布会等,大力提升黄米等农特产品知名度,在网上闯出“致富路”。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按照‘全产业链’发展思维,千方百计争资要项,改善农业条件,提高农民收入,深耕细作特色黄米等小杂粮产业,努力把‘好资源’转化为‘好品质’、把‘好品质’转化为‘好品牌’。”木瓜镇镇长王文亮说。
结好“联”纽带 打好农民利益牌
近年来,木瓜镇大力推广多元联结机制,明确联农带农的对象、范围、主体及奖补要求和标准,加强对产业项目的资金支持,推广产业带动模式,推动形成“产销一体化”格局,全面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实现农产品优质优价,全面发挥联农带农效益。
该镇积极引进优秀企业和科技人才,形成了龙头企业+镇经济联合总社+村经济联合社+农户+基地“五位一体”发展模式,建立起“土地流转收入+厂房租金收入+分红收入+转移性收入+务工收入”五项收入利益联结机制,实现了村、企、民三方共赢。
同时,与武汉鼎创宏生生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创新合作非粮生物质高值化利用项目,全面形成秸秆回收—储草饲料—有机肥还田—有机种植—特色加工—市场营销全产业链布局,目前企业带动、集体经济示范、农户跟进的发展模式基本形成。同时,酸枣、樱桃、文冠果、鹌鹑、肉牛等特色产业多点开花、齐头并进,集体经济组织已成为引领群众增收致富的最佳途径。
2023年,木瓜镇引进培育黄米相关龙头企业5家、农民专业合作社12家、家庭农场104家,培育种植大户10个,形成以企业为龙头、联合总社为载体、专业合作社为纽带、家庭农场为补充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通过基地带动、订单农业、入股分红、劳务用工等利益联结机制带动500余户农民发展产业,带动200余人就近就业,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较上年明显提升。2023年,木瓜镇经济联合总社创收预计达250万元,全镇10个村集体经济收益突破10万元。
发展乡村产业,要重点把握好产业选择、产品打造、效益提升、利益联结等关键环节。府谷县副县长、木瓜镇党委书记包晨晨介绍,下一步,木瓜镇将持续按照全产业链发展思维,以黄米“土特产”为核心,按照“优产业、深加工、高研发、广营销、创品牌”的发展思路,找准特色定位,擦亮木瓜黄米品牌,全力推动“小黄米”逐步成长为“大产业”,带领群众走出一条特色明显、成效显著的致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