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屿港口
核心提示
2023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北岸经开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按照省委“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行动要求及市委“一五二三四”工作部署,聚焦港产城联动,俯下身子抓产业、一心一意谋发展,全力以赴推进绿色高质量发展,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成效。
妈祖大爱健康城
A
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构建发展新格局
进一步放大临港产业优势的辐射带动能力,策划推进“一康城两基地五组团”,瞄准主导产业招大引强,做大做强。
“一康城”即妈祖大爱健康城。妈祖大爱健康城加快引进一批健康产业重大项目和龙头企业,培育一批有关键核心技术、知识产权、品牌影响力的链主企业。重离子设备取得注册检验报告。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妈祖院区即将竣工验收。启动硼中子公司注册及首台套设备申报工作。莆田学院附属医院北岸分院签订三方共建协议,正在推进专项债申报等前期工作。两岸生技园入园9个项目,已投入运营2个,其中太阳树转为规上企业。厚新大健康中心列入“福建省职工疗休养基地”名单。
“两基地”即罗屿大宗商品储运基地和湄洲湾“煤”“电”一体化基地。罗屿大宗商品储运基地依托罗屿港口资源优势,辐射能力不断增强,项目已纳入《全国大宗商品储运基地布局规划》。2023年,东吴港区持续放大40万吨级大码头效应,1-11月完成货物吞吐量5269.87万吨,同比增长32.8%,继续打破历史同期生产纪录。罗屿8#、11-12#、13-15#泊位工程有序推进,截至11月底,罗屿港口“海进江”货物发运量达到228.28万吨,同比增长583.47%,“通江达海”再上新台阶。罗屿港口铁矿石首次转口东南亚,对台铁矿石中转量连续五年全国第一,港口战略地位日益凸显。湄洲湾“煤”“电”一体化基地主要统筹布局国投湄洲湾煤炭储运集散中心、湄洲湾火电厂三期2*660MW机组、热电联供、海水提取氯化钾、海水提锂、油砂提取等项目,构建“煤”“电”一体化产业联动格局。其中,海水提钾项目实现“当年度招商、签约、拿地、开工”,正在冲刺“一年度投产”。
“五组团”即东吴热力产业园、东吴低碳绿色经济产业园、LNG循环产业示范园、两岸生物技术产业园和绿色新型材料产业园,依托临港优势育龙头、强链条。2023年以来,累计开展招商考察10余场次,新增对接项目40个,对接企业70余家,共签约海水提取氯化钾、优星欧派新材料等15个项目,总投资71.8亿元。
厚新大健康中心列入“福建省职工疗休养基地”名单
两岸生技园
B
推动两岸融合发展 探索发展新路径
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 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的意见》,以海峡两岸生技和医疗健康产业合作区等为载体,深化莆台交流合作。依托“海峡两岸生技和医疗健康产业合作区”成功举办两岸医疗研讨会,进一步加强莆台医疗健康产业合作。加快推进海峡两岸生技和医疗健康产业合作区建设,加强与在大陆从事医疗健康产业台企台商的交流合作,拓展与岛内健康医疗团体、研究机构的联动协作,积极引进台湾医药新品和先进医械投资项目。落实省“66条”、市“35条”以及农业、金融、文教等各领域融合发展措施,加大惠台利民政策知晓、兑现、落地力度。发挥妈祖文化优势,成功举办贤良港天后祖祠“妈祖回娘家”“妈祖海祭”等民俗活动,推动两岸妈祖文化交流。完善“我为台胞办实事”制度机制,经常走访联系台胞台企,及时协调解决台胞台商诉求,建设台胞台企登陆第一家园,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径。
积极推动编制《莆田市岛岸一体融合发展规划》,构建“妈祖文化大旅游圈”,有序推进紫玉湖大爱岛、妈祖植物园、妈祖城贤良湾水上旅游、“海上田园”渔旅、莆禧古城旅游景区及民俗风情街等项目建设。策划打造东部金色山海风情带、妈祖城蓝色活力海湾、绿色生态休闲廊带生态风光带等(串联紫玉湖湿地公园、妈祖体育公园、女儿湾)集经济、旅游和居住为一体的城市滨海新区。天后祖祠夜景工程全面完工,4家星级酒店有序建设,其中“悦海壹号”酒店已投入运营,“十景连线”滨海旅游精品路线展现新貌。2023年前三季度,接待国内旅游人数56.78万人次,同比增长43.9%;国内旅游收入3.54亿元,同比增长44.8%。
海水提钾项目实现“当年度招商、签约、拿地、开工”
女儿湾黄金沙滩
C
深化主题教育成果 推进惠民新成效
第二批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北岸经开区把主题教育同中心工作统筹起来,坚持学以致用、知行合一,注重解决实际问题,注重抓好衔接联动,确保在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上取得实效,实现党员受教育,发展见成效,群众得实惠。
策划生成城市建设品质提升项目28个,总投资202亿元,年计划投资15.9亿元,其中宜居建设工程9个,绿色人文工程4个,交通通达工程9个,安全韧性工程6个;截至2023年11月,已完成投资15.5亿元,占年计划的97.48%,超序时5.81%。北岸经开区保障性安居工程及城市品质提升项目有序推进,农村污水、农村燃气建设工程加快补齐民生“短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严格落实“四个不摘”,确保全区65户219人脱贫户稳定脱贫,脱贫户人均纯收入预计达2.7万元,排在全市前列。扎实推进乡村振兴试点示范工作,1个省级示范村、2个省级试点村以及3个实绩突出村共策划项目15个,计划投资1164.34万元,形成3条示范线,乡村振兴辐射效应凸显。全面推进“五个美丽”建设,202个计划建设点全面建设完成,完成率达100%,山亭镇蒋山村成功入选国家文旅部评审的“全国秋季最美村晚”,全市唯一、全省仅3个。
持续保障民生投入,民生支出4.02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2.04%。社会保障更加有力,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城镇职工月人均养老金分别提高6.5%、4%。建设“数字乡村”网络覆盖,完成千兆网络建设5000户。以“食安创城”为抓手,开展治理“餐桌污染”“食品放心工程”,守护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严守耕地保护红线,筑牢粮食安全根基,探索建立“3+N”耕地保护“田长制”,实现“耕地一张图、田长一本账”,全区3.4875万亩耕地、划分172个耕地网格,耕地保护更加精准有力。坚持教育优先发展,6个教育工程先后竣工并投入使用,“班班通”加快更新换代,“智慧校园”建设不断完善。新办莆田市外国语学校高中部和荆泽高级中学,增加1500个普通高中学位供给。成立43个区、镇、村三级“奖教奖学”基金协会,尊师重教氛围更加浓厚。持续完善配强基层医疗设施,对忠门镇中心卫生院、43家卫生所进行提升改造,建立上下联动的巡诊机制,推动第一医院优质医疗资源下沉;让群众在家门口享受优质医疗服务。积极谋划推进安居工程,完成西前安置区三期、四期、五期室外工程配套设施建设,西亭安置区正式用电送电。建立健全困难群众主动发现机制,发放低保、特困、临时救助、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等补贴2200多万元,惠及困难群众5000人次,做到应保尽保、应救尽救、应帮尽帮。工会、共青团、妇女、儿童、老龄、残疾人等事业取得新进展,获评福建省劳模1名、全国最美家庭1户。
中秋文艺晚会暨妈祖平安家宴活动
紫玉湖湿地公园
妈祖城海堤路
深入推进“党建引领、夯基惠民”工程,科学细分网格228个、单元3534个,配备网格长227人,单元长2945人,形成五级穿透治理架构。将离退休党员、重点企业党员负责人、海安巡逻员等红色力量纳入网格组织体系,选优配齐227名网格党小组长、916名党员联系户,党组织覆盖、工作覆盖更加有形有效。扎实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大化解大察访“百日攻坚”行动,实行一个问题、一名领导、一个专班、一个方案“四个一”工作机制,共排查矛盾纠纷698件,化解617件,化解率88.39%。
千帆竞发,奋楫者先;中流击水,勇进者胜。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北岸经开区全区上下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锚定目标、同心同向、真抓实干、善作善成,奋力推进“一康城两基地五组团”建设,为奋力谱写莆田绿色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作出北岸新的贡献。
文 / 林胜奕 图 / 黄国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