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崇左市江州区探索社区拥军与社会治理同向发力——
社区拥军,打通“最后一公里”
■文 雁 蒋小斌 陆冬灵
找准“金钥匙” 牵住“牛鼻子”
社区“兵支书”赢得信任
“全社区有军属326户,各类优抚对象271人。”
广西崇左市江州区新和镇兴和社区是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2020年4月,社区成立党总支部之初,积极探索“党建引领+社区治理”路子,创新推出红心、热心、暖心、放心“四心”服务。“拥军工作不断线,拥军质量有提高。”这一理念让搬迁军属的尊崇感获得感普遍增强。
兴和社区设有9个便民利民中心,在区委、区政府支持下,社区党总支部、网格党支部、(党员)楼栋长等,带领群众共同参与社区建设、融入社区生活,共同做好新时代双拥工作。
2023年12月13日,江南街道大村球场上,村党支部书记唐广青埋头从刚收回来的芋头堆里挑选个头大、品相好的装箱。这是他和乡亲们准备送给驻军某部官兵的绿色食品。
唐广青是江州区众多“兵支书”的一员。近年来,江州区将一批政治素质过硬、文化水平高、奉献意识强的退役军人吸收到社区“两委”中。截至目前,全区118个村(社区)共有退役军人村(社区)干部35人,其中“兵支书”13人。“兵支书”“兵两委”通过社区拥军解决社会治理难题,通过提高社会治理成效营造社区拥军良好氛围,赢得居民的首肯和信任。
石景林街道丽金社区地处城南新区,辖区面积较大,分为6大网格,26个街区,共有商铺10680家。这里常住人口和流动人口比较多,社情复杂,社区治理难度相对较大。社区党委与武警某部党委结成共建对子,以党建促共建,取得显著成效。社区先后被表彰为“全国最美志愿服务社区”“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社区”,武警某部各项工作走在所在部队前列。
纾困“面对面” 解难“心贴心”
居民满意度持续提高
“感谢江州区有这么好的拥军举措,我一定照顾好小家,支持丈夫在部队好好干。”军嫂赵玉红的一番话,道出了随军随调家属的心声。
她的丈夫在驻军某部担任营长,难以照顾上家,是赵玉红一人带大两个子女。2019年,赵玉红通过招考被龙州县武德乡录用,但两个子女仍留在崇左市上学。2022年八一建军节前夕,居委会利用有关部门调查摸底时反映了这一情况。很快,在区领导关心支持下,赵玉红和另外4名需要照顾家的军嫂调整到街道服务中心上班。
像赵玉红一样在社区拥军活动中直接受益的,还有某部12名未婚干部。社区把解决部队年轻官兵的婚恋问题放在心上,积极协调当地银行、税务等单位定期开展联谊活动,为军地青年牵线搭桥。
2021年底,武警某部干部余田过参加社区组织的军地联谊活动,幸运地与广西民族师范学院附属第四小学教师吴新如牵手走到一起。“子女上学,官兵婚恋,老人吃饭,出行乘车,生病住院……军人军属生活的方方面面,检验着社会治理成果。”江州区区长李红兰说,“社区拥军与社会治理同向发力,就应该下大力气把这些看似‘婆婆妈妈’的事做好。”居委会之间经常比着干,这些事怎样不小看、如何不拖延、谁办得更认真。
江州区石景林街道作为崇左市市域社会治理试点单位,着力构建“区—街道—社区—居民小区—楼栋单元”的五级网格体系,划分216个网格,1081个网格单元。216名网格员中军属16人、退役军人48人,初步实现“人在网中走、事在格中办”。街道办事处主任何碧丽说,居委会在社区拥军工作中的地位、作用特殊,居民的满意度明显提高。
传承“鱼水情” 保障“暖兵心”
拥军服务站应运而生
2023年12月14日,在社区拥军服务站协调下,崇左市新华书店江州分公司副总经理郭春花一大早就带着4名员工拉着一车书籍来到驻军某部营区,组织开展优质图书进军营活动。
崇左市新华书店江州书城工作人员走进某部,组织开展优质图书进军营活动。黄献生 摄
很快,官兵就围拢过来,争相挑选喜欢的读物。郭春花和员工们一边摆放图书,一边耐心地回答官兵的提问。据她介绍,专项活动始于2018年,图书种类涵盖政治、军事、人文、科技等不同类别。除此之外,官兵还可凭证借阅。
“拥军不只是政府的事,要做到全员发动、人人参与,各个社区发挥着及时沟通情况、准确反映社情民意的特殊作用。”江州区有关领导说。
目前,经过社区穿针引线,当地已有645家企业加入“崇左市拥军服务联盟”,涵盖金融保险、餐饮娱乐、医药、文化旅游、交通物流、教育培训等行业,为军人军属、退役军人、优抚对象提供优先、优惠、优质的菜单式服务。此外,近100家社会组织创建社区(村)拥军优属服务站、老兵之家等基层服务平台近20个,常态化开展拥军优属活动,长期从事拥军优属活动的志愿者超过5000人。
2023年6月,崇左市在江州区奇石林公园举行仪式,宣布挂牌“国防·双拥主题公园”,开通6条“崇军公交专线”。官兵代表、社区工作者50多人应邀参加挂牌仪式。各社区拥军服务站闻讯立即行动,及时向社区居民宣传崇左市倾心打造的这一暖心工程。
市民带孩子在“国防·双拥主题公园”了解英模事迹。黄献生 摄
某部营长唐鸿毅说,事关军人后路、后院、后代的事,江州区不打折扣、不讲条件,努力做得更好。“军人、退役军人的子女到我们幼儿园入学,费用一律打8折。”江州区恒昌幼儿园开办人、退役军人黄恒昌表示。
选强“带头人” 唱好“同心曲”
双拥“村史馆”助力振兴
社区拥军,关键在选强用好带头人。
在江州区江南街道沿山社区,有一个“拥军之家”,经常有干部群众和游客前来参观学习。
从2018年开始,沿山社区党委书记、退役军人黄朝能在自家建成并不断完善“拥军之家”,近年来先后有1600多名中小学生、200多名适龄青年到这里接受国防教育,社区先后有20名适龄青年在“拥军之家”影响下从军报国。
沿山区那渠屯境内的江州区第三小学,前身是驻军某部子弟学校,学校坚持把弘扬双拥传统作为学生思政课的重要内容。近年来,驻军部队助力乡村振兴,支援那渠屯打造休闲村庄、富裕村庄、宜居村庄,村民主动开展各种拥军活动。从2018年起,江州区指导那渠屯建设国防教育馆,在新建小区昌泰城打造国防教育一条街,在那渠屯“丰收节”上组织军民表演节目,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双拥典型。
驻军官兵应邀在“拥军之家”开展国防教育。邓世光 摄
“屯里也有好故事”。2023年6月,那渠屯国防教育馆挂牌,江州区在这里召开现场会,推广那渠屯的经验做法,拥军优属活动在各个社区遍地开花。
太平街道马安村曾发生过许多可歌可泣的爱国拥军故事,至今,村后山顶上还保留着当年村民为支持解放军剿匪存放粮食的仓库,以及守护仓库的工事遗址。马安村建起了“村史馆”,展示不同时期拥军优属、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图文资料,同时修复战场遗址,开发红色研学和中小学生军事拓展等项目。
当地群众参观马安村“村史馆”。黄献生 摄
前不久,各社区陆续开展2024年上半年征兵宣传。“适龄青年从军报国的热情很高,社区功不可没!”江州区人武部领导说。
“拥军的人受敬重,重视拥军工作的地方风气好。”黄朝能相继被表彰为广西“爱国拥军模范”、广西“最美退役军人”、崇左市“最美退役军人”、崇左市“最美拥军人物”,江州区多次被广西军区评为“征兵工作先进单位”,先后8次被命名为“自治区双拥模范县(区)”。
题图摄影:黄 坚 邓世光
本版图片设计:王秋爽
社区拥军到心坎 官兵一心练精兵
上面千条线,底下一根针。社区拥军,关系优抚对象切身利益,关乎军人军属尊崇感获得感。实践证明,建强建好社区党组织,工作能够开展得更有力度,社区拥军也能“拥”到军人军属和各类优抚对象心坎上。
——社区工作人员 岑 妙
社区的工作,很多时候是“补职能之缺”和“填管理之空”。从这个意义上讲,社区拥军的意义也在于“补缺”和“填空”。感谢我们社区围绕军人军属所急所盼,干好了一些其他部门干不了、顾不上的事情。
——社区军嫂 张雅欣
战友们平时交流,经常会聊起这种情况:家中有需求,有时不好张口提出来,是细心的社区工作人员及时发现并帮助解决了困难。家庭是社会的细胞,社区是家庭的港湾。拥军社区,凝聚军民深情厚谊;社区拥军,让平常的日子更加温暖。
——某部警士 蒋汇源
平常日子的军爱民、民拥军,贵在一个“情”字:多少军人军属的“心想”,在社区工作者的努力下“事成”。人民群众把尊崇关爱献给了子弟兵,子弟兵回报人民群众的厚爱,就是苦练精兵,为祖国和人民守护好和平。
——某部排长 汤高杰
找准契合点 双拥有落点
■广西崇左市江州区双拥工作领导小组组长 梁金昌
前不久,第六届中国(上海)社会治理创新实践案例对外发布,60件既有基层社区“烟火气”“泥土味”,又有国际大都市“科技范”“时尚感”的案例脱颖而出。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这让我们对社区治理与社区拥军同向发力有了更多思考,也有了更坚定的信心。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完善城乡社区治理的意见》要求,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有效发挥基层政府主导作用,注重发挥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基础作用,统筹发挥社会力量协同作用。在社区治理与社区拥军实践中,政府、社会、居民不同主体同向发力,就能“民有所呼,我有所为”,把好事办实、把实事办好,真正办到军人军属和各类优抚对象的心坎上。
军爱民、民拥军,历来是我党我军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军民共建是社区拥军的一条重要经验。党的十八大以来,军民共建开创了向纵深发展的崭新局面。在共学党的科学理论、共育军地通用人才等方面,在创建双拥模范城(县)的末端落实、激发国防教育的基层动力等活动中,社区治理和社区拥军有着不可替代的独特优势。
小事做好有一个前提,就是把你的“心想”放在我的“心上”。社区在解决具体矛盾和问题的过程中,积极探索基层双拥工作特点规律,主动把解决一时一事的具体方法上升为制度规定,从根本上改变因人设事、事因人变的状况。实践证明,把握好社区拥军与社会治理的“契合点”,就能找准两者的“发力点”,双拥工作就一定能走出临时观念、告别临时做法,时时“在状态”:让军人军属和各类优抚对象时刻感受“双拥在基层,关爱在末端”的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