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宝鸡信息 宝鸡资讯

陕西省“十二五”气象事业发展规划

(来源:网站编辑 2023-11-22 02:11)
文章正文

  目  录
  一、发展现状及面临的形势    1
  (一)“十一五”取得的新进展    1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5
  (三)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6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8
  (一)指导思想    8
  (二)基本原则    8
  (三)发展目标    8
  三、主要任务    10
  (一)以科技创新和机制创新为先导,加强气象防灾减灾能力建设    10
  (二)以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拓展点,增强应对气候变化能力能力    12
  (三)以推进城乡气象服务均等化为着力点,强化气象为“三农”服务能力建设    13
  (四)以大力推进气象现代化建设为要务,增强整体实力和保障能力    14
  (五)推进气象科技创新体系和气象人才体系建设,不断增强事业发展的软实力    15
  四、重点工程    17
  (一)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    17
  (二)关中—天水经济区气象防灾减灾工程    18
  (三)气候变化应对决策支撑系统工程    19
  (四)交通气象服务工程    20
  (五)防雹增雨跨区域协同作业体系建设    20
  (六)突发公共事件气象应急体系建设(二期)    21
  (七)山洪地质灾害等易灾地区气象预防工程    22
  (八)基层气象台站基础设施建设及软实力提升工程    22
  五、保障措施    23
  (一)进一步加强气象工作组织领导    23
  (二)全面落实省部合作协议    24
  (三)加强地方气象法规与标准体系建设    24
  (四)持续加大对气象事业的投入    25
  (五)加强国内外合作与交流    25
 
  一、发展现状及面临的形势
  (一)“十一五”取得的新进展
  “十一五”时期,在中国气象局、省委和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省把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气象事业发展若干意见》、《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气象事业发展的意见》、《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意见》等政策与推进“十一五”气象事业发展规划紧密结合,以项目带动促进气象现代化建设,全面提升气象防灾减灾和应对气候变化能力,促进全省气象事业的快速可持续发展,陕西气象整体实力显著提高,进入国内先进行列。
   1.公共气象服务质量与效益显著提升。全省因气象灾害造成的人员死亡数由上世纪90年代年均120人左右下降到目前年均30人左右,气象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占GDP的比例从上世纪80年代4%左右下降到目前2%左右。在抗震救灾、防汛抗旱、重大活动保障、重点工程建设中提供了优质的气象保障服务。强化决策服务的主动性、敏感性、综合性,通过制定决策气象服务周年方案,气象专题服务材料已成为政府决策的重要依据。打造了公共气象服务系统平台,突出了政府决策、突发公共事件气象保障应急能力、公众满意度和气象服务科技含量。近4年连续开展了气象服务满意度、覆盖度、风险关注度和服务效益评估工作,编制和发布年度陕西气象服务评估白皮书,气象服务公众满意度逐年提高,2010年公众气象服务满意率达90%。
  2.事业发展的政策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十一五”期间,省委、省政府和各级地方政府领导高度重视气象工作,多次亲临气象部门检查指导气象工作,指挥气象防灾减灾。“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成效显著,初步实现了部门管理向社会管理的转变,在气象探测环境保护、气象信息传播、施放气球、防雷减灾等方面实现社会化管理,开展了许可审批、执法检查、案件查处等工作。出台了我省首部气象类政府规章《陕西省人工影响天气管理办法》,《陕西省气象灾害防御条例》颁布施行。省政府或政府有关部门下发气象规范性文件30余件,开展气象法制宣传教育活动50余次,发布气象地方标准16项。
  3.现代气象业务体系建设迈上新台阶。以项目带动计划的实施引领现代气象业务体系建设,成效显著。省局层面共安排重点建设项目131个,带动市、县局争取和自立项目近2000个,共计投入2.05亿元。依托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发布平台、渭北果业防雹增雨体系、应急气象服务系统、区域气象观测站网、新一代天气雷达建设等重点项目带动,强化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能力。围绕制约陕西经济发展的“水、旱、能源和生态”等瓶颈问题,与地方政府共建了“渭河流域气象预警中心”等四个中心。气象综合观测网建设日臻完善,初步建成了全省地面自动气象观测站网、土壤水分监测网、天气雷达监测网、雷电观测网、生态气候环境监测网和区域气象观测网等站网,监测能力明显加强。
  4.预报预测技术取得长足进步。开展了精细化气象要素预报、定量降水预报、灾害性天气落区预报和气候影响评价、短期气候预测业务。初步建立了暴雨、冰雹、雷电、高温、大风、寒潮、大雾等灾害性天气的临近、短时和短期监测预警业务。完善了省、市、县三级气象预报预测业务平台,气象预报的精细化程度逐步提升,突发气象灾害的临近和短期预报能力大幅提升。近年来,我省晴雨预报准确率保持在85%以上,月气候预测准确率达60%-70%。专业及专项气象预报业务领域不断拓展,服务产品不断丰富。
  5.应对气候变化和气候资源开发利用工作打开了新局面。应对气候变化业务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完成了《陕西气候变化评估报告》、《陕西省暴雨洪涝灾害风险区划报告》的编制。完成全省风能、太阳能资源普查评估。开展了应对、适应与减缓气候变化的决策气象服务工作,对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重大(极端)气候事件进行分析和评估,提出决策建议,受到政府和社会公众的好评。开展了陕西主要气象灾害普查、风险评估和区划,编辑出版了《陕西天气气候灾害图集》。我省被列入全国5省8市开展低碳试点工作的地区之一,省气象局也被定为技术主持单位。
  6.科技和人才实力进一步增强。“十一五”期间,省局投入科研经费1931万元,发表科技论文772篇,其中,核心期刊208篇,16篇被SCI或EI索引。获省部级科技奖励22项142人次,其中,二等奖8项,三等奖14项。通过大力实施人才强局战略,全员职工中本科以上学历比例由28.3%提高至52%,高级职称比例由9.6%提高到12.79%。正研级专家由7人增加到14人,新增国家级首席预报员2人,省有突出贡献专家2人,省“三五人才”二层次人选5人、三层次人选36人,中组部“西部之光”访问学者3人,中国气象局西部优秀青年津贴人选3人次。
  7.台站基础设施建设成果丰硕。开展台站综合改造,实施基建项目162个、业务项目49个。完成了33个台站的业务用房建设、16个台站环境整治和55个台站的道路、围墙、护坡等修复。完成了49个基层台站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有力推进了我省一流台站建设。进一步加强气象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全省县以上气象局103个应创建单位100%建成文明单位。其中,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增加了3个,省级文明单位增加了13个,市级文明单位增加了9个。省局连续5年被省文明委授予“最佳厅局”称号。
  这些成就的取得,为我们争取“十二五”更快更好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综合气象观测能力亟待提升。对大范围灾害性天气,特别是对中小尺度灾害性天气监测、预警能力还较低。在城市、交通及应对气候变化和开发利用气候资源等方面观测基础薄弱。
  ——气象预报的准确率和精细化水平与政府需求、先进省份相比差距较大。短时临近和中小尺度强对流天气预报水平较低,定量降水预报能力不足,中期天气综合预报缺少有效方法,专业气象预报预测科技含量不足。
  ——突发公共事件的气象应急体系还不完善。政府统一领导、部门各负其责、有效联动的应急减灾组织体系不够健全,基层气象应急能力和队伍不能满足新时期应急体系建设的要求,预警信息发布渠道、发布时效和覆盖面亟待提升。
  ——气象为“三农”服务的能力比较弱。针对设施农业、精准农业的专业气象观测网和农业气象灾害监测网建设滞后,现有监测站网不能满足现代农业气象服务需求。
  ——全省气象事业的发展不平衡,基层发展相对滞后。由于历史和地方经济原因,陕西基层气象台站基础设施建设欠账多、底子薄、建设滞后,严重制约了基层气象台站整体工作的全面推进,基础设施标准和配套水平亟待提升。
  ——气象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不强,领军人才缺乏。气象科技创新对业务发展的贡献率不高,科技内涵不足。高层次骨干人才偏少,尤其缺乏学科技术拔尖人才、领军人才和优秀的经营管理人才,人才核心竞争力较弱。
  (三)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加剧和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气象工作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的地位更加重要,挑战更加严峻,责任更加重大。“十二五”时期,我省气象事业发展空间巨大,机遇和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
  1. 构建和谐社会,建设西部强省,对气象防灾减灾提出了新需求。“十二五”期间,我省生产总值预计年增长12%以上,到2015年经济总量将翻一番,达到2万亿,将跨进中等发达省份行列。气象灾害防御工作关系陕西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关系到人民群众福祉安康,在陕西经济社会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日趋突出。有效应对气象灾害,减损失保增长,给气象工作带来了新挑战。
  2. 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全面实施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促进发展方式转变,为气象事业提供了新机遇。伴随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建设展开和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的实施,我省位居西部大开发桥头堡的战略地位日渐凸显。同时,陕西也将进入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时期,绿色、低碳、安全成为发展的主流,新能源、生物资源、水资源保护及合理利用,轨道交通、高等级公路、电力生产与用电负荷预测、电网安全等对天气敏感的行业和部门,对气象服务的专业性、时效性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公众对与生活、出行、健康密切相关的气象信息更加关注,对精细化、个性化、无缝隙天气预报的服务需求日益增长。
  3.加强城乡统筹发展,有效解决“三农”问题,对气象工作提出了新任务。围绕“十二五”农业农村工作确定的增强自主发展能力,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巩固农业基础地位,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思路,省政府要求在“十二五”建成结构科学、布局合理、功能先进的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公共气象服务均等化水平要基本适应我省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气象事业发展方式为主线,大力推进气象科技创新,深化改革开放,全面贯彻中国气象局和省委、省政府的战略部署,紧紧抓住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和我省三大区域发展的战略机遇,着力加强一流装备、一流技术、一流人才、一流台站建设,不断提高气象预测预报能力、气象防灾减灾能力、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和开发利用气候资源能力。坚持需求牵引、服务引领,不断提高公共气象服务水平。面向民生、面向生产、面向决策,努力构建有陕西特色的气象现代化体系,适度超前建设气象强省,为陕西在西部率先实现全面小康提供一流的气象服务和保障。
  (二)基本原则
  ——坚持面向需求,服务引领
  ——坚持一流目标,加快发展
  ——坚持科技创新,人才强业
  ——坚持统筹集约,协调发展
  (三)发展目标
  1. 总体目标
  到“十二五”末,陕西气象防灾减灾能力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其中,关中-天水经济区气象服务能力、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处于国内同类领先;气象服务于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处于全国中上水平,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工作处于全国领先。加速推进陕西省气象现代化建设进程,进一步完善现代气象业务体系,使陕西气象事业整体实力位居全国省级先进行列,若干领域达到全国领先水平,较好满足陕西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对气象工作的需求。
  2. 主要指标
  “十二五”时期陕西气象事业发展主要指标 
  突发灾害性天气预警信息发布提前3-5小时 
    气象灾害监测率和公共气象服务信息覆盖率达95% 
    公众气象服务综合满意度保持在90%以上 
  暴雨预报准确率和短期气候预测水平在现有基础上提高1-3% 
  所有乡镇建有气象站 
   对有条件进行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的区域实施全覆盖,人工防雹增雨(雪)作业效益提高10%,人影作业点的标准化率达100%。 
  建设4-6个满足地方经济建设需求的大气科学实验室 
  农村气象灾害损失和因灾死亡人数减少30% 
  雷电防护检测覆盖率达90%,农村防雷工程建设覆盖率达10%。 
  30%基层台站建设达到一流水平 
  具有省级以上水平的领军人才或骨干人才达50人以上
  三、主要任务
  (一)以科技创新和机制创新为先导,加强气象防灾减灾能力建设
不断完善气象防灾减灾机制。加快建立“监测预报、预警服务、风险评估、应急处置、应对防范”有机统一的气象防灾减灾工作机制,完善“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建设多部门联动、多环节一体化的气象灾害早期预警平台,提高预测预防气象灾害的水平。
  强化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加强灾害性天气预报预警和实时监测分析,做好灾害性、关键性、转折性重大天气预报和趋势预测,重点加强暴雨、大风、大雾等灾害及其影响的中短期精细化预报和雷电、冰雹等强对流天气的短时临近预报服务。建立和完善上下左右联动、区域流域联防的气象灾害监测预防体系,重点做好农村、江河流域、地质灾害易发区域的气象灾害监测预警,消除监测盲区。依托社会资源建设多种手段互补的气象信息接收设施,完善突发公共事件预警发布平台。
  强化城市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和应急防御。针对关-天城市群的建设需求,加强对突发强降水、高温、雾霾等城市气象灾害和高影响天气的监测预报预警,建立适应城市网络化管理的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体系。完善与交通、市政、电力、旅游等城市运行部门的气象灾害应急响应联动机制。开展满足城市居民生活多样化需求的精细化气象服务。做好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等重大活动气象保障服务。
  加强交通气象服务。针对国家提升陕西作为西北交通枢纽的需求,联合交通部门重点建设覆盖高速公路网、铁路网等重要地段的交通气象监测系统。加强对大雾、强风、强降雨、降雪、冰冻等交通气象灾害及路面温度、积雪厚度、路面结冰、能见度等气象条件的监测分析和预报预警。
  强化人工影响天气。建设陕北旱区人工增雨基地(榆林)和关中粮食主产区人工增雨防雹基地(宝鸡),构建跨区域联防立体作业网。建设作业效果评估对比区,开展各种人影设备作业效果的对比分析。完成省内所有人影作业点的标准化建设。完善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系统,建立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决策指挥系统,增强人工影响天气业务支撑能力。
  增强雷电防护服务能力。建立基于大气电场仪的雷电临近预警系统,向能源、重化工等重点行业提供雷电临近预警专业专项服务。加强对住宅小区雷电检测的推进力度。积极拓展新的防雷检测服务领域,开展在线雷电保护器的检测工作。在我省“2010年农村防雷示范工程”五个试点村防雷工程建设的基础上,力争“十二五”农村防雷工程建设覆盖率达到10%。
  (二)以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拓展点,增强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和开发利用气候资源能力
  加强气候系统监测和应对气候变化服务。建设和完善气候综合监测系统,加强气候变化领域的观测与研究,提升减缓与适应气候变化的科技支撑能力。加强生态环境遥感动态监测,科学估算我省生态建设的减排贡献。针对气候变化与粮食安全、气候变化与灾害管理等应对气候变化热点问题,提供高质量的决策咨询服务信息。加强气候变化对陕西粮食安全、经济安全、水资源安全、生态安全等方面的影响评估。开展渭河综合治理、陕南山区移民搬迁等重大工程建设和陕北能源化工基地等区域经济开发项目的气候可行性论证。
  加强气候资源开发利用服务。发展基于高分辨数值模拟和多种探测手段的现代气候资源调查评估技术,建立气候资源数据库和区划指标体系,加强风能、太阳能和空中云水资源等气候资源的监测、评估,提高气候资源的开发效益和利用水平。建设风能观测网,建立风电场中尺度数值预报系统,开展风电场风电功率预测服务。开展太阳能光伏发电和热发电预报技术研究。
  (三)以推进城乡气象服务均等化为着力点,强化气象为“三农”服务能力建设
健全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开展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形成精细化的农村气象灾害监测预报能力。建设建立多种手段互补覆盖广的农村气象预警信息发布网络。构建有效联动的农村应急减灾组织体系,开展农村防灾减灾示范点建设,发展农村信息员队伍和基层突发公共事件气象应急队伍。建立完善以预防为主的农村气象灾害风险管理机制,积极引导和推动农村气象灾害应急准备认证、农村气象信息服务站建设及农村防雷避雷设施建设。
  完善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围绕我省实施农民增收七大工程,开展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建设,建立适应农业生产区域性布局的农业气象观测网络系统。强化农业气象观测和试验,加强农业气象监测预报和服务系统建设,提高干旱、暴雨、冰雹、大风、低温冷害、高温热害等重大农业气象灾害预测预报能力。完善现代农业气象业务系统及评估系统,发展农业气象灾害预警、产量预报以及人工影响天气业务,提升粮食安全的气象综合保障能力。建设省、市两级农村用户气象服务中心,实现所有乡镇和行政村气象信息服务站全覆盖。
  (四)以大力推进气象现代化建设为要务,增强整体实力和保障能力
提升公共气象服务能力。加强决策、公众和专业专项气象服务系统建设。加强面向防灾减灾、应对气候变化、新农村建设等重点领域的决策气象服务能力建设,提高决策气象服务的针对性和影响力。加强面向农业、水利、林业等重点行业的专业气象服务能力建设,提升专业专项气象服务的科技含量和精细化水平。充分利用各种社会资源和传播载体,完善气象信息发布体系。
  强化综合气象观测基础。科学构建综合气象观测系统,改进观测手段,加快推进观测自动化,强化技术装备保障,提高观测数据综合应用水平。加快建设风廓线雷达、气溶胶、GPS/MET等新型探测设备,开展城市大气环境、旅游、电力等专业气象观测。
全力推进基层气象台站建设。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统筹规划和指导,有序、有效地推进基层气象台站业务用房及路、水、电、暖等配套设施综合改善。优先安排艰苦气象台站综合改造项目。加快三类以上艰苦气象台站值班用房建设。落实国家对西部地区和艰苦气象台站的相关政策。
  增强资料应用和装备保障能力。建立完善气象基础数据库、专题数据库及数据服务系统。升级省、市气象通信网络和装备保障系统。建设省、地、县三级高清晰电视会商系统。增强气象信息系统安全能力。
  (五)推进气象科技创新体系和气象人才体系建设,不断增强事业发展软实力
加快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加强气象重点开放实验室建设,改进和完善科研开发成果的考核评价机制,确保科研成果向业务能力的有效转化。围绕业务发展,把主要的科技资源引导到解决业务关键和核心技术的研发与攻关上,切实提高科技对业务发展的支撑能力。
  加强重点领域科学研究。加强对气象灾害孕育、发生、发展、演变、时空分布等规律和致灾机理的研究,加强防灾减灾关键技术研发,加快建设公共气象服务系统,不断丰富服务产品,拓展服务领域。加强对各种气象灾害和其他自然灾害之间、灾害和生态环境、灾害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研究,提高气象灾害风险综合评估水平。加强人工影响天气、经济作物气象业务、农业遥感技术的富有地方特色的气象业务研究,推进科研成果转化。
  加强人才体系建设。以学科带头人、业务科研骨干和高素质领导人才队伍建设为重点,优化人才布局、创新体制机制、营造人才成长环境,在关键业务科研领域培养造就一批带头人,形成一支具有影响力的科学家和预报员队伍及一批创新团队。健全气象教育培训体系,全面提升气象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
  完善气象教育培训体系。加强省级气象培训能力建设,完善远程培训平台建设,发挥其在提升气象从业人员素质和岗位能力培训中的主渠道作用。实施“强基工程”,大力开展气象职工上岗培训和岗位能力培训。适应气象现代化建设需要,大力开展新技术、新方法以及科学管理等方面的大规模轮训。面向政府和行业用户,大力开展有关防御气象灾害和应对气候变化以及风能太阳能开发利用等知识培训。
  推进气象文化建设。推进气象科技与文化的互动,把先进气象文化建设融于各项业务服务工作中。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经常性的职业道德教育活动和业务技能竞赛。推进基层台站图书室和文化设施建设。树立和宣传先进典型,弘扬气象工作者优良传统和作风。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活动,不断满足干部职工的精神文化需求。
  四、重点工程
  根据《陕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五个五年规划纲要》的目标要求,与中国气象局气象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重点项目和陕西省“十一五”气象在建项目相衔接,“十二五”陕西气象事业发展重点实施以下八项工程,总投资估算14亿元。
  (一)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
  建立省级、市级、粮食主产县和5个现代农业示范基地所在县的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建立航空遥感监测及农业气象灾害移动观测和野外调查系统,实现全省农业气象灾害信息的实时监测、预警和评估。在全省39个苹果基地县、13个大枣重点县、11个猕猴桃重点县、13个柑橘重点县、7个万亩以上设施蔬菜区建立作物小气候监测和实景观测站。建设乡镇气象预警电子显示屏3000块。建设覆盖全省70%行政村的气象预警高音喇叭自动播报系统共20000个。在乡、村建设乡镇气象协理员和村级气象信息员队伍,到“十二五”末实现全省所有乡村全覆盖。
  对省级气象灾害应急服务系统进行升级改造,建设市、县级农村气象灾害应急信息发布终端及监控平台。建设省、市级农村用户气象服务中心。采取自建、共建与搭建等方式,建设乡、村气象信息服务站,安装气象服务终端1万台。围绕陕西主要经济林果产业布局,在省、市、县三级建设农用天气预报和产量预报服务系统,建立省级、市级和7个万亩连片设施蔬菜生产基地县的设施农业气象服务系统。建设省、市级农业气象服务网站,开展精细化农用天气预报、灾害监测预警信息的全方位系列化服务。
  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工程总投资估算21400万元。
  (二)关中—天水经济区气象防灾减灾工程
结合“关中-天水经济区”战略定位和发展目标,打造陕西长安大气科学实验基地,建设城市大气边界层、人工影响天气、雷电防护、气溶胶观测等八个重点实验室,着力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根据“一核、一轴、三辐射”的空间发展框架体系,完善综合气象观测网,建立城市、旅游、能源、交通、环境、农业等观测站网,搭建相应的公众气象服务系统平台。完成商洛新一代天气雷达建设和省、市级移动多普勒天气雷达建设,实现对气象服务重点区域和突发性天气灾害频发地区的监测全覆盖。完善关中城市群气象监测站网建设,建立全省大中城市大气成分和城市小气候观测站网。
  关中—天水经济区气象防灾减灾工程投资估算32800万元。
  (三)气候变化应对决策支撑系统工程
建设风能、太阳能资源监测网和业务服务系统,开展风能、太阳能精细化评估及发电量预报。在陕北建设20-30个风能观测站,组成陕西风能监测网。建设12-15个太阳能资源观测示范站,建立太阳能应用及研究平台。建立应对气候变化影响评估、气候预测决策支持系统,建设高性能计算机系统,提升气候预测和气候应用业务能力。建设陕西省三级温室气体监测网络,包括3个重点区域中心站、3个本底背景站、12个地市级站和重点能源化工基地。建立温室气体监测数据中心与评估中心,开展陕西各区域温室气体的动态监测及变化分析评估。在渭河综合治理、山洪地质灾害防治、生态陕西建设、陕南移民搬迁和灾后重建等重大工程中开展气候可行性论证。建立风电场风电功率预测业务服务系统,开展太阳能光伏发电和热发电预报技术研究。
  气候变化应对决策支撑系统工程总投资估算3700万元。
  (四)交通气象服务工程
  建设覆盖全省的交通气象监测预警网,在全省“两环三纵七横六辐射”高速公路网沿线建设自动气象站200个、能见度监测站200个、路面结冰监测站100个。在秦岭和全省其他气象灾害易发地段加装100套特种交通气象灾害观测仪器。建立基于WebGIS具有实时监控、检索查询、分析处理、自动报警等功能的交通气象监控预警平台。按照40km间距,在我省高速公路沿线布设150个气象电子显示屏。开展全省主要高速公路和铁路干道雷电易发区防雷设施建设,完成150个点的防雷设施安装、升级。建设10-20个铁路沿线电线积冰自动观测站。
  交通气象服务工程总投资估算7700万元。
  (五)防雹增雨跨区域协同作业体系建设
以提升人工影响天气监测指挥与作业评估能力为目标,建设区域级人工影响天气综合基地,建立作业装备、监测预报、作业指挥、效果检验、技术支撑保障等人影业务体系。建设陕北旱区人工增雨基地(榆林)和关中粮食主产区人工增雨防雹基地(宝鸡)。建设8架增雨飞机,地面布设1000套增雨防雹火箭、高炮和100套地面碘化银燃烧炉,形成较完善的陕西人影跨区域联防立体作业网。依托渭南人影飞机制造基地,开展人影增雨新技术开发。建设榆林、延安、宝鸡、汉中4套机载大气粒子探测系统,在全省布设60套固定、20套移动人影特种观测设备,形成综合、立体、连续的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监测网。建设2个100×100公里人影作业效果评估对比区,开展飞机、火箭、高炮、烟炉等各种人影设备作业效果的对比分析。完成全省100%人影作业点的标准化建设。
  防雹增雨跨区域协同作业体系建设总投资估算22450万元。
  (六)突发公共事件气象应急体系建设(二期)
  建立先进的气象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和多部门信息共享系统,建成全省救灾减灾部门多功能视频会商系统。加强基层气象灾害应急处置,建立健全应急联动机制,完善应急移动气象台和灾害性天气现场直播系统建设,提高移动应急保障能力。
  建设市级应急移动气象台,配备应急移动车、移动多普勒雷达等设备。建设移动应急气象服务终端信息发布平台,推广掌上移动气象台终端3万部以上。在陕南和陕北分别建立一个气象信息灾难备份中心。建设气象应急物资战略储运西安分中心,具有储备、测试、保养、运输的功能,能够满足中国气象局各类应急物资、大型装备、常规器材以及特种设备的供应管理。增强省、市气象技术装备保障能力建设,建立设备运行监控保障平台。
  突发公共事件气象应急体系建设总投资估算8600万元。
  (七)山洪地质灾害等易灾地区气象预防工程
  在重点防范区域、高山地带和气候条件复杂区域加密布设2要素、6要素区域气象观测站470个和302个,建设移动暴雨监测站34个,新建闪电定位监测仪3部(汉中、商洛、安康)和GPS站点5个,在山洪、地质灾害多发区和易发区建设实景监控系统1500个,提高对中小河流和山洪地质灾害易发区中小尺度强天气监测预警水平。在汉中、安康、商洛建立 3个“山洪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中心”,建设山洪地质灾害预警发布平台,构建秦巴山区山洪地质灾害预警信息发布网络。
  山洪地质灾害等易灾地区气象预防工程总投资估算12000万元。
  (八)基层气象台站基础设施建设及软实力提升工程
  按照建设“一流台站”要求,以提高基层气象台站业务保障水平和工作生活条件为出发点,加强基层气象台站业务服务能力建设,优化配套设施环境,改善台站探测环境,提升气象文化氛围。实施房屋建设类项目98个,配套设施类项目107个。到“十二五”末,使全省基层气象台站基础设施得到全面改善。业务用房基本满足各项业务运行、气象服务、防灾减灾工作需求,建成艰苦气象台站(二类)生活基地,台站职工餐厅、值班公寓、水电路等附属设施基本完善,台站文体设施、文化环境等得到明显改善,有30%基层台站基础设施标准达到“一流台站”要求。
着力打造全国一流的新中国气象事业发源地暨延安精神教育基地,全面升级重点科普基地—西安泾河开发区气象科普基地(馆)。在陕北、关中、陕南各建一个地市级气象科普馆。建设陕西气象文化华山展示中心。加大气象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创新气象文化建设载体,形成富有活力的气象文化管理体制和机制,基本满足广大气象职工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基层气象台站基础设施建设及软实力提升工程总投资估算32000万元。
  五、保障措施
  (一)进一步加强气象工作组织领导
加强和深化气象部门与地方政府双重领导、以气象部门领导为主的管理体制。强化战略规划和顶层设计,加强统筹规划和管理,建立气象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与相关规划的衔接和协调机制,将气象事业发展规划列为各级政府“十二五”规划的重要内容。紧密结合政府职能转变,加强气象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职能。以法规、标准为重要支撑,健全公共气象服务体系,进一步加强各有关部门的协调联动,把气象工作纳入各级政府的发展规划。
  (二)全面落实省部合作协议
  紧抓陕西省政府与中国气象局签署共同推进陕西气象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合作协议的重大机遇,本着统筹协调、共同支持的原则,进一步加强陕西气象防灾减灾体系建设的组织领导,建立中国气象局和陕西省人民政府合作联席会议制度,并逐步建立高层互访磋商和专项应急保障机制。分步实施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山洪地质灾害等易灾地区气象预防、应对气候变化气象支撑、防雹增雨跨区域协同作业体系建设等四项工程,加快“十二五”重大项目的推进。
  (三)加强地方气象法规与标准体系建设
  加强气象法制建设,围绕执行《气象法》、《陕西省气象条例》、《陕西省气象灾害防御条例》,积极争取制定气候资源开发利用、防雷减灾、气象探测环境保护、气象信息服务等法规、规章。制定加强和规范气象管理的各类法规性文件,构建层次分明、内容齐全、内部协调统一具有陕西地方特色的气象法律法规体系。加强气象标准体系建设,健全气象标准化技术组织,加大气象标准实施力度。
  (四)持续加大对气象事业的投入
  坚持双重计划财务体制,多渠道加大对气象事业的投入。建立健全稳定增长的投入机制,确保气象事业经费的增长与地方国民经济发展同步并适度超前。积极协调发改、财政部门着重做好以下重点工作:一是着力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建立健全气象经费稳定增长机制,不断提高气象事业的经费保障水平;二是着力支持气象基础保障能力建设,提高防灾减灾水平;三是着力支持农村公共气象服务,推进城乡公共气象服务均等化;四是着力支持基层气象工作,努力改善气象职工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加大向艰苦气象台站资金投入的倾斜力度。
  (五)加强国内外合作与交流
  深化气象与农业、交通、水利、环保、林业、国土等部门的合作。完善与地方政府和各灾害防御相关部门气象灾害防御的应急联动机制、灾害联防机制、信息共享机制、项目合作机制。加强与国内相关高校、科研业务机构、企业及国际组织的交流与合作。积极参加气象防灾减灾、应对气候变化等方面的活动,积极发起和参加气象相关领域国际合作计划,继续引进和吸收国内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首页
评论
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