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理论怎样应用于中国的实际,解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问题,学术界已经有丰富的论断,而本文旨在探讨为何中国的土壤里能够结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之果。为什么十月革命以后,在社会主义阵营众多国家和地区中,只有中国共产党人领导的社会主义革命取得了今天的成果呢?
任何一种文化的传承与创新都离不开本民族的根文化,因此,在试图解答马克思主义理论为何能根植于中国时,本文谨以中华传统文化根源为切入点,通过分析马克思理论核心的物质本元、辩证法以及三大规律入手,解析马克思主义能够实现中国化的中华传统文化基因,望其能够成为解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参考元素之一。
在大学教科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中这样介绍中国近代思想解放的潮流:近代以来,为了挽救国家的危亡,中国的先进分子曾经历尽千辛万苦,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但是,中国人学习西方的努力在实践中却一而再、再而三的碰壁……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提出了“破除迷信”的口号,号召人们“冲决过去历史之网罗,破坏陈腐学说之囹圄”,以“求得思想的解放” 。如此一来,在挽救一个千疮百孔的国家的同时,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根基也不免随其糟粕一起被抛弃而受到伤害。因此,想要解救中国人民的命运,仁人志士们或主动或被动的,或自觉的或不自觉的走向了向外寻求救国的道路。
然而,历史告诉我们,这些探求的道路大部分的失败了。究其原因,正如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科书告诉我们的,“作为以共同的地区和血缘关系为基础的不同的民族,都有自己不同的哲学”。对于一个民族,尤其是向中国这样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民族来说,要对其文明彻底换血是不可能的。但是,“哲学的民族性并不排斥不同民族哲学之间存在着某种程度的共性”。 能够解决中国的问题的外来思想必定需要与中国本土根文化在某种程度上产生共鸣。这一点,与诸多其他思潮相比,马克思主义做到了。其核心观点,物质第一性、辩证法和三大规律与中华传统文化本元相通,二者共通于对万物的终极关怀:中华传统文化的本质是生命文化,立足于对生命的终极关怀,在感通万物同源,一气同根的生命实践中形成了天人合一的大生命观;马克思主义是对人类命运的终极关怀,用唯物主义的观点探求揭示宇宙真理。此种终极关怀在中国共产党人的揭示下,更易被中国百姓接受和认知。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接纳与认知方式的不排斥,其理论根源正是源于对共产主义社会的向往及其思想的认同。
从三皇五帝到汉唐,天下观或天下一统,不是以国家来划分资源和财富的认知,而是认同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这种包融情怀,源于中华传统文化万物同源、一气同根的思想、源于根的立场“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天之至私用之至公”的和谐共存的思想,也就是原始大同思想的认知根基。故共产主义思想和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天下观和大同思想是相通的,使得共产主义思想在中国的传播具有了深厚的民族思想文化基础。
因此,本文将以终极关怀为框架,从物质本元、辩证法和三大规律三方面入手,解析马克思主义能够实现中国化的中国传统文化基因,望其成为解释马克思主义能够中国化的参考元素之一。
一、 物质本元:从物质的起源和归宿谈终极关怀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科书指出:“承认世界的物质性,承认物质世界是在时间、空间中依次固有的规律运动、变化和发展着的,这是坚持唯物主义一元论的基础,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前提”。而中华传统文化在解读世界的本元时做如下说:道之为物,为恍为惚……(道德经第二十一章);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道德经第二十五章)因此,可以肯定的是,传统文化认知的万物本元“道”是物质的。
其次,关于物质的定义,列宁做如下解释:“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知感觉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列宁的物质定义包含两点,而这两点都在道家思想中有所体现和相通:
1、物质是一种哲学范畴的客观实在。这种客观实在在中华传统经典《道德经》中做如下解读:有物混成…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怠……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可见道的本体是一种恒常之理,自然而然,无需任何他方意志介入,不受任何他方力量所左右,是一种客观实在;
2、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中华传统文化揭示为“无欲观妙,有欲观窍”,以有无为道的本体,说明“有”,作为有形存在可以被以“观窍”的方式感知,而“无”,作为一种无形存在,同样可以被“观妙”的方式感知。它们都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存在,却现实存在着。
综上,经过对比可以得出,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传统道家文化在解析物质的起源和归宿,并以此为基点作为返归本元的终极关怀上是共通的。
二、 辩证法:从万物运行的规律角度谈终极关怀
马克思主义辩证法认为:物质世界是“普遍联系和运动发展”的统一整体;辩证规律是物质世界自己运动的规律;主观辩证法或辩证的思维是“客观辩证法在人类思维中的反映”。惊叹的是,在本质上,中华传统主流文化认识物质世界运行的方法和马克思主义理论也是高度契合的。
道家在探寻万物运行的本元时这样解释:“道可道,非常道”。短短六个字,三个同样的“道”字,却蕴含了三种不同的含义。如同易经的“易”字一样,包含:不易、简易和变易。第一个“道”是作为万物本体的“道”,是恒常不变的;第二个“道”是可以“道”出(即物象表达)的“道”,是本体所分化出的多样变化的个体。第三个“道”是“常道”,是万物运行的普遍规律。因此,同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一样,存在普遍联系和不断变化。而对应在人类思维中的反应,《道德经》中则以更多的篇章描述了“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将欲歙之,必故张之。将欲弱之,必故强之。将欲废之,必故兴之。将欲取之,必故与之(第三十六章)……”《阴符经》也讲“阴阳相推而变化顺矣”等相应转化的思想。
因此,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传统主流文化用辩证的思维来分析万物运行的规律也是相通的。
三、 三大规律:从事物发展规律角度谈终极关怀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三大规律:对立统一规律、量变质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从事物发展规律的角度谈对人类世界发展的终极关怀,这三大规律的核心思想在中华传统文化中也有类似相关的阐释。
如下图所示,揭示事物发展变化的源泉和动力的对立统一规律和揭示事物变化的状态量变质变规律在中华传统文化中有非常多的相对阐述,但是,揭示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否定之否定规律,直接的阐述相对来说就比较少了。
那么,中华传统文化是如何表达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呢?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会经历其产生发展和消亡这样一个抛物线的过程,而中华文化是如何生生不息,延续千年的呢?如图所示,从A点到B点就是中华传统文化在对事物发展过程认知的基础上主动选择的智慧。从A点到B点,不是重复性的建设,不是对原有A点的否认,而是在对事物发展规律认知的基础上,主动的一种选择,是一种扬弃。在原有发展的基础上主动选择再次潜伏,以达到一个新的更高的上升阶段,即否定之否定规律。
每个民族的传统经典与先贤智慧,都有其历史发展的血脉传承及未来引导的价值。而形成当代核心价值观支柱之一的中华传统文化,其哲学思想就是用“有物混成”、“独立而不改”的自生自在,以及“生育天地”、“长养万物”的自性自行,来演化宇宙间最根本的道理和法则。在这样的土壤中生长起来的马克思主义必然带着中国特色,“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与此同时,只有在这样的土壤中,只有在蕴含马克思主义核心理论基因的土壤中,马克思主义才可能结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绚丽的果实。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十月革命以后,在社会主义阵营众多国家和地区中,只有中国共产党人领导的社会主义革命取得了今天的成果:其成功的经验可以归益于中华传统文化的天下观和大同思想以及深厚的民众基础。然而这方面的研究还只是个开始,深入的研究和解读应该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和宏大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