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宝鸡信息 宝鸡资讯

地震带上千年震不倒的安阳文峰塔,为何这么神?

(来源:网站编辑 2024-07-30 04:12)
文章正文

地震带上千年震不倒的安阳文峰塔,为何这么神?

2016-07-13 10:54

安阳文峰塔,一座在安阳市民心中被“神化”的佛塔,不论从建造历史、建筑风格或是神秘传说的任何一方面来看,任性的文峰塔都在向世人宣告:我就是我,不一样的烟火。

王又又 | 文

文峰塔不叫“文峰塔”

在安阳,提起文峰塔,无人不晓。但其实,文峰塔本命并非“文峰塔”,而叫做“天宁寺塔”,坐落于天宁寺西南方。而“文峰塔”的名字由来,那得从清朝乾隆年间说起。

乾隆年间,时任彰德知府的黄邦宁想要重新修缮天宁寺。一日清晨,他来到寺边的西营坑前,忽见天宁寺塔的道影落在石桥之上,宛若一支毛笔搭在桥上,石桥则成为了笔架。看到此景,黄知府欣喜,这是彰德府要出状元啦!也坚定了黄知府重修天宁寺的决心。

天宁寺扩建完工后,黄知府站在塔内平台上,突想起塔影宛若毛笔的事,觉着这塔应该代表古城安阳的文化高峰。从塔里走出后就在塔门横额上题了“文峰耸秀”四个大字。

衙中人心领神会,于是,大家开始使用“文峰塔”之名。久而久之,安阳人就把文峰塔叫开了,而它的本命“天宁寺塔”却很少提起。

文峰塔里面都有啥

说起“塔”,那就必须从佛教谈起。佛教起于印度,东汉时期传入我国,随之,“佛塔”这种建筑也来到我国。为什么“佛塔”伴随“佛教”而来呢?

“塔”在古印度是坟冢的意思,专门用以供养佛陀的头发、指甲或是舍利的地方。一般而言,塔内除了这些供奉物,还会供有在塔内记录的经文或佛像。而这座文峰塔,里面空空如也,几乎实心,只有一架盘旋而上的楼梯,且每层台阶几乎与膝盖奇高,想要登顶,着实得非凡功夫。

不少游客上到一半就放弃了,也有的游客上到了顶层,腿却开始发颤。有的游客上去了下不来,这时便有人说了,这是佛祖显灵了!

其实,按常理来讲,里面不应该空无一物的呀!不然,这塔建造的“合理性”又该从何而解呢?所以,又有人猜测了,在这塔的地基之下,会不会有地宫之类的地方?藏着一些不为人知的故事和宝藏……

“千年不倒”的封“神”之路

文峰塔之所以能成为安阳人心目中“神”般的存在,更多的是源于它的“千年不倒”。不禁有人要问了,一座塔千年不倒很奇怪吗?

老实讲,这原本不是件特别奇怪的事儿,虽说会有些困难,但文峰塔也不至于因此走上“神坛”吧?

安阳,位于华北平原地震带,是仅次于青藏高原地震带之后的第二危险地震带。据史料记载,安阳历史上发生过两次具有毁灭性质的地震,分别是1814年发生在汤阴、浚县一带的7级地震;还有一次是在1830年6月12日,在河北磁县发生的7.5级地震,安阳地震烈度达8度。

特别是对于1830的这次地震,很多史书都有记载。甚至《故宫博物院清代档案资料》上面也有关于这次地震灾难的记录。

当时受到强烈地震的安阳,地面出现大的裂痕,涌出黑色和白色的水,水落下之后又出现大量的泥沙,寒气逼人,漳、滏两岸的河流干涸见底;城墙、民房、各种建筑瞬间坍塌,大桥断裂,死伤者不计其数;破坏区域最远达200公里,有感地区甚至达400公里之远,影响六省一百四十余县,仅磁县,彭城一带,倒塌的房屋就达二十余万间,压死万余人。

这样惨烈的震况,文峰塔依然耸立,这不得不让人惊叹!是什么力量使得文峰塔如此抗震?修建者的功劳吗?可至今,也没有哪本文献,记录了文峰塔的具体修建信息呀……

在古代,由于佛教受到统治者的推崇,所以佛塔的修建一般都由朝廷出面。主持修建的不是皇帝本人,就是钦差大臣,再或者就是当地执政的官员,即使是寺院的僧人自己修建,背后也少不了朝廷和官府人力、物力、财力甚至技术和政策的支持。

但至今,我们也无法确定这“文峰塔”是何人修建,仅仅在《续安阳县志》当中提到过一句‘天宁寺塔始建于五代后周广顺二年’,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甚至,文峰塔由于记录资料实在太少,让我国古建筑领域的泰斗级人物“梁思成”先生都栽了个跟头呢!

梁思成先生的小跟头

梁思成先生在其著作《中国建筑史》中,曾谈到古塔建筑,梁先生用200余字的笔墨,记述了安阳天宁寺塔,并认定这是一座元代建造的佛塔。那,实则呢?

佛塔一般由塔基、塔身、塔刹三部分组成。文峰塔的塔刹是元代的“喇嘛刹”,这点毫无疑问,想必梁先生也是因此才判断这是元代建筑的吧。

上文中提到,《续安阳县志》中曾提到,文峰塔始建于五代后周广顺二年。之所以最后大家会如此判定,则是根据塔的外部结构。

在五代、宋朝的时候,楼阁式塔是古塔的主流形式。文峰塔的“斗拱”,也是宋代标准的形式。其实,这个斗拱的形式,也并非在宋代的时候一下就出现了,而是由历代逐渐演变而来的。但文峰塔的砖雕艺术,则又带有鲜明的明代风格。

这么多个朝代的建筑风格,简直让人有些凌乱。其实,这些也不难理解。一座古塔,历经千年,能保存如此完好,必是经过几代人的努力。

从这些建筑特点来看,文峰塔可能经过了宋、元、明、清历代的多次修缮,而元代之后的修缮,人们更多承袭了元的建筑形制,不再图变。从这点来看,梁思成先生也是有其道理的。

这是一座“倒立”的塔

据我所知,“文峰塔”并不是一个很特殊的塔名,相反,这个名字大众极了。单就河南就有好几座,比如许昌的,洛阳的……可是,没有一座会像安阳的文峰塔一样会“倒立”吧!

之所以说它“倒立”,是因为它和一般塔形真不一样。

一般佛塔都是上小下大,越往上约尖,安阳文峰塔呢,上大下小,整个一倒过来的样子。所以,我老是戏称,这塔是在练倒立呢。

众人都知,上小下大的结构是为了建筑的稳固,可史实也证明了,安阳文峰塔上大下小的结构,也并未妨碍到它的稳固呀,这一点,应是和塔自身的建造有关。

文峰塔塔高近40米,砖木结构,为浮雕密檐式佛塔。塔身呈八角形,立于圆形莲花座上,莲瓣共七层,上下交错,左右舒展,上承塔身,下护塔基。塔体共有五层,每层的墙体之厚达到2——3米,每层的八个角檐都系有铜铎,微风吹动,叮当作响。塔顶有相轮、塔刹。

塔身一层较高,共有八面。四个方位,正南、正北、正东、正西均由一门,但除了正南方位的门是真门,其余皆为砖雕假门。塔的八角均有砖雕盘龙柱,八根龙柱之间,有八幅砖浮雕,记录了八个佛传故事。

正南面为三身佛;西南面为释伽佛说法像;西面为释迦佛诞生的图像;西北面为释伽佛雪山苦行修定像;正北面为观音菩萨与善财龙女像;东北面为佛为天人说法像;东面为飞天,雕刻释迦牟尼佛涅槃经变;东南面是波斯慝王及王后侍佛闻法像。

这些浮雕造型生动,神情逼真,堪为艺术珍品。这样的建筑风格据说在国内也仅此一塔。

这样一座建筑物的存在,无论在哪座城市,都是一座城市之幸。其实,它就像一个家族里德高望重的老人,平日里不吭不响,但你永远不能忽视他的影响力和权威,那是一种从心底翻涌而来的信任与敬畏。

往年每逢高考前夕,都会有考生或其家长去到天宁寺烧香拜拜。你说他们真的相信,那柱香燃完,他们就能心想事成吗?

我说,他们真的相信!

豫记版权作品,转载请微信80276821,或者微博私信“豫记”,投稿请发邮件至yujimedia@163.com

豫记,全球河南人的精神食粮!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首页
评论
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