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来,长沙这座千年古城越来越现代。
“十一五”渐行渐远,回望来时路,可以清晰地看到,长沙前进的脚步是如此坚定有力——成为改革开放以来综合竞争力和影响力提升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人民得实惠最多的五年。面对宏观调控、严重冰冻灾害和金融危机的挑战,我们担当着超前谋划、科学应对的抉择,收获着又好又快、率先发展的喜悦。
率先发展始于谋
【成就点击】经济发展最快的五年:“十一五”五年地区生产总值平均增长15%,高于前面几个五年计划。如“十五”是14.8%、“九五”是13.5%、“八五”是14%,“七五”是8.3%,“六五”是12.5%。
【长沙实践】统计数据显示,2005年以来,长沙的经济总量在全国省会城市中先后超过石家庄、哈尔滨、济南、郑州等城市,由全国省会城市第12位提升到第7位;从全国地级市来看,长沙的经济总量先后超过厦门、西安、长春、哈尔滨、济南等5个副省级市,跻身国内具有一流影响和极具发展潜力的城市之列。
在激烈的区域经济竞争格局中,长沙一路前行,顺利实现跨越赶超,是什么力量在支撑着长沙?
万有引力说:质量越大的东西产生的引力越大。
做大,是城市发展的一条规律,也是城市发展的一大趋势。一些国家的大城市人口可以占到全国人口的50%,这样才能真正成为发展的龙头。“作为有6800万人口的湖南的省会城市,规模是远远不够的。”经济学家直言,长沙要成为全省龙头,必须把规模做大。“哪怕长沙城市人口占到全省的1/10,也大有潜力可挖。”
继市府西迁、省府南移之后,长沙,开始谋划从“五一大道时代”走向“湘江时代”。即城市发展主轴线由东西向的五一大道转变为南北向的湘江,沿湘江进行南延北拓,并在东西两岸分别进行提升和拓展。
2007年,当湖南省为长株潭城市群申请“两型社会”试验区进行得如火如荼时,省委常委、市委书记陈润儿便萌发了在长沙建设新区的构想。
2007年12月初,陈润儿在市委全会上正式提出“长沙新区”的战略构思并获得广泛支持。12月14日,国家发改委正式发文批准长株潭为“两型社会”试验区。
2007年12月17日,市委召开常委会,专题研究长沙“两型社会”先导区建设问题。 2008年6月10日,长沙市大河西先导区管委会挂牌成立,“两型社会”试验区“火车头”加速启动。
当全球金融危机袭来时,人们恍然明白,由于市委市政府的决策早、行动快,提前半年工作,在国家开始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时,先导区已有了十分充分的准备,从而能迅速对接,使开发建设所需要的庞大资金有了比较可靠的来源。
肩负着为湖南发展构筑新动力、为中国发展探索新路径的使命,成立两年的先导区不负重托。在成立两周年之际,亮出了一份漂亮的成绩单:2009年,大河西地区经济总量增长16.1%,高于全市1.4个百分点;地方财政收入增长33.05%,高于全市14.45个百分点……
率先发展基于业
【成就点击】产业发展最快的五年:今年的经济总量可能达到4450亿,是2005年1783亿的2.5倍;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可望超过1万美元,是2005年的2.4倍;财政收入可望突破500亿元,是2005年139.4亿的3.5倍。
【长沙实践】城市要做强,最终要有产业做支撑。
2006年底,刚刚调任长沙的陈润儿对长沙工业园区和企业进行了详尽的调研。如何握紧拳头,如何引进大项目,如何延长产业链,如何推进产业化,长沙市委、市政府的新举措在调查、思考、学习、比较中渐渐成熟,2007年初,在几次深夜会议之后,新闻接连浮现。这一年,长沙的一号文件、二号文件、七号文件,三个文件全部是关于新型工业化的,十大标志性工程化为六大产业集群,工业产业发展有了明确的目标性:建立强大的产业集群,打造一批自主创新品牌,并且要以人才战略为产业支撑和自主创新提供保证。
决策者们意识到,要实现长沙又好又快、率先发展,差距在产业,潜力在产业,希望也在产业,首先要做好这篇大文章。一是着力调整产业结构。长沙利用金融危机引发的产业结构大调整的机遇,加快清洁能源和清洁生产技术创新的力度,培育和壮大清洁产业,发展低碳经济。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发展绿色制造。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精心培育新型产业,着力打造产业优势,实施“百亿企业、千亿集群”工程。二是大力发展产业集群。长沙以“两区九园”为重点,下大力气加强园区建设,并以园区为载体,大力发展优势产业集群,促进工业经济的跨区域整合和规模化发展。六大产业集群的强劲发展在发展经济、扩大就业上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成为了长沙市工业的“领舞者”。
最有说服力的是长沙的工业总量,2007年是2000亿元,2008年跨过3000亿元,而2009年,也就是面对全球性金融风暴袭击最为艰难的一年,长沙仍按原计划达到预期的4000亿元,每年一个千亿元台阶,这在沿海发达城市尚属高速,在中部长沙这一工业底子薄、工业总量2004年才跨越千亿元台阶的城市来说,可谓“奇迹”!
最令长沙人自豪的是,工业已成为全市国民经济的支柱,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已超过50%,成为拉动GDP增长的主动力。
产业正是长沙崛起的脊梁。
率先发展成于实
【成就点击】人民受惠最多的五年:近几年城乡投资最大,今年可以超过3000亿元,2005年只有881亿元。城市居民收入可望达到23000元,为2005年12000元的1.8倍;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可望突破1万元,是2005年4735元的2.2倍,年均增长16.3%。
【长沙实践】“人们来到城市是为了生活,人们居住在城市是为了生活得更好。”亚里士多德曾有过如此描述。
怎样的生活才是美好的?
2009年12月26日,西安,当晚举行的“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颁奖典礼上,长沙第二次获得“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殊荣,并且排名从上届第十位跃居本届第六位。
作为一种主观感受,幸福的体验通常因人而异;但是作为一种社会心理,幸福的根源在于客观现实。为了让人民群众过上美好的生活,长沙从食、住、行等这些最基本的保障入手,构建人民满意城市。
民以食为天,食以洁为本。
回溯到几年前,长沙食品安全隐患还到处存在。2008年,长沙市提出创建食品安全城市,为了找到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良策,陈润儿与市委副书记、市长张剑飞等深入商场超市、质量检测部门及食品生产企业一线进行专题调研。分析原因:主要是原有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的“先天不足”。
这年底,长沙成立了由市委书记任顾问、市长任主任的食品安全管理委员会,负责全市食品安全的组织、协调、指导和监督工作。长沙食品安全的创建工作,以创新工作体制为起点,拉开了序幕。如今,长沙食品安全工作取得重大进展,被国家卫生部、质检总局作为标杆向全国推介。
安居才能乐业。从2006年起,长沙率先探索住房保障新思路,并不断创新完善,于2007年10月成立了全国首家住房保障局。按过去“老路子”至少需要7到8年才能解决的难题,长沙通过住房保障制度改革,有望通过3到5年的努力,实现人人享有住房保障、家家拥有一套住房的目标。如今的长沙,不论是城市低收入人群,还是棚户区居民、拆迁补偿对象、外来务工人员、新就业人员,都能在住房保障体系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长沙率先开启的全新住房保障制度体系探索,实行了全方位、多层次的城市住房保障制度,此事被评为影响中国房地产20年20事之一。
不久前,中科院《2010中国新型城市化报告》数据显示,长沙上班平均花费时间为27分钟,远远低于北京、上海、深圳、广州等地。
完善畅通的交通是城市发展的先导工程,也是建设和谐长沙、幸福长沙的重要内容。2008年,长沙市政府邀请了上海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的专家学者对长沙城区如何畅通道路进行了专题研究。在听取专家意见的基础上,市委市政府拟订了城市交通畅通工程,决定“双管齐下”——一方面加强对城市道路建设和改造的大幅度投入,另一方面实施交通疏导工程,提高城区道路的通行能力。营盘路过江隧道、地铁2号线、南湖路湘江隧道、福元路湘江大桥、湘府路湘江大桥相继开工,项目建成后,三环内过江通道数量从目前的6条变成10条,总车道数达到48条。
从民生经济到民生保障,从民生财政到民生工程,近年来,长沙民生建设的大手笔之一就是建立普惠式的社会保障,努力使全市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以此推动和谐长沙、幸福长沙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