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12月5日消息(记者 吴佳怡)推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可能涉及到医师的职称评审和薪酬待遇等各方面问题。如何解决这样的现实问题?有哪些制度能激励中高级职称医师到基层卫生机构去呢?
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基层司副司长、一级巡视员诸宏明介绍,为提升门诊服务质量和首诊水平,促进分级诊疗和基层首诊,我们在基层便民举措中提出推进中高级职称医师值守门诊服务。各地在实施过程中,通过调配内部资源、或者统筹二三级医院及县域医共体,包括城市医联体、医疗集团等方式,来确保每周至少3个工作日有一名中高级职称临床专业技术人员在基层机构值守门诊。其中,重庆市的做法值得大家关注。
重庆主要通过深化“县聘乡用”“乡聘村用”改革,建立健全工作机制,推进中高级职称的医务人员下沉到基层,让广大人民群众在家的附近就能够有效的享有到优质医疗资源服务,推进全市的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在12月5日召开的国家卫生健康委专题新闻发布会上,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党委书记、主任张维斌就这两项改革进行了详细介绍。
在“县聘乡用”改革方面:
一是建立骨干人员下沉机制。区县级公立医院每年按照不低于当年新聘执业医师总数的80%,派出骨干医师到基层工作至少一年。选派的专业需求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点单”、区县级卫生健康部门统筹调配,实现供需精准匹配。
二是完善绩效工资制度。按区县级医务人员待遇,单独核定“县聘乡用”人员绩效工资总量,依据考核结果,由区县卫生健康委发放绩效工资。
三是调整处方权到基层。将下派的骨干医师处方权从区县级医院调整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让下派人员安心在基层工作。
四是建立激励机制。在基层工作满三年的,在职称晋升、岗位聘任等方面享受优先政策,让医务人员愿意到基层工作。这项工作我们从2022年开展以来,全市共下派“县聘乡用”人员2048名,显著提升了基层医疗服务能力。
在“乡聘村用”改革方面:
一是鼓励乡镇卫生院利用余编,招聘大专以上医学毕业生从事乡村医生工作,享受乡镇卫生院事业编制人员同等待遇。
二是支持乡镇卫生院聘用具有执业(助理)医师资格的人员到村卫生室工作,并为其缴纳社会保险。目前全市“乡聘村用”人员352名,既调动了乡村医生工作的积极性,也提升了乡村医生的专业化水平。
据悉,目前重庆市农村地区居民患病首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诊比例接近80%,基本实现基层首诊。
“各地在这方面都有一些好的做法,比如湖南省湘潭市在全市二级及以上公立医院遴选22名45岁以下、具有本科以上学历、主治医师以上职称的党员中层骨干,派驻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担任‘第一书记’兼任‘副院长’,派驻时间2年,明确职责和任务,同时强化待遇保障,切实将便民惠民服务举措延伸到基层。还有一个例子是陕西的,陕西省西安市通过多种方式安排918人次主治医师或副主任医师到基层服务,其中200余人服务基层要求半年以上,219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实现每周至少3个工作日有一名主治医师或副主任医师职称以上临床专业技术人员在机构值守门诊。”诸宏明补充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