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升学季,都会碰到一些关于升学的新鲜事!尤其是关于统筹,都会展开一系列的讨论,废话不多说,我们直接看案例!
案例一:幼升小被统筹到55公里外学校
今年上海一家长投诉,孩子幼儿园在浦东康桥镇就读,但是2022年9月要开始小学了,收到验证通知在离家55公里外的临港上海市秋萍学校(小学),我们无法接受这个结果。
浦东新区教育局予以回复
经我局义务教育处反馈,浦东新区教育招生考试中心已根据您孩子入学信息登记情况进行调整。 处室工作人员已电话告知您相关情况,您表示知悉。
案例二:居住的小区周边有一所小学,孩子却只能前往2公里以外另一所小学就读
徐汇一家长反映:本人反映自己居住的小区周边有一所小学,孩子却只能前往2公里以外的另一所小学就读。家门口的学校都不能正常入学,这是小区的家长们难以接受的不合理的招生现状,要求调整该校不合理的招生现状,保障孩子公平地就近入学的权益。
徐汇区教育局予以回复
经研究,现答复如下:经查,教育部办公厅就做好城市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工作指出:“鉴于一些地方人口分布和学校布局具有不均匀性、街区形状具有不规则性,就近入学并不意味着直线距离最近入学。要充分考虑可能影响公平的各关键要素,确定相对科学的划片规则,确保适龄儿童、少年整体上相对就近入学。片区确定后,应在一段时期内保持相对稳定。” 我区坚持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和上海市的有关政策法规为依据,根据区域教育布局调整、常住人口的变化,结合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创建、公建配套学校建设、紧密型学区集团建设等要求,对本区义务教育事业发展做出整体规划,确保符合条件的适龄儿童接受义务教育。您所在的居委目前实行对口入学,该校的学额可以满足您所在居委适龄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需求。“十四五”期间,我区将加快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步伐,进一步满足居民的教育需求。感谢您对徐汇教育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以上两个案例我们总结下:
案例一:55公里外学校统筹教育局已做调整; 案例二:就近入学≠最近入学,而是相对就近划分招生范围,徐汇区教育局回复明确解释:鉴于一些地方人口分布和学校布局具有不均匀性、街区形状具有不规则性,就近入学并不意味着直线距离最近入学。要充分考虑可能影响公平的各关键要素,确定相对科学的划片规则,确保适龄儿童、少年整体上相对就近入学。片区确定后,应在一段时期内保持相对稳定。”
就近入学≠最近入学
家长们不理解,到教育局去投诉,教育主管部门解释,就近入学,不是说最近入学。
不仅是幼升小,年初也有上海小升初家长投诉,紧靠建平西校大唐校区,却无法就近入学。
针对家长的诉求,浦东教育局也很快作出了回复,我们来看一下:
官方回复:
网友您好!
您的留言收悉,现将有关情况回复如下:
关于地段划分,在划分对口招生区域时,以街镇为单位,主要根据学校规划配套服务范围、地区内适龄儿童生源的数量以及周边学校教育资源、校舍规模等情况综合考虑;并遵循历史沿革,按校区公建配套和居委会的行政划分,以马路、河流、桥梁分割,整体统筹、相对就近划分招生范围。“就近”并非指物理距离上的“绝对最近”,而是综合多方面因素下“相对就近”的概念。招生地段一经划定,保持稳定。
工作人员已电话告知您,您表示知悉。
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特此回复。
通过教育局的回复,我们可以得出,“就近”并非指物理距离上的“绝对最近”,而是综合多方面因素下“相对就近”的概念。
由此可见,即使家附近有学校,家长们也不要想当然地以为孩子就能进那个离家最近的学校。
所以,家有升学孩子的家长,升学前一定要看各区教育局公布的对口地段。
除了“就近入学”的问题,家长们还存在几个常见的小升初入学误区,我们也帮大家整理一下:
有户籍/房产≠对口初中划片
不同于幼升小,进对口公办小学看户籍、房产/居住地就可以了,上海有部分区小升初是按就读小学对口升入公办初中的。
目前,上海各区的对口入学原则是这样安排的:
① 户籍对口:浦东、闵行、宝山、嘉定、金山、奉贤、崇明、松江、青浦
② 学籍对口:徐汇、杨浦、静安、黄浦、虹口、普陀、长宁
学籍+电脑派位:长宁
学籍+(部分)电脑派位:徐汇、静安、普陀
所以,徐汇、杨浦、静安、黄浦、虹口、普陀、长宁这7区家长要注意了,不是有房产户籍就能上到对口的学校哦。最优先级排序必须满足户籍和房产/居住地一致,且在这个区就读小学。仅有这7区的户籍、房产/居住地,申请返回户籍(居住地)入学的孩子,极大概率要被统筹的。
另外,户籍对口的小区也不是所有小区都有对口学校的!
近期就有上海家长投诉:居住2年多,小区没有对口学校,要求尽快安排小区对口入学。
家长投诉:
本人反映,本人居住临港新城滴水涟岸小区,现居住2年有余,至今该小区未有对应相关小学及初中。要求尽快落实本人小区对应相关就学学校。
▲家长来信截图
官方回复:
马同志:您信访反映的事项已受理。
现答复如下︰
您来信反映浦东环湖北二路150弄小区适龄儿童入园入学的问题。
根据2022年公示的招生地段,该小区业主子女将根据实际情况统筹安排入学。
处室工作人员已就有关情况与您电话解释说明,您表示知悉。
如不服本意见,您可自收到本处理意见之日起30日内向浦东新区人民政府或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提出复查申请。如逾期不提出复查申请,本意见即为最终意见。
感谢您对浦东教育工作的关心、理解和支持。
上海市浦东新区教育局
2022年6月17日
通过浦东教育局回复可以看出,该小区的确没有对口学校,只能进行统筹安排!
就看2022年的浦东新区公办初中对口地段表,存在很多配套学校尚未建成的小区,因此这些小区的孩子都是直接被统筹安排入学的。
所以,在沪购买房产的家长,尤其是购买新房的一定要注意:并不是所有的小区,都有对口学校。一旦小区没有对口安排,只能进行统筹入学。
“对口地段/学校”会调整
学区的划分不是年年固定的,也会随着一些其他原因而调整。今年的房子对口是A小学,等孩子入学时,或许对口的学校就变了。
所以,家长们一定要有心理准备,对口地段并不是一尘不变的!
举例①:打一小学奇数年对口鞍山初级中学,偶数年对口昆明学校;许五小学奇数年对口昆明学校,偶数年对口鞍山初级中学。
举例②:只对口区教院附中的真光、树德、金洲小学,在2021年对口区教院附中+梅陇实验中学(新校)。
举例③:2021年建平实验中学(地杰校区)新增划片:长征小区、沪南公路2421弄、京浦小区
不过,对口地段发生变化也不一定是坏事,比如2021年北京东路小学的对口初中也从金陵中学改为格致初级中学,普校摇身一变加入强中!
“五年一户”有限制
“五年一户”是指每户地址五年内只享有一次同校对口入学机会,即一个门牌号一居住户,五年内只接收一个学生(双胞胎和二孩例外)。
这个政策主要就是为了遏制学区房过热,降低学区房交易转手率。如果家长们购买学区房,一定要注意房子是否用过对口名额,是否会影响自己孩子对口入学。
那么,学区房就必须要提前5年买吗?这是很多家长的一个误区,五年一户并不一定需要提前五年。只要满足自己孩子入学当年,跟上一个对口的孩子相差5年以上就可以了,不一定需要提前5年购买。
目前,上海有4区部分公办初中“五年一户”入学政策:
□ 徐汇区:
根据“相对就近、免试入学”的原则,继续实行按学生户籍性质,采用小学对口入学、划块电脑派位入学相结合的方法,对于对口入学矛盾突出的初中实施每户地址五年内只享有一次同校对口入学机会(多胞胎、二胎除外),班额不超过50人。
□嘉定区:
区教育局从2020年起对本区入学需求突出的公办初中,实施“五年限一”政策,具体为:同一居住地址五年内只享有一次同校对口入学机会(多胞胎、二孩除外),为保持政策延续性,该办法逐年过渡到位,即从2021年起,申请入学的同一居住地址未安排对口入学须满一年,直至满五年。该政策的实施,由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决定,并在招生方案中明确,报区教育局备案。
□ 松江区:
2021年起,对于区域内入学矛盾突出的学校逐步实施“每户房产地址五年内只享有一次同校对口入学机会(多胞胎、二胎除外)”, 即从2022年起,申请入学的同一居住类房产地址未安排对口入学须满1年,以此类推,直至满5年。 不符合此项政策的适龄儿童和学生,由松江区教育考试中心统筹安排入学。
□ 闵行区:(2022年新增)
对于区域内入学矛盾突出的学校, 严格实施每户地址五年内只享有一次同校对口入学机会(多胞胎、二孩除外) 。在完成上述安排尚有招生计划情况下,采取居住地段对口、小学划片对口等方式统筹安排学生入学。
“入户年限”需注意
满足了“五年一户”和“人户一致”,也并不表示就可以顺利入学,还需要满足一定的“入户年限”,也就是户口迁入学区房的时间。
在每年各区发布的招生方案中,不少区域都明确:当学生报名人数大于学校招生计划数时,学校可根据适龄儿童全家户口入户情况、入户年限、产证信息等人户信息制定招生实施细则,提前公示后实施;超出学额部分在区域内统筹安排入学。
近年都有一些公办初中在招生简章中明确提到:2022年小升初“学位超额”,排序靠后的学生将会被统筹,甚至有明确入户时间的。
进才中学北校
而学籍对口的徐汇区,也有部分学校在今年有学籍要求:对于对口入学和电脑派位的学生须有本区学籍三年以上或 2022年5月30日前学籍已在徐汇区。
1、徐教院附中
▲ 截图自学校招生简章
2、园南中学
▲ 截图自学校招生简章
无论是按学籍或户籍对口,一旦遇到报名人数超额,同类排序之间一定还是会有优先级。所以,绝对不是满足“人户一致”就100%能进入对口学校,尤其是闵行、浦东这两个按户籍对口的人口大区,入户时间尤为重要;而学籍对口的区,从今年新增学籍要求来看,也开始有卡年限的趋势。
“民办摇号”政策实施后,很多家长选择更加稳妥的公办,以为有了一套对口的学区房,就可以万事大吉了。
但实际上,报名公办也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家长们一定要多多了解招生政策,以免因为自己的认知误区,而耽误了孩子的入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