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山东枣庄9月1日电(记者白旭 王海鹰 桂涛)如果不是70多年前的那场战斗,或许华东的台儿庄古城不会这样广为人知。
那里如今是一个旅游胜地,小桥流水,绿柳成荫。不过城中仍保留着一块废墟,向人们讲述“血战台儿庄”那段悲壮的历史。
台儿庄一役,日军在中国战场上败退。
“当时城中一片焦土,血渗到地里,一下雨流的水都是红色的。”81岁的李敬善说。他就是废墟处房子的主人。
1938年,南京大屠杀之后,日军南北夹击攻打位于苏北的交通要塞徐州,而中国军队也需要一场胜利来鼓舞士气。
为了阻止日军形成合力,张自忠带领59军到了山东临沂。
“当时天冷,下了很深的雪,过了膝盖。”老战士胡利东回忆说。“对面是板垣师团。”板垣师团是日本组编最早的7个师团之一,有“钢军”之称。
由于雪大,能见度低,日军的飞机无法攻击,坦克也走不了,中国军队在望母山一带和日军进行战斗。
98岁的胡利东记得,当地的住户为了支持他们抗日,把自己家的门板拿出来,给他们做掩体。
那次战斗中,他还用大刀砍死了三四个鬼子。“已经顾不得套路了,敌人刺刀过来,抓住,然后就砍。”老人一边比划一边说。
在他的记忆中,战友们都很勇敢,有些身强力壮的追鬼子追出好远。战争中伤亡很大,地上的雪都变成红色。有战友倒下,一会儿血就不流了,被冻住了。
他至今左侧颈部仍有一个凹痕,是在那次战役中子弹扫过去时留下的。
59军成功地拖住了敌人。随后,在距离临沂100多公里的台儿庄古城里面,战斗更加惨烈。
日军1938年4月2日的《步兵第十联队战斗详报》中称:“全部守兵顽强抵抗直到最后……此敌于此狭窄的散兵壕内,重叠相枕,力战而死之状,虽为敌人,睹其壮烈亦将为之感叹。”
李敬善还记得战役发生前的情景。
“31师池峰城的部队进台儿庄城,开始宣传要打仗,动员百姓贡献麻袋、门板、木棒。”他说。当时百姓并不知道战争对他们有什么影响,只记得村子里到处贴满了红黄绿各色纸上的标语:“誓死不做亡国奴”“与日寇血战到底”“为国捐躯是最大的光荣”。
随着日军逼近台儿庄,士兵用麻包袋装土,堵住西门、北门和东门。人们常常听到炮声,当时只有4岁的李敬善还以为是打雷,很害怕。百姓纷纷撤离。
“我们用大铁车拉着东西逃难,一步三回头,舍不得家。”他说。
沙巷有的父母也是那时逃走的。这位46岁的伊斯兰教信士家住台儿庄的清真寺旁边。清真寺里有望月楼,是当地的最高点,因此成为中日双方争夺的目标。
他的父亲当时只有五六岁,随家人一起撤到了五六十里外。
“撤离的路上,日军的飞机在天上飞。”沙巷有说。他家有一头骡子,叫声很大。祖父怕声音引来日军,就把骡子放走了。
战役于3月23日爆发,距离西方战场上德国吞并奥地利刚刚过去8天。3天后,日军从距离清真寺200米外的中正门进入台儿庄,随后占领清真寺。而中国士兵经过七天七夜的拉锯战终于将之夺回,并歼灭了最后一批200名日军。
这些都是沙巷有后来听说的。从当时寺中的样貌可以看出战役的惨烈。新月楼毁掉了,寺里原本有4棵柏树,两棵被烧死了,另外一棵被烧焦了一半,终于在前些年死了。
村庄里一片废墟,树烧了,木房子也毁了,一片焦土。人们为了生活,用土和茅草简单修缮了房子。
李敬善4月中旬回城,当时已经有先回来的居民帮忙掩埋了遍地的遗骸,但是直到第二年冬天他家屋前屋后的土地都是黑色的。年幼的李敬善最初不知何故,有一天下雨,地上的水变成了红色,他才知道,原来那是渗入土地的血,吓得不敢出去玩了。这样的情况维持了好几年,雨水才由红色变成粉红色,最终血完全渗下去。
城内外到处都是弹壳,小孩子捡了换花生饼、糖葫芦。沙巷有小时候在城外的小河里游泳,还常能捡到弹壳。
台儿庄一役,中国军队伤亡失踪7500余人,歼灭日军一万余人。这并不是全面抗战爆发后中国的首个胜利——7个月前,在山西大同的平型关,八路军已经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但这是全面抗战以来最大的一次胜利。
1938年5月23日,美国《生活》杂志刊登了题为《一场胜利使台儿庄成为中国最著名村庄》的报道。报道中写道:“以其历史转折意义而闻名的小城镇有滑铁卢、葛底斯堡、凡尔登,现在又增加了一个,那就是台儿庄……”
著有《台儿庄1938-斯大林格勒1942》的历史学者兰斯·奥尔森在接受新华社的邮件采访时表示,日本在台儿庄的失败意味着他们不再是战无不胜的军队,意味着战争可能是长期的。
“时间的因素对于日本很重要。”奥尔森说,“日本人力物力资源都有限,物力资源不足以让他们长期战斗,人力又无法同中国相抗衡……台儿庄的胜利是日本消耗战的开始,并引起一串连锁反应:日本袭击了英国和美国的军队。日本打击对象的转移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此外,他表示,这场战斗为苏军提供了一个模板。“4年半以后,苏军在斯大林格勒用类似方式击败了德军,为二战胜利起到关键作用。”
而在当时,台儿庄大捷大大激励了国人,人们踊跃参军抗日。沙巷有的曾祖父是“山东大力士”,开了一个回民武馆。当时武馆培养的几十名学生1938年几乎都去参加回民排,他父亲的大爷、母亲的二叔也都参军了。
“穆斯林教义说,遇到侵略要奋起反抗,才能获得和平。”带着白帽子的沙巷有说。
2008年,当地政府根据380张老照片重建了台儿庄古城,并于2010年作为景点对外开放。城中有53处战争遗迹,是保存二战遗迹最多的城市。
古城中心的驿站广场每天晚上露天放映老电影《血战台儿庄》。李敬善家的老宅被保留下来。中国军人曾在那里伏击日军,所以他家外墙有很多弹孔,最密集的一块是机关枪打的。清真寺不对游客开放,里面一面墙上的弹孔也保留了下来,其中一部分进入了国家博物馆的展厅,让更多人看到那段历史。
而这段历史也把很多人吸引到了台儿庄。
28岁的宋胜健是台儿庄大战纪念馆讲解员,在那里工作了6年。他告诉记者,自己最多的时候一个月讲解过120场。从1993年开馆至今,纪念馆已经累计接待2100万人次。2008年起,纪念馆免收门票,去年的参观人数为121万人次。
很多参战将士的后人都到访过台儿庄。“抗日战争体现了我们的民族性。”宋胜健说,“这段历史值得一个民族铭记,敦促我们要自强不息。”
40岁的王国华来自江苏盐城。他和家人一共6人利用假期自驾到台儿庄。
“主要是孩子放假,我想带他来了解历史。”他说。他的儿子王译12岁,对平型关大捷、地道战、南京大屠杀这些都很清楚。
“抗战这段历史必须要讲给孩子。”王国华说,“国家的历史就好像一个人成长的过程,尤其是近代史部分,告诉我们落后就要挨打,让孩子从小懂得要上进。他们这一代,以及今后的世世代代都不要重演这段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