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宝鸡信息 宝鸡资讯

中国红色文化的基因库——沿黄观光路延安段文化撷英

(来源:网站编辑 2024-10-20 03:45)
文章正文

原标题:中国红色文化的基因库 ——沿黄观光路延安段文化撷英

沿黄观光路延安段,途经延川、延长、宜川三地,这里,不仅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这里,更有着独特的红色文化基因。《黄河大合唱》《回延安》《山丹丹开花红艳艳》……一首首脍炙人口、传唱不息的作品在这里诞生;冼星海、贺敬之、李若冰……一个个光耀艺术史册的名字从这里出发。党中央在延安13年,为我们留下了辉煌灿烂的红色文化,这里毋庸置疑地成为民族之魂和中国红色文化的基因库。 

“山丹丹的

那个开花呦,

红艳艳,

毛主席领导

咱打江山。”

——《山丹丹开花红艳艳》

《山丹丹开花红艳艳》这首脍炙人口的陕甘民歌,以开阔高亢、清新明丽的音调,展开了一幅历史画卷,生动描绘了一段重要的革命历史史实——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延安,中国革命的圣地。在这里,全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从胜利走向胜利。

《山丹丹开花红艳艳》改编于1972年,由李若冰、关鹤岩、徐锁、冯福宽作词,以陕北民歌《信天游》和陇东民歌《揽工调》改编而成。两首民歌交替演唱,前者悠扬高亢,后者激情奔放,全曲有变化对比,又相互融合,浑然一体。“一道道山来,一道道水”,明亮、悠长的高音一下子就把人们带到了群山起伏、天高云淡的西北黄土高原。这首歌被收录为全国声乐教材。共和国50年大庆时,中央电视台曾把这首歌列入“百年经典”音乐作品播出,被誉为经典中的经典。

“风在吼,

马在叫,

黄河在咆哮!

黄河在咆哮!

河西山冈万丈高,

河东河北高粱熟了。

万山丛中,

抗日英雄真不少!

青纱帐里,

游击健儿逞英豪!”

——《保卫黄河》

1938年9月,武汉沦陷后,诗人光未然带领抗敌演剧队第三队,从陕西宜川县的壶口附近东渡黄河,转入吕梁山抗日根据地。途中目睹了黄河船夫们与狂风恶浪搏斗的情景,聆听了高亢、悠扬的船工号子。1939年1月,光未然抵达延安后,创作了朗诵诗《黄河吟》。

冼星海听后异常兴奋,表示要为演剧队创作《黄河大合唱》。在延安一座简陋的土窑里,冼星海抱病连续写作6天。祖国雄奇的山川、战士们英勇的身姿激发了作者的创作灵感,时代的呼唤促使他怀着高涨的爱国热情完成了《黄河大合唱》。作品由8个乐章组成,以黄河为背景,热情歌颂了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控诉侵略者的残暴,展现了中国人民与日本侵略者奋勇斗争的英勇场面,勾画出了中国人民保卫祖国、顽强抗击侵略者的壮丽画卷。以中华民族的发源地黄河为背景,热情地讴歌了中华儿女不屈不挠、保卫祖国的必胜信念。

同年4月13日,《黄河大合唱》首演于延安陕北公学大礼堂。该剧一经演出立即引起轰动,在场的中央首长连声叫好,随即很快唱响全国,成为抗日歌曲的“主旋律”和时代的最强音。越来越多的战士唱着“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走向抗战最前线。直到现在,《黄河大合唱》仍被广为传唱,以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为中国大型声乐创作提供了光辉的典范。

“几回回梦里回延安,

双手搂定宝塔山。

千声万声呼唤你——

母亲延安就在这里!”

——《回延安》

1956年,著名诗人贺敬之回到阔别已久的延安,那是他曾生活多年的革命摇篮、魂牵梦绕的第二故乡。再次见到它,诗人感触万千,心潮澎湃,于是写下了这首激情洋溢、脍炙人口的政治抒情诗。作品采用陕北信天游的形式,以质朴的语言赞颂了延安在中国革命史上的伟大贡献。《回延安》分为回延安、忆延安、话延安、赞延安、展延安5个部分。先写回到延安时的兴奋和激动,再回忆当年在延安的战斗生活情景,接着抒写与延安亲人欢聚的感人场面,再写延安10年来的巨大变化,最后赞颂延安在革命进程中的重大功绩,并展望它的美好前程。诗人对陕北风土人情的描写,增添了这首诗的生活气息和乡土美感。

“想要逼死我,

瞎了你眼窝!

舀不干的水,

扑不灭的火!

我不死,我要活!

我要报仇,

我要活!”

——《白毛女》

1945年,延安鲁迅艺术学院的一些艺术家在院长周扬的指示下,由贺敬之、丁毅执笔,马可、张鲁、瞿维、向隅、陈紫、刘炽等作曲,根据流传在晋察冀边区一带“白毛仙姑”的民间故事传说,加工改编出了歌剧《白毛女》。通过杨白劳和喜儿父女两代人的悲惨遭遇,深刻揭示了地主和农民之间的尖锐矛盾,控诉了地主阶级的罪恶,歌颂了共产党,指出了农民翻身解放的必由之路。当地农民观看彩排时哭成了一片。5月,《白毛女》在延安公演,向党的第七次代表大会献礼,取得极大的成功。该剧后在解放区各地陆续上演,深受广大人民和八路军将士的喜爱。创作上,《白毛女》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少有的将强烈的浪漫主义精神和大胆的浪漫主义手法完美和谐地融为一体的典范之作,是诗、歌、舞三者完美融合的民族新歌剧,采用中国北方民间音乐的曲调,吸收了戏曲音乐及其表现手法,并借鉴了西欧歌剧的创作经验。剧中的《红头绳》《漫天风雪一片白》《我说、我说》等经典唱段成为多个音乐会的保留曲目。

“花篮的花儿香,

听我来唱一唱,

唱一呀唱。

来到了南泥湾,

南泥湾好地方,

好地呀方。

好地方来好风光,

好地方来好风光,

到处是庄稼

遍地是牛羊。”

——《南泥湾》

南泥湾是延安的南大门,虽地广人稀、草木丛生,但土质肥沃、水源充足。1941年3月,120师359旅的将士,以“一把镢头一支枪,生产自给保卫党中央”的雄心壮志,“背枪上战场,荷锄到田庄”,开进了南泥湾。1942年7月,朱德邀请谢觉哉、徐特立、吴玉章、续范亭四老同游南泥湾,赋诗《游南泥湾》云:“……平川种嘉禾,水田栽新稻。屯田仅告成,战士粗温饱……熏风拂面来,有似江南好。”

1943年春节,延安鲁艺以新秧歌《挑花篮》慰问359旅将士,《南泥湾》是其中的插曲,贺敬之应邀为《南泥湾》创作歌词。歌词通俗晓畅,洋溢着劳动的喜悦。以对比点出“如今的南泥湾,是陕北的好江南”的主题。既有“鲜花送模范”的赞美,又有“学习南泥湾”的动员,同时还把“又战斗来又生产”的时代旋律唱了出来。

《南泥湾》由马可谱曲,旋律优美、抒情,前半部分曲调柔美委婉,后半部分欢快跳跃,最后采用五度上行的甩腔手法结束全曲。民间歌舞的音调和节奏加上载歌载舞的表演形式,热情歌颂了开荒生产建立功勋的八路军战士,歌颂他们把荒凉的南泥湾改造成了美丽的“江南”。

“禹治水,壶口始”

——《水经注》

壶口,位于晋陕大峡谷,滔滔黄河奔流千里,在此荡气回肠地飞泻到窄深的壶口,怒吼着流向龙门方向,给无数文人墨客留下了感叹、赞美的主题,也激发了诸多思绪和寄托,“万马奔腾任嘶吼,千里黄河一壶收”是其壮美景观的自然写照。

在50元人民币背面,是一幅气势磅礴的瀑布图,即为被誉为中华民族摇篮之魂的黄河壶口瀑布。滚滚黄水,九曲回荡,一路奔涌,在晋陕峡谷骤然受束,水面由浩瀚的400米乍缩为宽50米、落差30米的夹岸深沟,疾流直下,涛走云飞,势如巨壶,倒悬倾注,诗曰:“黄河万里出昆仑,奔腾咆哮入壶口。”

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进入陕西,在晋陕大峡谷中一路奔腾南下,当来到延安市宜川县时,水流以数十米的垂直落差倾泻而下,跃入深潭,溅起浪涛翻滚,形似巨壶内黄水沸腾,成为闻名天下的壶口瀑布。走近壶口瀑布,黄色的河水轰鸣着汇集壶口,跌宕着落入深深的岩谷,溅起黄色的水雾,扑向游人,黄色的水形成混浊的宽阔瀑布,以荡气回肠的怒吼,震撼着人的心灵,让人感受着黄土地上母亲河与南国秀水的不同。宜川,这个守着壶口,与黄河一起孕育并见证了中华民族历史的地方,也造就了一方美丽和神奇。

宜川地处延安市东南部,北靠延安宝塔区,南接黄龙,毗邻韩城,东隔黄河与山西吉县相望。在这里洒落着满地的龙文化和根祖文化遗迹。传说开天辟地的始祖盘古曾在此“卜婚”。《水经注》中“禹治水,壶口始”的记载,虽然寥寥6个字,却有力地证明了大禹治水的传说正是从宜川开始。

在黄河壶口岸边的宜川,还诞生了词作家光未然、音乐家冼星海创作的《黄河大合唱》,至今令人心潮澎湃;抗日战争期间,阎锡山退守宜川秋林,国共合作,御日寇于大河东岸,谱写了一曲中华民族团结抗日的历史篇章;解放战争时期,彭德怀元帅指挥的以围城打援为特色的宜川大捷,加快了全国解放进程。

今天的宜川是一个美丽而富裕的地方。这里盛产优质苹果,有丰富的煤炭和石油资源,以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黄河壶口瀑布和蟒头山国家级森林公园为主的旅游资源得天独厚。果业、旅游业成为县域经济支柱产业。

“黄帝崩,葬桥山”

——《史记·卷一·五帝本纪第一》

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黄帝陵,是人文初祖轩辕黄帝的陵寝,是《史记》记载的唯一一座黄帝陵,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第一批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号称“天下第一陵”,又称“华夏第一陵”,位于延安市黄陵县城北桥山。

《史记·卷一·五帝本纪第一》载:“黄帝崩,葬桥山。”桥山在远古时代为有?(jiǎo)氏居地,称作?山;黄帝时代称作“轩辕之丘”或“轩辕之台”,黄帝因此而得名“轩辕”,黄帝城中宫即位于此,以后演变成桥山。黄帝联合炎帝打败蚩尤后,由华族部落联盟首领成为天下共主,使华夏民族由蛮荒时代跨入了文明时代,黄帝的丰功伟绩理所当然地受到后世的敬仰和崇拜。黄帝去世后,人们为了表达对这位人文初祖的怀念之情,便在桥山起冢为陵,立庙祭祀。在黄帝死后的几千年里,历代祭祀黄帝的活动从未中断。从虞、夏、商、周到秦、汉、隋、唐、宋、元、明、清,除了有的时段将黄帝同时作为“天神”“帝王”祭祀外,都无一例外地将黄帝作为祖先祭祀。

黄帝陵古称“桥陵”,是历代帝王和名人祭祀黄帝的场所。历史上最早举行黄帝祭祀始于秦灵公三年(公元前422年),秦灵公“作吴阳上?,专祭黄帝”。自汉武帝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祭祀黄帝陵以来,桥山一直是历代王朝举行国家大祭之地,保存着汉代至今的各类文物。

黄帝陵古柏群,是中国最古老、覆盖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柏群,共8万余株,千年以上3万余株。“黄帝手植柏”距今5000余年,相传为黄帝亲手所植,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柏树,被誉为“世界柏树之父”和“世界柏树之冠”。

2006年,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黄帝陵祭典)活动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3年11月,陕西省启动“黄帝陵祭典活动”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工作。2014年8月,陕西省将黄帝陵列入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项目。(记者 郭青 樊蓉)

首页
评论
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