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宝鸡信息 宝鸡资讯

前方即将到达,本次列车终点站

(来源:网站编辑 2023-12-31 23:27)
文章正文

上下五千年,“中国”之称从何而来?

在浩如烟海的文物中,一件出土于陕西省宝鸡市、被称为“何尊”的西周青铜器,镌刻着最早的“中国”二字。尊内底部的122字铭文记录了三千年前古人关于如何使国家兴盛、传承父辈荣耀的对话。

如今,陈列在宝鸡青铜器博物院的“何尊”,隔着数千年光阴,无声地诉说古老中国的故事,并向世人发出“看中国、来宝鸡”的邀请。

踏平坎坷

钢铁筑通途

来宝鸡,“路”是绕不开的话题。

宝鸡古称陈仓,位于关中平原西端,为周、秦王朝的发祥地,自古以来便是川陕交通咽喉、兵家必争之地。

一首让诗仙李白抚膺长叹的《蜀道难》生动描绘了古蜀道的艰险。千年来无数旅者在往来跋涉中见证了川、陕两地的岁月浮沉。

历史的车轮前进至1958年,全长669公里的宝成铁路通车,结束了川陕不通铁路的历史,平息了“不与秦塞通人烟”的嗟叹。

彼时,宝成铁路以坡度大、弯道及隧道多、曲线半径小而闻名于世。建成之初,客货列车均采用蒸汽机车牵引,运力严重不足。

“当年货车最大运量不足千吨。”曾在宝成铁路上当过蒸汽机车司机的88岁老人董守廉说,“翻秦岭,犹如老牛爬坡;过隧道,烧煤产生的煤烟大量涌进司机室,需用浸湿的毛巾捂住口鼻、戴上防护眼镜才能作业。”

运力不足,加之作业环境恶劣,让实施宝成铁路电气化改造迫在眉睫。

上世纪50年代末,全路电气化领域的专家、各机务段的骨干精英、铁路大中专院校毕业生汇聚宝鸡,开启了中国铁路牵引动力由蒸汽迈向电力的新纪元。

“我见证了新中国第一个电力机务段——宝鸡电力机务段(现宝鸡机车检修厂)的诞生。”在宝鸡机车检修厂从机车修理工干到工会主席的董守廉骄傲地说。

用高梁秆打地铺、住油毛毡棚、搬开乱石建厂房……在昔日荒凉的渭河滩上,二十出头的河南籍中专生董守廉与第一代电力机务人白手起家。“就在这里,我们攻克了电力机车从运用到检修的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董守廉动情回忆。

一份珍藏在宝鸡机车检修厂档案馆的红头文件,记录了西安局与成都局集团公司深远的血脉联系:为支援广元至马角坝电气化铁路通车,1969年7月1日,71名西安铁路局宝鸡电力机务段人员调至成都铁路局工作。

1975年7月1日,宝成铁路全线实现电气化,我国第一条电气化铁路诞生。此后,以星火燎原之势,宝成铁路电气化改造的成功经验在全国推广开来。

扎根宝成

他乡亦故乡

对凤州工务段秦岭车间退休炊事员魏革命来说,宝鸡是他乡,亦是家乡。

65年前,魏革命的父亲魏绍江离开四川峨眉山老家,成为宝成铁路筑路大军中的一员。他们逢山凿路、遇水架桥,一路向北。路筑到宝鸡凤州,魏绍江留了下来。从此,筑路变护路,他乡成了家乡。

“父亲一生都在凤州工务段工作,从巡道工干到主任巡道员。他与另外7名因筑路留下来的四川老乡,被老工务人安了个‘八大金刚’的名号。”忆及此,魏革命笑了。

一碗碗可口的卤水豆花,见证了“八大金刚”的情谊。逢年过节,魏绍江做的卤水豆花最受工友们欢迎。来访他家,还未进屋,老远就闻到诱人的豆香气。挑一大块豆花,放入辣椒调制的蘸水里一滚,再和着米饭一起下肚,无辣不欢的四川胃便得到安抚与满足。

久居宝鸡,渴饮嘉陵江水,饥食陕西粮。身在异乡的护路人大多乡音半改,语头话尾已浑然不觉带上了陕西味儿。开放的宝鸡敞开博大的胸怀,接纳了到这片热土上挥洒青春的年轻人。扎下根来、护路宝成,纵使青丝已成白发,他们不悔初心。

“安葬在工区后的大山,面向宝成铁路,是父亲的遗愿。”魏革命说,父亲想永远陪伴守护了一辈子的宝成铁路,而他将延续父亲的“宝成情结”。

1967年,18岁的魏革命成为凤州工务段聂家塆工区的一名炊事员。从小耳濡目染,让他深得父亲做卤水豆花的真传。

“从挑选黄豆、研磨出浆、卤水点豆花再到装碗,整个工序得花费5个多小时。”魏革命介绍说,繁琐的工序和“远播”的美名,使一道卤水豆花一跃成为工区待客和聚会的“最高礼仪”。

在聂家塆工区,魏革命的工友大多是来自陕西、甘肃、四川三地的“铁二代”。大家因父辈修筑宝成铁路的缘分相聚,也一同沿着父辈的足迹继续前行。

逢年过节,一碗卤水豆花既带来故乡巴蜀的烟火气,也凝聚了“铁二代”们之间的情谊。一起端上桌的还有劲道的陕西油泼面、甘肃风味的大烩菜……陕、甘、川三地的美食被和谐地摆在一起,成为一代“宝成人”舌尖、心头温存的记忆。

万象更新

车轮写春秋

触摸一座城市的脉搏,不妨从打量一座火车站开始。

宝鸡站因陇海铁路而建,是宝成铁路的起(终)点,亦是连接宝成、陇海、宝中3线的重要铁路枢纽。

“宝鸡站前后经历过5次改造。”宝鸡东站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张荣华介绍说,“它的变迁史更像是一部浓缩的宝鸡城市发展史。”

上世纪80年代,宝鸡的城市中心逐渐向东、向南拓展。为适应铁路发展和城建需要,宝鸡站的站舍由铁道北面转向南面,来了个180度的大翻转。“铁路的建设和发展,成就了繁华的宝鸡。”张荣华说。

于今年改造一新的宝鸡站站前广场已然是吸引市民和游客拍照“打卡”的城市新地标。无论是伫立在广场中央的“西周象尊”雕塑,还是坐落在广场东南角的韶山7C型电力机车,无一不在讲述这座城市的前世今生,也勾起了一段段尘封已久的“宝成”记忆。

28年前,23岁的四川绵竹人田开红踏上宝成铁路列车,到大散关养路工区接替父亲工作,成为一名线路工。

定居宝鸡后,他从家乡接来妻子团聚。而对宝成铁路另一头的父母和故土的思念,却始终萦绕在他心头。每逢假期,他早早收拾好行李,急切地踏上归途;收假离家时,行囊里塞满了母亲准备的香肠、腊肉和亲手纳的鞋垫。

穿越巍巍秦岭的T8/7次列车,是长年陪伴田开红往返故乡的亲密老友。“以前列车趟趟爆满,长期超员。”田开红回忆,那时的客流以差旅流、务工流为主。如今,乘坐T8/7次列车的大多是体验列车慢游秦岭的旅人。

倚窗而坐,视野所及之处几乎全是悬路险峰、高崖峭壁。刚寻到美景,欲按动快门,列车便钻进隧道,眼前一黑。秦岭美景惊鸿一现、倏而远离,便是它若即若离的风情,也是慢游宝成铁路的独特魅力。

2017年12月,连接川陕的西成高铁正式开通,首次贯穿秦岭,成为北上出川最快的“钢铁蜀道”。宝成铁路因此卸去了客运重任,更加专注货物运输。如今,一列列满载货物的中欧班列经由宝成铁路,踏上通往世界的旅途。

车轮滚滚写春秋。焕发新生的宝成铁路,肩负起新的使命,“宝成”故事未完待续,正被新一代的诗人吟诵。

原标题:《前方即将到达,本次列车终点站》

首页
评论
分享
Top